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用商品有机肥料的必然性及其优势

施用商品有机肥料的必然性及其优势

施用商品有机肥料的必然性及其优势
作者:徐金华王帅王楠曹笠珈
摘要随着化肥价格不断上涨和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的日益增强,商品有机肥逐渐受到广大农民的重视。

针对商品有机肥的优势展开详细分析,分别论述了商品有机肥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优势以及有机肥商品化、市场化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旨在为农民拓宽科学施肥视野,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关键词商品有机肥;施用;必然性;优势
在我国,有机肥料施用量只占到农业总养分投入量的10%左右,单纯追求高产,重产出轻地力,重化肥轻有机肥的做法,导致了土壤自然肥力逐年下降,化肥施用量与粮食增长能力之间出现了严重失衡。

在现有土地面积与肥力基础上再次提高粮食产量水平已成为当今农业科技人员所面临着的一大问题。

据有关报道指出,至2030年,我国人口将由13亿人增加至16亿人,仍需增加粮食约1亿t,粮食需求仍呈刚性增长。

而目前我国肥料的应用已达极限,只有从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入手,才有望提升地力,提高土地产出率。

因此,保护土壤、培肥地力已成为当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近几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应对国际竞争的需求,对农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品有机肥迎来了发展机遇,加快有机肥产业化进程已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迫切需要。

从商品有机肥料应用的作物来看,开始主要是蔬菜、果树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特别是精制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还有一部分应用到水稻、棉花等作物,目前已经逐步向大田作物推广。

1概念对比
有机肥料是一种富含腐殖质、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微生物活体等有机胶体和各种黏土矿物的无机胶体,具有巨大的表面能,是速效与迟效养分、有机与无机养分兼容的储备库,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1]。

商品有机肥是以畜禽粪便、动植物残体等富含有机质的资源为主要原材料,采用工厂化方式生产并作为商品进入流通的肥料,与农家肥相比,具有养分含量高、质量稳定的特点。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内部产业化结构的调整,有机肥料趋于产业化、商品化,国内市场出现了工厂化生产的精制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其采用的有机原料大多为风化煤、草炭、畜禽粪便、作物秸秆、食品和发酵工业下脚料等[2]。

2商品有机肥料施用的必然性
目前,我国农田一方面缺乏有机肥料,土壤养分失衡,地力下降;另一方面,大量有机肥资源未被充分利用,造成环境污染。

究其原因,一是有机肥料堆腐方式落后。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笨重费力、污秽脏臭的传统有机肥投入方式已难以实施。

二是经济效益较低。

垃圾、粪便的产出集中,要均匀分散到广阔的农田,必然要远距离运输,这在生产实践中不易办到。

发展有机肥料产业化,实
行工厂化生产、无害化处理,即通过就地收集、发酵、脱水、除臭、混合、造粒等工序解决有机肥积、制、运输和施用过程中的脏臭、苦累、效率低等问题。

采用先处理、后使用、效益好的现代有机肥投入新途径,可以大大提高畜禽粪便、城市生活垃圾、秸秆综合利用率。

发展商品有机肥料、推广有机肥料,已经成为目前中国肥料发展的必然趋势[3-4]。

我国在2002年分别通过了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标准(GB18877-2002)和有机肥料标准(NY525-2002),这也标志着商品有机肥料正式规范地进入了我国肥料流通领域。

3商品有机肥的优势
“重无机,轻有机”的不科学施肥方式会污染生态环境,导致人体健康受到威胁。

无机肥料的长期、过量施用通常会出现下列几种情况:一是氮素肥料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

氨的挥发和反硝化脱氮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氮素的淋失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氮素化肥引起农产品,尤其是食品中硝酸盐的富集。

二是磷素肥料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

磷素随地表径流造成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磷素生产过程中引起的大气氟污染,而施用时可能带来重金属镉等的污染及放射性核素的污染。

三是有机肥料的缺乏和偏重无机化肥的习惯,降低了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包括抗病虫、抗倒伏、抗寒、抗旱等,致使产品产量和品质降低,同时恶化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状,破坏了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正常比例,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施用商品有机肥料的优势为:一是增加农田土壤有机肥的投入,培肥农田土壤。

推广、施用商品有机肥,能增加农田土壤有机肥的投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