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文化馆的管理与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文化馆的建设——《第三次文化馆评估标准》解读,讲课大纲,文化部下达通知〜正式启动第三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
文化馆评估定级每4年一次〜这是第三次。
U前〜全国共有文化馆,群艺馆,3223个。
2005年第一次评估〜全国有889个馆达到等级标准〜占27. 5%o 2007 年第二次评估〜全国共有1126个文化馆达到等级标准〜占34. 9%o 评估定级工作对文化馆事业的发展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较大的推动作用和重要的基础作用。
笫三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一大背景下〜文化馆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后的评估标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文化馆发展的新要求。
重点讲四个问题: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背景下文化馆建设的要求二、“免费开放”列入文化馆评估项目三、“数字化服务”列入文化馆正式评估项H四、“评估标准”体现文化馆软硬件建设并重原则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背景下文化馆建设的要求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文化馆的新要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明确了1文化馆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为群众文化和文化馆发展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环境。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群众文化和文化馆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普遍均等”的建设原则〜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是文化馆建设与服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文化馆的功能定位和服务,1,文化馆的功能定位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这是文化馆事业社会公益属性的宪法依据。
文化馆功能的普遍规定〜即: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事业机构。
但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事业机构还有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这是上述机构的普遍性职能。
所以〜文化馆功能还有其特殊规定性〜即:以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社会文化教育培训和基层文化艺术辅导等为主要职能。
这是特指文化馆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特殊规定性〜是文化馆与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的区别〜也是其存在的不可替代性。
文化馆的两重含义是指:笫一-文化馆是个公益性事业机构,单位,。
这一功能的是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实现的〜文化馆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组织、指导社会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笫二〜文化馆是个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这一功能是利用馆舍提供阵地活动实现的。
2,2,当前文化馆功能定位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文化馆性质和功能定位的疑问曾经有过两次关于文化馆性质和功能定位的疑问和两次的讨论。
两次文化馆性质和功能定位的疑问是指:九十年代〜当国家进一步明确公益性事业单位时〜出现了把文化馆排除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意见。
2005年〜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后〜乂出现了文化馆是否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疑问。
两次讨论是指:关于文化馆企业化。
1999年《中国文化报》主办“文化馆的产业发展道路”征文〜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讨论。
关于群众文化转化为公共文化的讨论。
——服务模式带有“以文补文”的痕迹。
文化馆贯彻“以文补文”方针形成了一定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和与之相应的方针政策。
——重活动、轻阵地〜文化馆馆舍的开放和阵地服务比较弱〜个别馆机关化严重。
二、“免费开放”列入文化馆评估项目,一,新标准的一个重要改变一一文化馆服务原则和方式的改变本次评估标准的一个重要修改〜就是文化馆摆脱以文补文的服务方式的痕迹〜实现基本文化服务的免费服务〜免费开放。
免费开放包括免费服务和馆舍开放。
免费服务的内涵一一"基本服务”免费。
按照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基本要求〜免费开放的基本内涵是指〜山政府买单〜确保文化馆基本服务3免费提供〜确保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公平、均等实现。
文化馆服务的分析文化馆文化服务的主要内容:文化艺术鉴赏、文化素质培训、文化活动的参与。
文化馆文化服务的三种模式:以无偿方式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以有偿方式提供的特殊文化服务〜以文化经营方式提供的文化市场服务文化馆提供的基本文化服务有三个特点:普及型服务、提高型服务和保障型服务。
文化馆的基本服务是指面向群众开展的文化艺术普及活动、面向业余文艺骨干和业余文艺团队开展的培训和辅导活动、面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和培训等。
文化馆的有偿服务和经营性服务是在公益性文化单位基本职能外的〜延伸性的服务〜不是基本职能要求以内的服务〜其内容也是各馆各不相同的。
文化馆的免费开放要求文化馆应把主要精力从有偿性服务、经营性服务中解脱出来〜下大力量做好免费开放工作。
,二,第三次评估标准对文化馆免费开放的要求1、将免费开放列入必备条件。
,1,原标准的两个必备条件:——“年度组织公益活动和公益服务项目,次,”。
设定的指标是4次,三级,、5次,二级,、6次,一级,。
——“馆内常设文化活动时间(不含培训)(小时/天)”。
省级馆2、2、3,县级馆4、5、6o4,2,免费开放的要求一一项目和时间适应文化馆免费开放这一要求〜本次标对文化馆的免费开放提出了内容和时间的两个要求〜设定了两个必备条件。
——“实现免费开馆〜馆内常设免费服务项目,项,”指标:省级、副省级馆:4、5、6,地市和县级馆:3、4、5说明:免费服务项LI:指利用馆舍和室外活动场地开展的每周都有活动,或全年达40次以上的季节性专项活动,并予以公示的免费服务项LI。
“项”是指免费的演出、电影、视听、展览、阅览、培训、讲座、游艺、体育以及免费为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提供活动场地、免费发放资料、设賂读报栏等不同类别的服务项LI〜以及在不同地点同时开放的同一类项II。
——“馆内常设免费服务项目活动时间(小时/天)”。
指标:3,三级,、4,二级,、5,—级,,3,免费开放要求的严肃性和灵活性严肃性一一把初步实行免费开馆作为评估定级的必备条件〜达不到指标不能定级〜设定了一个门槛。
灵活性一一门槛时比较低的〜是初步的〜不是全面的。
表现为:指标比较低〜3或4项〜好达到,项LI比较容易〜好实现,时间比较宽裕〜不是按2010年工作进行评定〜而是以评估时点5工作进行考核〜在评估时能达到指标即为合格。
2、在评估指标公共服务中增加了免费开放项□〜作为公共服务的第一个评估项目,31,。
评估标准中〜文化馆公共服务的第一个评估项既是“免费开放”项目〜31免费开放,80分,〜占公共服务分数的18. 6%。
对免费开放主要考核四个方面的工作:311每周对公众提供服务的开馆时间不低于,小时,〜25分〜起点指标提高到42 小时。
低于35小时减10分。
312馆内常设免费服务项曰,项,〜25分〜起点指标为3或4项。
为鼓励文化馆提高免费服务的范围〜特设路了加分因素:免费服务项LI超过6项〜每多一项加2 分〜最多不超过10分。
313馆内常设免费服务项活动时间(小时/天)〜20分〜起点指标4小时/天。
也设路了加分因素:平均每天活动时间超过5小时加5分〜鼓励文化馆增加免费服务活动时间。
314公示服务内容,10分,。
具体评定方法是:设有公示牌得2分,公示内容完整得8分。
3、根据免费服务的要求〜调整有关经费指标免费开放需要政府经费予以保障〜这一保障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落实免费开放的经费补偿政策〜二是政府加大对文化馆经费的投入力度。
为此〜首先在13经费拨款中增加了一项131 “免费开放经费补偿,”〜以评佔时点的经费补偿落实情况作为考核依据〜经费补偿不到位,低6于80%,的减10分。
提高了在公用经费和业务,含项LI,经费中国家财政拨付数额所占的比例。
原标准经费指标是;公用经费起点比例指标起点40%,业务经费起点比例指标为50%o 这是与“以文补文”服务模式相适应的〜也即60%的公用经费〜50%的业务经费要文化馆通过以文补文和文化经营解决〜其至有些馆的业务经费完全黑自己解决。
这显然与文化馆以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主要职责〜实行免费开放的要求不相适应。
这次评估起点指标:公用经费提高到80%〜“业务经费拨款”起点指标提高到70%。
这是考虑文化馆经费来源也应多渠道〜在政府基本保障基本文化服务经费的前提下文化馆也有责任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如争取社会资金支持〜合作开展活动〜利用业务延伸创收等。
同时〜还设路了一个加分因素:建立基本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的〜加10分。
三、“数字化服务”列入文化馆正式评估项U,一,文化馆的数字化服务是一个紧迫任务进入信息时代〜数字化信息服务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文化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是一件十份迫切的任务。
1、发展分析:进入信息时代〜数字化信息服务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
全覆盖的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是阵地文化设施服务、流动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文化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2、现状分析:文化馆的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和数字化服务还处于起始阶段〜许多文化馆没有数字化服务室或电子阅览室〜群众文化文献资源7的数字化、数字化资源的鉴赏、网上展览、远程培训指导等数字化服务还没有提上文化馆评估的日程。
其数字化服务设备萇至落后于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
3、发展机遇:文化部公益性电子阅览室建设试点工作〜在文化馆设路电子阅览室。
文化部第三次评估把其列入评估标准。
不少省的“十二五”规划〜把文化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纳入规划。
4、建设方针: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计算机服务网络平台〜发挥文化馆文化资源和功能的特色〜建设与公共图书馆、乡镇文化站、社区村文化室一体的〜有文化馆自己特色的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体系。
5、文化馆的数字化、网络化服务特点:群众文化信息发布〜提供数字化的群众文化文献资料和艺术文献资料〜网上展览、网上展示、网上艺术欣赏〜远程群众文化指导〜远程群众文化辅导。
6、文化馆数字化服务设备:文化馆应配备的数字化服务设备包括数字化服务设备,服务器等主控硬件、讣算机、视听设备、投影仪等,和资源加工设备,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录像机、刻录机、扫描仪等,。
,二,文化馆的数字化服务一一从加分项U变为评估项U第三次文化馆评估把文化馆讣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和数字化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其LI的是通过评估促进文化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和数字化服务。
主要的体现有:1、把数字化服务作为文化馆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评估项目原评估标准:5提高指标53网络建设,30分,:531网站15分〜8网页5分〜宽带接入,不低于1兆,10分。
笫三次评估标准:在公共服务项H中单独设了一个与“免费开放”、“馆办活动”、“辅导与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并列的三级项U “数字化服务”。
40分。
2、评估的内容全面地体现了数字化服务的要求文化馆有了宽带接入〜有了网站〜并不等于是开展了数字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