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课例分析
美丽的色彩----中学美术学科课例分析年级:初一科目
课时:一课时
美术教学方式:体验式
前言:
本周我学习了我校张先文老师的一节美术课,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分析:
[ 教材分析]
本课向学生介绍色彩心理方面的知识,提供了几幅色彩图片和学生作品。
让学生欣赏、体验色彩的冷暖、表情、和谐与对比,感受生活之美。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使用色彩去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 学生分析]
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利用小魔术、故事来吸引学生。
学生对漂亮的色彩非常喜欢,但对于色彩知识了解不多。
根据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生活体验作适当讲解,但不宜过难,主要是让学生以审美之心感受生活。
[ 教学设计思路]
1 、导入---- 吸引学生利用小魔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从而引出这节课的核心问题。
2 、体验---- 色彩心理通过欣赏美丽的色彩图片,感知色彩的魅力。
通过讨论体验色彩的冷暖、表情、和谐与对比对心理的影响,然后联系实际,自由发挥,对讨论的结果实行验证,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行知识的扩展。
3 、尝试---- 感受色彩生活用合作的方式来体验美术活动的兴趣,表达自己的感情。
同时,也为今后美化环境、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展示---- 美丽色彩学生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实行课堂反馈,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激发学生再创造。
5 、延伸---- 感受生活之美在音乐中欣赏服装设计师、建筑师、厨师等的作品,看他们是如何使用色彩去美化生活的。
同时,让学生领悟到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
[ 教学目标]
感受体验色彩。
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
注重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升想象力、创造力,进而培养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水平。
[ 教学重点]
体验色彩的心理,尝试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色彩的感受。
[ 教学难点]
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
[ 教学准备]
教师: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图片学生:各种材料
[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和整合意图
1 、组织教学
2 、表演小魔术:出示课件(图片)
小结:这是一种色彩现象。
扩展: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与之相似的那些现象哪些现象。
认真观察:注视黑色底上红色的圆形,十几秒后,将视线迅速的转移到白色背景上。
然后、你会发现原来并不存有的现象出现了……通过观察“魔术”的变化,吸引学生注意力,训练学生的观察水平。
3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斑斓的色彩世界中,所以,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色彩的美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丽的色彩”这个课。
课件:出示范画实行冷暖色辨别学生看书:欣赏书中美丽的图片,实行审美体验。
明确学习内容,感受色彩的美丽。
出示范画实行冷暖色辨别
小结:冷暖色出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学生联系实际体验冷暖色,从色彩冷暖的角度评价生活,如穿衣、饮食。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充分利用冷暖色带给人们的积极影响。
整合训练学生的感知水平
5 、色彩的表情出示范画实行色彩的表情辨别听故事:一个码头的搬运工人因搬运过重的弹药箱而举行大罢工,后经色彩学家分析,换了一个颜色,重量丝毫没有改变,但工人们却觉得轻了,于是罢工停止了。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解答问题播放课件: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浅色看起来显得轻一些,绿色能减轻人的视觉疲劳。
总结:色彩的表情在生活的作用。
学生讨论色彩与表情的关系,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色彩的表情在生活中的奇妙作用(如服装、校园、教室的布置……)谈谈自己成功使用色彩表情的体会。
听故事后讨论、分析,你认为换哪一个颜色更好,在讨论中联系实际自由发挥,对讨论结果探究验证,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行知识扩展。
对色彩的表情知识扩展,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体验色彩的表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整合训练逻辑思维水平。
6 、课件:色彩的和谐与对比:出示范画实行和谐与对比的辨别。
小结:和谐与对比在生活中的作用。
总结: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色彩,世界是色彩的世界,它能够覆盖一切,包括你的喜怒哀乐,你的理想,你的追求,今天我们就用色彩表现这个美丽的世界。
体验大自然和美术作品中和谐与对比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谈谈你所感受到的成功应用和谐与对比的例子。
通过欣赏,体验、享受色彩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使用色彩丰富生活的兴趣。
整合训练学生的感知水平。
7 、课堂实践:用色彩表现生活(四季、情绪、味觉、音乐……)
要求:A 抽象、具体均可B 内容与色彩相符C 材料不限D2 人合作完成一张作业明确作业要求作业布置比较灵活,并贴近学生生活,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
8 、实物投影演示:说明作画方法,如撒盐法,自然渗透法,油彩分离法……学生观看,体验使用不同材料完成作业的效果,激发创作愿望。
拓展思路,了解表现方法。
9 、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辅导要点:A 合理使用材料B 色彩与内容相符C 注意配合合作的方式参与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创作过程,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受。
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水平,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整合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
10 、讲评作业:引导学生欣赏并指出自己喜爱的作品学生完成作业后,自己把作品贴在黑板上,看到自己的作业表现在同学面前,有一种成就,然后,学生对作业实行简短的评述。
充分感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和理解。
11 、课件:在音乐中欣赏服装设计师、建筑师、厨师等的作品,看他们是怎样用色彩去创造生活的。
学生欣赏、感受色彩带给人们的美好生活。
课后延伸部分:激发学生使用色彩,美化生活的愿望。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1 、本课的教学课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作为主动构建知识的协助者、促动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2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联系社会,增强了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3 、课后延伸部分较好的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