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114-
中国科技信息 2014 年第 07 期·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pr.2014
工程科技
可以大大加快施工速度。在我国大规模进行城市化建设的 时代背景下,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提 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2.2 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虽然预制装配式施工不需要大规模的现场施工,但对 构件预制工厂的要求较高,需要建筑企业对购买模具、构件 养护、运输以及专业安装等环节进行较多的一次性投资,且 预制构件以工业产品的形式进入建筑市场,会征收较高的增 值税,因此如果建筑企业在相关配套的工具设备以及技术管 理条件没有具备的情况下,还是会倾向于采用传统的现场施 工方式,尤其对于中小企业。在劳动力成本没有上涨到一定 高度的情况下,采用传统的现场施工方式仍有较大优势。此 外,目前国家对预制装配式施工方式的相关政策还不完善, 很多开发商对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处于观望态度。
预制装配式施工需要有专业的构件预制工厂、专业的技 术人员和运输队以及配套的安装机械,需要相关企业从方案 设计、项目开发、到制作构件,运输、现场测量、吊装、连 接等各道工序均具有较高的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而多年来 我国建筑业以现场施工方式为主流,绝大多数建筑企业已经 习惯于现场施工,不论从施工技术还是施工管理,预制装配 式施工对建筑企业来说都是比较新的课题,建筑业在走向工 业化和标准化的进程中,企业管理水平急需提高。 3.3 节点的延性和防水等关键技术需要解决
由于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大批农民工进入建筑行业 从事施工生产,他们受到的培训往往得不到保证,因此建 筑工人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传统的现场施工方式中,安全 和质量事故时有发生。而预制装配式施工方式中,可以将 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大量的预制构件都是在预 制工厂生产,而构件预制工厂车间中的温度、湿度、专业 工人操作的熟练程度包括模板、工具的质量都优于现场施 工方式,因此构件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现场结构的安装 连接则遵循固定的流程,采用专业的安装工作队更能有效 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性。 2.3 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
长足的发展,目前美国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混凝土结构中所 占比例为35%;日本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在亚洲处于领 先地位,早在1955年,日本就提出了“住宅建设十年计 划”并在随后每隔3至5年进行修订,在立法上对预制装配 式建筑给予税收、财政以及技术规范方面的支持,目前日 本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混凝土结构中所占比例已超过50%。
工程科技
中国科技信息 2014 年第 07 期·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pr.2014
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李 滨 阜新祥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辽宁 阜新 123000
李 滨
李滨(1961-) 男,工程师,专科 学历,研究方向: 建筑施工管理与建 筑材料研究。
预制装配式建筑存在较多的连接节点,保证这些节点 的质量是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的关键,目前节点的做 法对承载力和刚度的要求可较好地实现,但延性往往达不 到要求,应采取可靠的构造措施保证这些节点的承载力、 刚度以及延性均不低于同类现浇结构和预制构件本身,否 则,连接问题将成为制约预制装配式建筑应用的最大问 题。另外预制装配式建筑节点防水问题也不容忽视,预制 装配式不像现场施工那样整体浇筑,所以在构件的连接节 点存在着渗漏的质量通病,因此在构造处理上,必须对节 点防水采取有效的处理,在控制现场工程量的基础上保证 节点的防水性能。 3.4 一次性投资高,企业转变观念需要时间
预制装配式施工,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 预制工厂生产完成,然后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到施工现 场,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机械将构件组装起来,成 为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的建筑施工方式。与现场施工相 比,预制装配式施工具有施工方便、工程进度快、对周围 环境影响小且建筑构件的质量容易得到保证等优点,过去 我国主要在工业建筑中应用的较多,近年来开始在民用建 筑特别是住宅建筑中采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预制装配式建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3 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 目前,虽然很多地方出台了预制装配式施工的规范标
准,但缺乏全国范围内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对预制装 配式施工中构件制作、运输、现场测量、吊装和节点连接
等各个环节,各地方标准均有所不同,这使得预制装配式 施工从项目设计、审批、工程施工到项目验收各环节没有 国家级别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可遵循,这是建筑工业化、产 业化大规模推广之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3.2 施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1] 徐义屏.预制装配化: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J]. 建筑,2013(15):8-9.
[2] 栗新.工业化预制装配式(PC)住宅建筑的设计研究与 应用[J].建筑施工,2008(3):201-202.
[3] 宋非非.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住宅产业,2010(4):86-88.
我国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一 直到80年代,各种预制屋面梁、吊车梁、预制屋面板、预 制空心楼板以及大板建筑等得到了很多应用,但总体来 说,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比较落后,建筑工业化整 体水平很低,且存在着构件跨度小、承载能力低、整体性 不好,延性较差等弊端。进入90年代后,由于预制装配式 建筑自身在设计水平、构件制作的精细程度和装配技术落 后等原因以及当时现浇混凝土技术的迅速发展,预制装配 式建筑的应用特别是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处于低潮[4],近 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 及预制构件的加工精度与质量、预制装配式施工的施工技 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重新升温, 并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目前国内的一些知名建筑企业如 上海万科集团、南通建工总承包有限公司、上海瑞安集团 等开发的项目中均采用了预制装配式建筑,取得了较好的 实践价值和示范效果,
建筑业是我国目前的耗能大户,建筑业能耗占到全国 能耗的三分之一,且对周围的环境污染严重,而预制装配 式施工方式节省了大量现场的脚手架和模板作业,减少了 木材使用量,在降低造价的同时也保护了我国宝贵的森林 资源。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现场湿作业少,对周围环境 影响小,噪音、烟尘污染也远远小于现场施工。此外预制 工厂车间的施工条件有利于外墙板保温层的安装质量,避 免现场施工易破坏保温层的情况,对实现建筑使用阶段的 保温节能也非常有利。 2.5 有利于转变建筑业生产方式
1 历史发展与应用现状
西欧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源地,早在20世纪50年 代,为了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住房紧张问题,欧洲的很 多国家特别是西欧的一些国家大力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 掀起了住宅工业化的高潮,60年代住宅工业化扩展到美 国、加拿大以及亚洲的日本等发达国家。在1989年举行的 第11届国际建筑研究与文献委员会的大会上,建筑工业化 被列为当今世界建筑技术发展中的八大趋势之一[2]。目前 西欧五、六层以下的住宅普遍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混 凝土结构中占的比例已达到35%~40%;美国在1991年PCI 年会上提出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作为美国建筑业发展 的契机[3],因此近二十年来,美国预制装配式建筑取得了
[4] 黄小坤,田春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J].住宅 产业,2010(9)大量脚手架、模板等装 置,构件采用预制工厂的钢模批量生产,因此生产成本相对 较低,特别是预制工厂的生产车间可提供稳定的加工条件, 能将一些形式复杂的构件较容易的生产出来,这使得预制装 配式施工比现场施工方式在降低成本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 对于一些外墙板类的预制构件,外观质量能够有可靠保证, 可以免去外粉刷的过程直接进行外部装饰,节省了外粉刷的 材料费、人工费等,由于目前人工费上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 建筑业发展的瓶颈,因此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在形成生产 规模的情况下,成本相对低于现场施工方式。 2.4 有利于节能环保
2 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对我国建筑业的意义
2.1 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 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先将预制构件在工厂制作加工
好之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连接,当施工现场还在进行 三通一平这些前期基础性工作时,在构件预制工厂就已经 开始进行梁、柱、楼板、外墙和楼梯等主要构件的生产 了,因此无需在施工现场有大量的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业仍是以劳动密集型的现 场施工方式为主,不但劳动生产率低,而且工人工作条 件、施工现场的生产质量和安全措施均不易得到保证,施 工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大,环境污染严重。采用预制 装配式施工构件都是在工厂车间批量生产,减少现场手工 作业,属于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好且施工质量高、节能 环保指标高的现代化建筑业生产方式,可实现构件生产的 工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特别是随着预制构件高效生产 技术和构件可靠连接关键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相关 行业规范标准的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将迎来新的发展阶 段,这有利于我国建筑业转变生产方式,和国际建筑业发 展模式接轨,符合工业化大生产模式的发展方向。
摘 要 介绍了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现状,结合预制装配式建筑优点阐述了发 展预制装配式建筑对我国建筑业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积极意义,指出了目前我 国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提供了 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建筑;建筑业;建筑工业化;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4 结论与展望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了一些代表性的预制装配式建筑 项目和示范工程,在结构体系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进 展,但在实践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关键问题有待解决。目 前,预制装配式建筑朝着构件生产过程标准化、通用化、 高品质化以及节能环保化等方向发展,我国正加快迈向建 筑工业化进程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4.07.036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主要采用的是现场施工的方 式,即从搭设脚手架、支设模板、绑扎钢筋到混凝土的浇 筑,大部分工作都在施工现场由人工来完成,不但劳动强 度大,而且施工现场混乱,建筑材料消耗量大,现场产生 的建筑垃圾较多,同时对周围的环境有较大影响,且随着 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为基础的现 场施工生产方式正日益受到挑战[1],而预制装配式施工方 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