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
1.让生字走入语境。

(1)炎dì()不但是农业之神,而且是医药之神。

(2)古语yuē():“nì()子如杀子。

”意思是:过分疼爱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2.选字填空。

[返版] ()回()本()权迷途知()[衔街] ()来()道()坊()接
3.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衔:①用嘴含,用嘴叼;②心里怀着;③职务和级别的名号。

(1)他在抗洪抢险和地震救援中屡次立功,军衔.一再提升。

()(2)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为我们送来和煦的春风。

()(3)关汉卿的元杂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次我看到“窦娥衔.冤”这一场都不禁为窦娥鸣不平。

()
4.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炎帝之少女”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孟浩然之广陵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久而久之
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5.下面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C.常衔/西山之/木石
D.以/堙于/东海
6.书读百遍,而义自见。

几个同学读完课文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请你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

(1)晓云:《精卫填海》这个故事非常动人,充满神奇的想象力,用离奇的手法教给我们道理。

()
(2)小林:精卫鸟非常执着,坚韧不拔,表现出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3)小凡: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根本就不能把大海填平。

《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量力而行。

()7.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结合对古文的理解,把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合适的字词。

(填序号)
A.溺
B.故
C.堙
D.少女
①夏天我们在水边玩,要注意安全,防被水淹没事件发生。

()
②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

()
③晶晶生病了,因此今日不能做学校的领操员。

()
④乌鸦叼来许多石块,填塞在瓶子里。

()
(2)故事的主人公是。

精卫填海的原因是,精卫填海的过程是。

(引用原文的话)
(3)翻译画“”的句子。

(4)下面几则故事中,与“精卫填海”的精神相似的是()A.八仙过海 B.愚公移山 C.嫦娥奔月 D.女娲造人(5)读了这篇神话,你想对精卫说些什么?
8.小练笔。

精卫日复一日地填海时,与大海有一段对话,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大海:你这只可恶的小鸟,每天往我海里扔石头、树枝干什么?
精卫:
大海:
精卫:
大海:
精卫:我填不平你,还有我的子子孙孙,只要我努力坚持,一定会填平你的!
9.阅读神话经典,完成练习。

你读过《山海经》吗?它是中国古代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记录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

《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原文还有几个句子。

其中“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一句正确的位置是()。

①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②是炎帝之少女,名
曰女娃。

③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④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参考答案
1.(1)帝(2)曰溺
2.返版版返衔街街衔
3.(1)③(2)①(3)②
4.D
5.B
6.(1)√(2)√(3)×
7.(1)①A ②D ③B ④C
(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3)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4)B
(5)示例:精卫,你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应该向你学习。

8.示例:我要把你这坑害人的大海填平。

填平我?休想!我这么大,你填得平吗?我就是填一百年、一万年,也要把你填平!你就别白费力气了!
9.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