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务员考试【差异题】副省级卷、辽宁省考卷言语差异题 (讲义 笔记)(2020国考模考副省级差异题解析课)

公务员考试【差异题】副省级卷、辽宁省考卷言语差异题 (讲义 笔记)(2020国考模考副省级差异题解析课)

【第 17 季-差异题】副省级卷、辽宁省考卷言语差异题(讲义)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对食品的喜好并不完全是后天培养的,而是和基因有很大的关系。

更准确地说,不同人种“舌尖上的基因”是不同的,这才是不同地区喜欢不同食品的主要原因。

②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案例,最有名的例子是香菜,喜欢的人把香菜的味道描述成“清新的嫩芽味”,讨厌的人则认为香菜的味道和肥皂没有区别。

2012 年,两位加拿大科学家统计了不同地区的人对香菜的好恶,发现讨厌香菜的人在不同人种之间的比例是有差别的,其中东亚人最高,有 21%的人讨厌香菜,拉丁裔和中东地区的人比例最低,分别只有 4%和 3%的人讨厌香菜。

进一步研究发现,一个人对香菜的好恶和 11 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位点有关,如果某人在这个位置上携带的是一个突变体,那么他肯定会讨厌香菜。

③当然,香菜的味道太特殊,只能算是一个特例。

已知人的舌头可以辨别 5 种基本的味道,分别是苦甜咸酸鲜,对这五味的敏感程度决定了一个人对食物的口感。

研究表明,对这 5 种味道的感受分别由一组基因负责控制,其中科学家对苦味的控制基因研究得最为透彻,已经找到了一个名为 TAS2R38 的基因突变与此有关,携带该基因突变的人对苦味更加敏感。

④为了彻底揭开人类对食品的偏好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意大利里雅斯特大学启动了一个“马可·波罗计划”,打算沿着古丝绸之路,对至今仍然生活在那里的古老部落居民进行一次全面调查。

之所以选择古丝绸之路,是因为这条路上生活着的人种异常复杂,文化多样性很丰富,而且自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以来,这条路就被世人遗忘了,很多古代部落从此与世隔绝,很少和外界发生基因交流,特别适合用来研究基因和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⑤通过对这批数据进行的初步研究,加斯帕里尼教授再次证明一个人对食物的喜好和基因关系密切。

比如,一个人是否喜欢喝酒,尤其是伏特加和白葡萄酒,与一种名为 TAS1R2 的基因密切相关。

⑥但是,这项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证明了一个人对食品的偏好不光和他对味道的敏感度有关,。

比如,一个人也许对甜味很敏感,但他如果不喜欢甜味的话,还是不会吃甜食。

但是,如果甜味能够直接刺激他神经中枢中的奖励回路,让他产生愉悦的心情,那他就会对甜食毫无抵抗力。

⑦“事实上,本次研究表明,决定一个人对食品偏好的基因中只有一小部分和味觉有关。

”加斯帕里尼教授对记者表示,“另有一部分基因和嗅觉有关,但大部分此类基因都是直接作用于神经回路的,负责调节一个人的高兴程度。

”⑧这项研究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和饮食习惯关系极大,但很多人意志力薄弱,没法控制自己对某些不健康食品的食欲,比如那些见了甜食就不要命的人。

另有一些人则对某些味道过于敏感,比如有些人受不了苦味,像花椰菜这样的健康食品在他们嘴里如同毒药。

如果能通过基因检测的方式事先知道这些人的弱点在哪里,就有可能针对他们的口味,制定出相应的菜谱,帮助他们战胜自己的口味偏见,健康而又快乐地生活下去。

51.下面这段文字最适合放在文中哪个位置?该计划的负责人是里雅斯特大学遗传学系的教授保罗·加斯帕里尼,他和同事们已经找到了 1500 个志愿者,采集了他们的 DNA 样本,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了他们对不同食品色香味的偏好,甚至还包括对食品的声音和质感的偏爱。

A.③和④之间B.④和⑤之间C.⑤和⑥之间D.⑦和⑧之间52.下列与香菜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讨厌香菜人数占比最高的是东亚人B.对香菜的好恶与对应基因突变有关C.中东地区讨厌香菜的人数最少D.关于香菜的案例不具有代表性53.填入第⑥段中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A.也与所吃食物的种类有很大的关系B.也跟 TAS1R 基因密切相关C.还和这种食品所刺激的神经回路有联系D.更跟他对甜食的抵抗力关系密切54.根据文段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对于食物的喜好与后天培养无关B.携带 TAS2R38 基因的人对苦味更敏感C.偏食会影响一个人的健康水平D.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导致古代部落的消亡55.下列哪项最适合做本文的标题?A.舌尖上基因的“秘密”B.舌尖上食物的好恶C.战胜偏食的关键D.偏好与基因的关系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以下 5 题。

①注意力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大至工作、学习,小至说话、阅读,都需要注意力的参与。

注意力涣散已经成为当代人面临的问题,你肯定有过不断被手机提示所吸引的经历,抑或在做别的事情时不由自主的反复查看手机,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具体表现。

②根据信号起始来源的不同,注意力分为自下而上注意力和自上而下注意力。

③自下而上注意力均由外界信号所驱动,如路口的红绿灯。

从进化角度看,自下而上注意力有助于对危险情况作出快速反应,从而躲避风险。

一般认为其依赖于感觉信号传导通路,丘脑的中介以及最终前额叶的参与。

自上而下注意力则依赖于自主意识,发生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对未来的担忧。

④前额叶被认为是自上而下注意力产生的主要脑区,新近的研究提示皮层下核团也参与自上而下注意力的调控,但是具体通过何种机制目前研究甚少。

美国克利夫兰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的梅林实验室利用在体电生理技术研究自上而下注意功能的机制。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谭志兵研究员训练小鼠完成五种选择时间序列反应任务的行为范式,在测试中小鼠需要注意随机出现的短时间光信号提示,当注意力集中时,可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获得食物奖励。

⑤为了研究海马和前额叶在自上而下注意功能中的作用,他们用多通道电极记录这两个脑区的神经活动,谭志兵发现,当小鼠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海马同前额叶的同步化增强;相反则同步化降低。

这一结果表明除前额叶之外,海马也参与了自上而下注意力的产生和调控,。

⑥有趣的是,他们还发现 ErbB4 受体敲除小鼠与同窝野生型小鼠相比,具有较低的海马-前额叶同步化水平和受损的自上而下注意力,表明 ErbB4 活动参与了对这两者的调控。

由于之前的研究已经表明 ErbB4 敲除小鼠不但缺乏 ErbB4 信号依赖的 GABA 突触传递,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发育不全。

为了研究是什么原因导致 ErbB4 敲除小鼠的注意力受损,梅林实验室使用了一种化学-基因偶联的策略,具体为在 ErbB4 受体的 ATP 结合位点人为制造一个点突变,使得研究人员可以选择性地抑制 ErbB4 的功能。

通过这一策略,他们发现单纯只抑制海马ErbB4 的活性,会降低了小鼠的注意力和海马同前额叶的同步化;而只抑制前额叶的 ErbB4 活性会降低了小鼠的注意力,但对海马同前额叶的同步化没有显著影响。

⑦这些结果表明了海马-前额叶同步化在注意力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也说明ErbB4 在海马和前额叶中对注意力的调控使用的机制不同。

最后,梅林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利用光遗传学技术进一步验证了表达 ErbB4 的中间神经元在调控海马- 前额叶同步化和注意力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确认了海马-前额叶同步化和注意力的偶联关系。

⑧这一成果对于我们理解注意力产生和调控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力缺失常见于各种神经精神疾病,例如小孩多动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等。

了解注意力产生的机制将为治疗这些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56.依次填入第①段中最合适的词语是:A. 密不可分束手B. 息息相关棘手C. 休戚相关普遍D. 一脉相承突出57.下列不属于“自下而上注意力起始来源”的是:A.刺眼的阳光B.难闻的气味C.突如其来的轰鸣声D.对危险情况的思考58.填入第⑤段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海马与前额叶保持较高水平的同步化会增强记忆力B.两个脑区的协同作用可使注意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C.且海马对于自上而下注意力的提升作用优于前额叶D.提升海马与前额叶同步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是注意力59.下列与 ErbB4 受体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缺少 ErbB4 受体会影响小鼠的注意力B.海马-前额叶同步化可能主要由海马 ErbB4 调控C.ErbB4 受体会因注意力受损而出现变异D.ErbB4 受体敲除的小鼠会出现发育不全6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A.自下而上注意力缺失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B.前额叶仅控制自上而下注意力的产生C.光遗传学技术主要用于记录大脑区域的神经活动D.梅林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有望创新治疗抑郁症的方法【第 17 季-差异题】副省级卷、辽宁省考卷言语差异题(笔记)【说在课前】1.欢迎各位同学来到粉笔课堂,本节课讲解第十七季模考篇章阅读部分的题目。

2.本节课是录播课,所以没办法及时和大家互动、答疑,老师会尽全力将每一道题分析清楚。

如果有同学对于某道题或某个选项依然有疑惑,可去微博私信老师@粉笔常新雨(头像为大脸猫),老师看到会及时回复。

【粉笔公考提示您】本次课程所讲内容为国考副省级与江苏卷的篇章阅读【注意】本节课所涉及的篇章主要针对国考副省级和江苏省考卷。

【注意】考情介绍:1.国考副省级:从 2017 年-2019 年,每年会两个篇章,而地市级不考查篇章阅读,故考查副省级的同学要注意。

(1)篇章阅读共考查 10 道题,通过粉笔题库的数据统计发现,中心类型的题目包括一段文字的中心、一篇文章的中心、给一篇文章拟标题,标题填入题为“变形”的中心理解题,共考查 6 道题;细节判断题(即某句话表述正确还是错误)考查 15 道;语句填空题考查 7 道;逻辑填空题和接语选择题各考查 1 道。

故通过表格可知,命题人喜欢考查细节题、语句填空题和中心类题目,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有所把握,在篇章阅读中细节题很常见,语句填空题和中心理解题为平时练小题时需多练习的部分。

2.江苏省考:(1)分为 A/B/C 三类试卷,每套题每年会考查一个篇章,有时会出现重复的情况,如 2018 年和 2019 年的 A 卷、B 卷,而 C 卷考查内容不同,故考查内容是否相同根据考情决定。

需把握的是三类试卷均考查 1 个篇章,5 道小题。

(2)题型:近三年,中心理解题共考查 8 道,标题填入题(给整篇文章拟标题)也是中心类型的题目,考查 3 道,说明中心类型的题目一共出现 11 次;细节判断题共考查 23 道;逻辑填空题考查 6 道;词句理解题考查 4 道。

故江苏省考和国考有一些区别,共同点为细节判断题为考查最多的题型,题量很大;不同点为中心类型的题目在江苏省考中考查较多,占第二位,江苏省考还喜欢考查逻辑填空题和词句理解题。

故对于备考江苏省考的同学来说,除了练习细节判断题,仍需要重点关注中心类型的题目,逻辑填空题和词句理解题也是平时需要多练习的题型。

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对食品的喜好并不完全是后天培养的,而是和基因有很大的关系。

更准确地说,不同人种“舌尖上的基因”是不同的,这才是不同地区喜欢不同食品的主要原因。

②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案例,最有名的例子是香菜,喜欢的人把香菜的味道描述成“清新的嫩芽味”,讨厌的人则认为香菜的味道和肥皂没有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