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白电视机组装实验报告

黑白电视机组装实验报告

综合电子系统实验III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实验日期:目录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1)二.电视机原理机简介 (1)2.1 黑白电视机内部模块电路及原理 (2)2.2 电视机外形结构及功能接口 (2)2.3 电视机芯片、集成电路引脚分布及功能介绍 (2)2.3.1 D5151集成电路介绍 (2)2.3.2 音频功放集成电路(LM386) (5)三.电视机各模块功能 (5)3.1 电视信号的接收与处理 (5)3.1.1 电视信号的接收 (5)3.1.2 电视信号的分离 (4)3.2 黑白电视接收机的组成 (5)3.2.1 信号通道 (5)3.2.2 超外差内载波式接收的优点 (6)3.2.3 同步分离和扫描电路 (6)3.2.4 电源 (6)四.电视机电路图 (7)4.1英寸电视机印刷电路板图 (7)4.2英寸电视机电路原理图 (8)五.电视机安装步骤 (9)5.1 检查及分离元器件 (9)5.2 电路板的装配 (9)5.3 元件焊接 (9)5.4 电视机的调试 (10)5.4.1电源电路的调试 (10)5.4.2 通道部分的调试 (10)5.4.3 扫描电路的调试 (11)5.4.4控制部分的调试 (11)六.实验数据以及各信号波形 (11)6.1三极管静态工作电压 (11)6.2 CD5151CP芯片各管脚电压 (12)6.3 动态测量以及信号波形 (13)6.3.1 三极管Q5的C极波形 (13)6.3.2 三极管Q9的C极波形 (13)6.3.3 三极管Q10的C极波形 (14)6.3.4 CD5151芯片17脚波形 (14)6.3.5 CD5151芯片18脚波形 (15)6.3.6 CD5151芯片24脚波形 (15)6.3.7 CD5151芯片25脚波形 (16)6.3.8 R30、R31交点波形 (16)七.电视机组装心得体会 (17)一.实训目的与要求1.了解黑白电视机的内部零件及电路组成原理2.掌握对电子器件的简单装配、维护与调试3.增强对分立元器件、芯片、电路模块化应用的能力二.电视机原理机简介2.1 黑白电视机内部模块电路及原理采用大规模单片黑白机集成电路D5151,由于它把所有小信号处理电路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所以整机和结构十分简单,外围元件少,调试也很容易。

与35CM(14英寸)黑白电视机相比,该机工作电流小,工作电压低,因而不易烧毁元器件,即或稍有失误也不至造成重大损失。

显像管型号为14SX3Y4,屏幕尺寸(5.5英寸)。

采用大规模单片黑白机集成电路D5151,由于它把所有小信号处理电路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所以整机和结构十分简单,外围元件少,调试也很容易。

与35CM(14英寸)黑白电视机相比,该机工作电流小,工作电压低,因而不易烧毁元器件,即或稍有失误也不至造成重大损失。

显像管型号为14SX3Y4,屏幕尺寸(5.5英寸)。

图1 黑白电视机模块2.2 电视机外形结构及功能接口图2 电视机外形及接口(1)音频旋钮(2)频道开关(3)显像管(4)耳机插孔(5)外壳(6)电源开关(7)电视调谐器旋钮(8)天线(9)DC电源插孔(10)天线、CATV插孔(11)音频插孔(12)视频插孔(13)AV/TV按钮(14)场频旋钮(15)亮度旋钮(16)对比度旋钮2.3 电视机芯片、集成电路引脚分布及功能介绍2.3.1 D5151集成电路介绍D5151为双列14脚扁平封装,系大规模单片黑白电视机集成电路。

D5151主要电参数该电路输出为正向AGC 视频输出幅度=2.3Vp-p电源电压为=10V 最大输入=110dB输入灵敏度=50dB/μV 视频频响=6MHz信噪比=56dB 鉴频输出=300mV伴音中放输出=0.6% AM调制比=55dB场振脉宽=850μS 行振脉宽=26μS图3 D5151芯片外部引脚及内部模块脚号功能脚号功能1 图像中频输入1 15 同步解调线圈22 RF AGC调整16 电源电压Vcc23 RF AGC输出17 行激励输出4 IF AGC滤波18 行频调节5 视频输出19 行AFC输出6 同步分离输入20 电源电压Vcc17 伴音中频输入21 地8 伴音中放偏置22 行逆程脉冲输入9 伴音中频输出23 同步分离输出10 伴音鉴频输入24 场同步调节11 音频输出25 场锯齿波反馈12 调谐AFT输出26 场激励输出13 AFT移相网格27 X射线保护14 同步解调线圈1 28 图像中频输入2表1 D5151集成电路各脚功能2.3.2 音频功放集成电路(LM386)LM386是一种低电压单片集成电路音频功率放大器。

电压增益内部设置固定为20倍。

如果在①脚与⑧外接电容器,可增加到200倍,外围元件少效率高。

在音响要求不高的设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LM386引脚功能见图6)图4 LM386外部引脚及功能模块三.电视机各模块功能3.1 电视信号的接收与处理3.1.1 电视信号的接收电视信号的接收,主要分为地面广播电视接收、电缆电视技术接收、卫星直播电视接收三种方式。

普通电视机能直接接收地面广播电视和电缆电视,附加一定设备就可接收卫星直播电视。

电视接收机的任务就是将接收到的电视信号转变成黑白或者彩色图像。

它对电视信号可采用模拟或者数字处理方式。

目前电视机正处在从模拟信号处理向数字信号处理过渡的阶段,电视信号的接收正朝着数字处理和多种视听信息综合接收的方向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之飞跃,引起了电视接收技术的变革。

其主要表现是:① 利用数字集成电路,对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便压缩频带,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② 利用超声波、红外线和微处理技术实现遥控。

完成选台、音量调节、对比度、亮度、色饱和度、静噪控制、电源开关、复位控制等遥控动作。

③ 利用微处理技术进行自动搜索,自动记忆,预编节目程序。

利用频率合成技术和存贮技术,在屏幕上显示时间、频道数和作电视游戏等。

3.1.2 电视信号的分离微弱和高频电视信号必须先经过高频放大、变频、中频放大和视频检波后,才能变成具有一定电压幅度的彩色全电视信号;然后根据亮度信号、色度信号、同步信号和色同步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中的特点,利用它们在频率、相位、时间、幅度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离,如图5.1-1所示。

例如:①视频检波后,图像信号(0~6MHz)和伴音信号(6.5MHz)可进行频率分离;②亮度信号(0~6MHz)和色度信号(4.43±1.3MHz)可进行频率分离;③亮度信号和复合同步信号,可以进行幅度分离;④色度信号(行正程)和色同步信号(行逆程)可进行时间分离;⑤μ和υ色度信号在频率和相位上不一致,可进行频率、相位双重分离等等。

分离后的各种信号分别完成自己的功能,最后在显像管上显示出彩色(或黑白)图像。

电视机的电路组成就是根据上述电视信号的分离法则进行设计的。

3.2 黑白电视接收机的组成黑白电视接收机主要由信号通道(包括高频头,中放,视放和伴音通道),扫描电路(包括同步分离,场、行扫描电路)和电源三部分组成。

信号通道的任务是将天线接收到的高频电视信号变换成视频亮度信号和音频伴音信号。

亮度信号激励显像管产生黑白图像,伴音信号推动扬声器产生电视伴音。

扫描电路的任务是为显像管提供场、行扫描电流和各种电压,使显像管产生与电视台摄像管同步扫描的光栅。

电源部分的任务是将交流市电转变成电视机所需要的各种直流电压。

3.2.1 信号通道电视天线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电磁波,由天线和输入电路选出欲接收频道的电视信号,再经过高频放大器有选择性的放大,与本振输出的频率较高的正弦波混频得到中频信号。

在变频前,图像载频低于本频道的伴音载频;变频后,图像中频高于伴音中频。

这是由于本振频率高于图像载频和伴音载频的缘故。

但是,图像中频和伴音中频之差不变,例如,保持6.5MHz。

图像和伴音两中频信号经公用通道放大进入视频检波级。

检波器有两个作用:一是从中频信号中检出其包括---视频全电视信号;二是利用检波器的非线性作用,完成图像中频和伴音中频的差拍作用,产生出6.5MHz调频的第二伴音中频信号。

检波器的输出信号不仅馈给视放级,而且馈给同步分离电路、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及伴音中放电路,因此采用射随器进行预放大,以加强其负载能力。

预放级也有两个作用:一个将全电视信号和第二伴音中频信号分离。

二是将全电视信号进行电流放大,分别馈级视放级,同步分离级和AGC电路;将第二伴音中频信号进行电压放大馈级伴音通道。

因此,从天线至预视放称为黑白电视机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和公共通道。

全电视信号的一部分经视放级放大去激励显象管产生黑白图象。

另一部分送到同步分离级,分离同步信号,用以控制接收机的扫描电路,产生与发送端同步的扫描运动。

第三部分送到AGC 电路,对高频头和图像中放的增益进行自动控制,从而保证接收机的稳定接收。

第二伴音中频信号经伴音中频放大电路的放大和限幅,由鉴频器解调出伴音信号,再经低频放大,推动扬声器产生电视伴音。

鉴频前为调频信号,从天线至混频的载频为伴音载频,混频至检波为伴音第一中频,检波至鉴频为伴音第二中频。

鉴频后为伴音的音频信号。

3.2.2 超外差内载波式接收的优点上述信号接收具有两个特点: 1.超外差方式;2.伴音内载波方式。

超外差方式与直接放大方式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①增益高、工作稳定。

其原因是混频前后频率不同,相当于隔离,故多级放大不易自激。

②转换频道和调谐方便。

③容易形成残留边带接收所需的幅频特性,选择性好。

超外差又分为单通道和双通道两种方式,其差别在于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的分离点不同,前者在视频检波之后才分离,后者在混频之后就分离。

在单通道方式中,图像中频和伴音第一中频公用一个通道进行放大,同时加入视频检波器,检波器除检出视频图像信号外,还使图像中频和伴音中频差拍产生第二伴音中频信号(例如6.5MHz)。

因此,单通道方式亦称为伴音内载波方式。

它与双通道方式相比,其优点是当高频头的本振频率发生偏移后,第二伴音中频始终保持不变,从而避免了鉴频失真。

而双通道则不然,本振频率的偏移引起伴音中频30.5MHz的偏移,使以30.5MHz为中心频率的鉴频器工作在严重的不对称状态,引起伴音的音频信号波形严重失真。

理论分析证明:为了不使图像中频信号对伴音第二伴音中频信号引起严重的寄生调幅,必须要求图像中频信号的幅度U1 m始终要大于或等于伴音第一中频信号的幅度U2 m的二倍,即U1 m≥2U2 m。

在负极性调制中,对应于白色电平图像中频信号的载波幅度最小。

电视中的调制度通常规定为90%,即白色电平时,图象的载波幅度为最大幅度(同步头的幅度)的10%。

所以要求进入检波器的伴音第一中频信号的幅度应当小于或者等于最大幅度5%,这就是中频特性线中,伴音中频(30.5MHz)要衰减至5%(-26dB)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