西藏那曲地区2020年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60分)1. (2分)(2016·南京模拟) 北京时间2015年9月17日6时54分,智利西海岸发生8.3级地震,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2.5千米。
(1)智利多地震的原因是()A . 位于安第斯山区B . 位于海岭附近C . 处于板块消亡边界D . 处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2)可以动态监测此次地震造成灾害程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 GPSB . RSC . GISD . 数字地球2. (4分) (2019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常有火山、地震发生。
2016年1月4日夜间,危地马拉富埃戈火山强烈喷发,喷出了大量的火山灰,读世界某区域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富埃戈火山南部山脉位于()A . 美洲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碰撞区B .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碰撞区C .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区D .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张裂区(2)本次火山刚喷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会使火山附近地区()A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减弱B . 太阳辐射会增强C . 地面射向宇宙的辐射会增加D . 大气逆辐射会增强3. (4分) (2015高一上·济宁期中) 读某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1)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 风力搬运堆积B . 风力侵蚀C . 流水搬运堆积D . 流水侵蚀(2)图中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该岩石可能是()C . 变质岩D . 花岗岩4. (4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末) 左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图,右图为某岩石矿物组成。
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甲处的地质构造是()A . 背斜B . 向斜C . 地垒D . 断层(2)左图中可开采出右图岩石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5. (4分) (2018高一上·武威期末) 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 . 泥石流D . 火山喷发6. (4分) (2017高一下·太和月考) 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
读完后回答下列各题。
(1)判断图中甲地原来应为下列哪一种构造()A . 向斜B . 背斜C . 断层D . 海沟(2)依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地层的软硬程度,由硬至软排列应为()A . 乙丙丁B . 乙丁丙C . 丙乙丁D . 丙丁乙7. (4分) (2019高一下·长春月考) 地质时期广东丹霞山区是一个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岩层。
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红色山群(丹霞地貌)。
据此下列各题。
(1)该地区的红色岩层属于()A . 沉积岩B . 花岗岩C . 大理岩D . 玄武岩(2)形成红色山群陡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 地壳上升运动B . 风力侵蚀作用C . 流水沉积作用D . 流水侵蚀作用8. (2分) (2019高二上·江苏期中) 下图是厦门市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读图,完成下题。
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 . 海水侵蚀B . 风化和风蚀C . 冰川侵蚀D . 流水侵蚀9. (4分) (2016高三上·望城模拟) 2014年2月22日,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南四盘区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截至当天18时,已造成74人死亡。
结合下图“山西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A . 甲B . 乙C . 丙D . 丁10. (4分)下图是为6月22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题。
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B . 该日甲地船上的旗帜飘向西南C . 乙地气候常年炎热干燥D . 甲地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11. (4分) (2018高二下·铜陵期末)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依据如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地以堆积作用为主②丙处地貌是流水溶蚀而成③图示地质构造为向斜④图中岩层由老到新依次为砂岩、页岩、石灰岩⑤该地位于河口地区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③④⑤D . ②④⑤(2)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 . 持续性沉降B . 持续性抬升C . 间歇性抬升D . 间歇性沉降12. (4分)(2016·六安模拟) 地质学上,把海水从海岸入侵陆地过程叫“海侵”,海水退出陆地的过程叫“海退”,海侵过程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碎屑岩变为碳酸盐岩,碎屑岩表现为更粗的颗粒,海退过程反之,上示意图所属的过程以及虚线方框中沉积颗粒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 . 海侵沉积颗粒变化与甲相符B . 海退沉积颗粒变化与甲相符C . 海侵沉积颗粒变化与乙相符D . 海退沉积颗粒变化与乙相符13. (4分) (2016高一下·金山期中) 读下图“珠穆朗玛峰南坡海拔6 300米以上白天大气环流示意图”,与图中海拔7500米以下相比,海拔7 500米以上几乎没有积雪的主要原因是()①坡度陡②风力大③降雪少④气温高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④14. (6分) (2017高一下·台州月考) 下左图表示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相互关系,右图为我国新疆某地自然景观图。
完成以下问题。
(1)若左图a处形成右图所示地理景观,b处出现冰雹,则甲、乙、丙分别为()A .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B .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C .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D . 水圈、岩石圈、大气圈(2)图2所示区域的地理环境是()①气候大陆性强,干旱、降水少②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③风力侵蚀显著,流水侵蚀微弱④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15. (2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期末) 下图主要反映了我国某地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读图可知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 . 不稳定性特征B . 区域性特征C . 差异性特征D . 整体性特征16. (4分) (2014高一下·东源期末) 如图为45°S附近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①﹣③的地质史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题(1)引起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 地壳上升B . 砍伐植被C . 气候变化D . 农业开发(2)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 . 开放性B . 区域性C . 差异性D . 整体性二、综合题 (共4题;共19分)17. (5分) (2017高二下·和平期末)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说明图P地区的地貌名称。
并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其原因。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
18. (3分) (2018高一下·河北开学考)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河流沉积与流速的关系示意图”。
回答问题。
(1)图中河流反映的水循环环节为________。
②、③两处地貌的成因为________,这种地貌的形成反映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________。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
这一现象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有:________;对河流的影响有:________。
(3)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两处中更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图中丙处易发生地震,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原因是地下为________构造。
(5)据图,比较图中③、④两地地貌形成的动力条件和物质组成的差异:________。
19. (8分) (2013高一上·台州期中) 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四处,属于地垒的是________,属于地堑的是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于地壳的________运动造成的.(3)图中D处成为谷地的原因是:岩石被________,比较________,抗________能力较________,而C处岩石的情况相反.20. (3分)(2016·来宾模拟) 图5中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下图为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过程示意图(阶段一——三为由早到晚),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对东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实地考察发现阶段三时期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丙地所在国从粗放的放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畜产品供应基地,其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4)丙地区目前有大量的荒地,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该地区有可能成为商品粮生产基地。
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6题;共60分)1-1、1-2、2-1、2-2、3-1、3-2、4-1、4-2、5-1、6-1、6-2、7-1、7-2、8-1、9-1、10-1、11-1、11-2、12-1、13-1、14-1、14-2、15-1、16-1、16-2、二、综合题 (共4题;共19分)17-1、17-2、17-3、18-1、18-2、18-3、18-4、18-5、19-1、19-2、19-3、20-1、20-2、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