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讲稿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讲稿

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 力、口语交际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培养健全的
人格。
Hale Waihona Puke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的含义是什么? 在理解这一理念时,必须把握三点: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认真读书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其次,要 组织学生进行多向对话,阐释自己独特的体验,在对话交流中,让学生学 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提升自己的认识。通过文本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 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上来。 第二,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过去,我们对语文课程的学习,过 分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与学、考与评都框定于课本与教参 的范畴,结果是教师教得死,学生也学得死。实践证明,学生的语文素养 是在他们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该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 的飞跃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不仅包括课堂上听、说、读、写、 演等活动,还包括课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第三,要正确把握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汉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是以形表义, 音、形、义结合,感情色彩强烈。
课程目标与内容
1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 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标课 程 总 体 目
2
课程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 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设计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什么是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在语文知识、思想方面的水平和正确的 情感态度。 我们在理解这一理念时,必须把握两点: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语文教育要为学 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在德、智、体、 美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第二,要弄清语文素养的具体内容,即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化的思想感情;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的正确态度;丰富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
课 程 总 体 目 标
7
8
9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 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 种媒体学习语文。
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内容
课程 设计
识字 写字
阅读
写作
口语 交际
综合 学习
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 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3
4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 真知的科学态度。
5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课程目标与内容
6
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 定的速度。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 课程 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 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 设计 240篇(段)。九年课外阅 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 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能力训练点的综合、语文与生 活的综合、三维目标的综合。 社会生活实践中进行听说读写。

课程 理念

九年一贯制 四个学段
一门学习 语言文字 运用的综 合性、实 践性课程
课程 性质
课程 设计
1-2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7-9年级
相互联系 螺旋上升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活力的语文课程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 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 汉字的形体美。 4.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 写规范、端正、整洁。 5.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 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 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 母表》。 6. 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 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学段目标与内容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 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 左右,其中 1600 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 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 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 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 写习惯。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左右,其中 2500 个左 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 齐,力求美观 ,有一定 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 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 的书写习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从法定角度,规 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 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对语文课 程标准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等做出了相应规定。
一、背景 二、前言
三、教学目标与内容(重点)
四、教学建议(略) 五、附录
课程目标制定背景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强调思想性、摒弃工具性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独树工具性、摒弃思想性 1980年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强调工具性,兼顾人文性 1988年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强调 工具性,兼顾人文性 1992年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强调工具 性,兼顾人文性 2000年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