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在偏远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感悟
学校:綦江县城南小学邮编:401421 姓名:周昌勇
【摘要】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但是运用不当也会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如何有效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搞课堂教学效率呢?在此笔者把自己在偏远农村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感悟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多媒体课件课堂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同时也从各城市、城镇学校向广大农村学校渗透。
即使是比较偏远的农村小学,也通过各种途径添置了大量的多媒体设备,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但是关于多媒体教学历来就争议颇多,诚然,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但是运用不当也会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我有幸参加了支教活动,在偏远的农村小学任低年级的数学教学。
学校虽然条件艰苦,但多媒体设备却比较完备,我也经常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因此对多媒体课件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了一些感悟,下面就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多媒体课件的用与不用。
是不是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或者是为了节约备课时间根本就没必要用多媒体教学?这都是比较偏面的观点。
多媒体课件当用则用,我认为在遇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时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1.对于学生不熟悉的又需要了解的形象,或者是限于学校没有的直观教具,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
比如在进行钟表的认识的教学时,虽然小学生知道钟表,但是对于钟表的构成却不完全了解,学校
又没有钟表教具,那么就可以能过多媒体,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钟表图片,然后把一个完整的钟表平面图展示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钟表中的时针、分针、秒针,大格和小格,为学生后面学习认识时刻打下基础。
2.需要直观展示的形象过程。
比如,在讲1分时,可以通过分针走一小格为1分的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1分是分针走1小格,而分针走一圈是60分,能过把分针走的路线用色彩标示出来,了解分针走1圈走了60小格也就是60分,这时同样用不同的色彩把时针走的路线标出来,让学生直观了解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就是1时,1时=60分。
这个过程虽然用钟表可以直接操作,但是学生看实际钟表教具没有用课件色彩分别展示那样形象,特别是1圈,1大格,课件展示更加准确、直观,同时学生更有兴趣,观察更方便。
3.较抽象的问题。
对于一些抽象的问题,能过讲解学生并不能了解的,可能通过课件来辅助了解。
比如在教学千米时,对于千米这个长度学生并不了解,1千米到底多长,我通过课件配合讲解来完成的。
本地到石壕镇大约15千米,我就把本地到石镇的公路线图做成课件,每隔1千米设置一个点,都是学生们熟悉的地方,如XX地名、XX同学的家、XX桥等。
然后动画展示,从出发点到XX地名刚好是1千米。
学生们对这个地名都很熟悉,就建立起1千米的概念,这些路有弯的,有直的,就问学生,从XX地名到XX地名是1千米,有几个弯,从XX桥过到XX同学家有1千米,是直的,从桥到XX同学家要走多久,让这位学生回答后,再用动画演示小朋友走1千米的时间,大约15分钟,这样加深对1千米的认识。
4.需要突出重点或突破难点时。
比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要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后,呈现其
特点时,就可以用课件展示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表格,让学生一下子就看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边和角上各自的特征,而且可以直接对比出其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通过色彩和闪烁,让学生加深对特征的了解。
5.需要营造课堂气势时。
音乐、影象这些能营造课堂气势的直接元素,也是课件制作中常用元素。
当然,很多时时候我们是没有必要用课件的,对于通过传统教学手段就能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用课件去展示了。
比如在展示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用课件展示反而让学生不明了,倒是用实物展示,直接拉扯平行四边形让其变形,会更直观更形象一些。
二、课件制作中的“三适合”,即课件要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适合学生实际、适合教学环节。
首先,课件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课件里就要有少儿喜欢的要素,要生动形象。
在色彩、语言上少儿化一些,不要太死板,太严肃。
在教学探索规律时,关于年龄这一例题,我就设计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形象,而且用大人和小孩子的语音来对话,这样极大的引起了学生兴趣和探究欲。
其次,课件制作要适合学生实际,实际知识水平,环境现状等,在教学探索规律时,引入阶段,我就没有运用书上的阅兵中战斗机的排列,因为农村的大多孩子对战斗机不了解,对阅兵也不很了解,可能兴趣不大,因此我就改成了学生很熟悉的地理环境和现象,就是本地采茶的情况。
能过展示茶垅长短的变化和采茶人人数的变化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规律,从而引出课题,学生的兴趣非常高。
三是要适合教学环节。
课件的内容和展示与教学环节要完美结合,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否则会打乱课堂节奏,起反作用。
比如在拼组图形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整堂课都是在课件的
指导下完成的,引入,欣赏表达,尝试拼组表达,欣赏七巧板,排列巩固,小组合作拼组图画,每一部分虽然都是课件展示的,但是每一部分展示时完成后都做了学生的收心工作,让学生在活动时能从课件中走出来,同时在课件展示时又能很快融进去。
个人认为,课件应该连贯,即要么整学课都用课件指导完成,即课件相当于一个教学设计包含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
要么在前节或后半节使用或中间连贯使用,尽量不要隔很长时间穿插一下,一堂课断断续续的展示课件,会让学生思想和注意力转变不过来,起到相反作用。
三、课件制作中知识的准确性和展示的有序性。
课件制作中的知识一定要准确。
虽然是低年级的学生,但是我们的制作中不要犯知识性的错误。
比如不要打错字,格式要准确,绘图要工整。
比如在时分秒教学中,让学生读写钟面的时间时,钟面时针和分针指的位置一定要准确,特别是时针,要不会给学生认识时间带来困惑。
而在展示时,特别是分知识点展示时,最好设置成按键式展示,因为学生回答的顺序和你设计的顺序可能不一致,如果你一直按自己设置的顺序展示的话,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和表达。
建议固定知识点可以用课件展示,而那些灵活性比较大的知识点,可以不用课件展示而直接板书,这样效果应该好一些。
四、课件制作要简单实用。
在课件制作中,要凭着简单实用的原则。
当然也要美观,但是不能太花哨,色彩不要太多,该突出的地方用色彩等方式突出出来就行。
课件展示顺序清楚明了,特别是有链接也的地方,一定要清楚完整,每个页面都能快速链接到需要的页面去。
同时,课件制作不应该花费大量的时间,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对于现成的课件,资源,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或者稍加修改,新作课件也要凭承简单原则,除非必
要,我们没有必要把大多时间花费在制作课件上边。
多媒体技术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用之得当,能提高课堂效率,反之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如何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使之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还需要我们不断从实践中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