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蛋白粉
第二阶段:对应激反应敏感,轻度感染频繁,但药物处 理仍然有效。
第三阶段:死淘率偏高,局部、阶段性、季节性发病严 重。 第四阶段:免疫功能严重缺损,任何诱因均有可能引起 疫病流行。
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实录
我所见产房哺乳小猪眼睑水肿、眼分泌物出现,到保育舍 眼分泌物增多,泪斑浓厚,到生长舍逐渐出现“红眼病”(眼角 膜炎),直至上市屠宰都无法消失;典型的圆环病毒感染症状从 保育舍延续到出栏大猪;而母猪子宫内膜炎普遍、屡配不孕的 情况日趋严重等危险情况,在大多数“表观健康”的猪场相当 普遍,常规兽医手段几乎没有任何效果,有任何诱因导入都可 能产生“骨牌效应”。
一、 血浆蛋白粉的特点
1. 2消化率高 血浆蛋白粉由于采用特殊的 工艺生产,较难消化的血细胞已被分离, 因此蛋白质的消化 率要高于酪蛋白、豆粕 蛋白等其他蛋白源。血浆蛋白粉中的铁、 磷、镁等矿物元素也有很高的消化率,其 中的磷为有效磷、铁属于铁强化剂。
一、 血浆蛋白粉的特点
1. 3适口性好 血浆蛋白粉的加工工艺出于 彻底消除了血液的腥味,降低了粘稠,因 而具有较好的适口 很多实验都表明:血浆 蛋白粉的适口性明显好于脱脂奶粉、鱼粉、 膨化大豆等其它蛋白质。
不添加血浆蛋白粉的好处——新概念
三精制药:蓝瓶的,好喝的,——踏实! 这是真的装到蓝瓶的钙就是好钙? 这只为营销而生成的一种概念而已!
我们还不乏看到:康师傅矿物质水、黄金 酒、金威啤酒……概念杰作! 所以我们也要利用我们不添加血浆蛋白粉 的一个健康概念,炒作,说服一部分猪场 用我们的代乳料。
不添加血浆蛋白粉的好处
第一:降低养殖风险 我们的代乳料没有添加血浆蛋白粉,选用的 原料都没有同源性原料,没有猪病源,所以 饲喂加大代乳料是没有风险的。 加大集团有三个原种猪场,我们不会因这点 小利冒这么大的风险。 且加大代乳料在乳清粉添加量中增加到12%, 比其他教槽料增加4%。利用葡萄糖+蔗糖+阿 斯巴甜+富铬酵母粉来提高适口性,加快转运 血糖到组织,起到解除对采食的化学抑制作 用,所以采食量增大。
乳猪料中血浆蛋白的选择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血浆蛋白粉,在血浆中, 有蛋白质代谢的中间产物---小肽,有单体氨基 酸,他们都是机体在不同的部位代谢的产物, 要通过血浆运输,这些物质,乳猪肠道可以直 接吸收,并且进入自身代谢渠道,因此是十分 难得的营养来源。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血浆 中还含有某些功能蛋白质,最重要的,是免疫 球蛋白,因为乳猪的肠道生理状况的特殊性, 某些大分子物质可以直接吸收,免疫球蛋白也 可以直接吸收的,就像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一 样,他们可以极大的增强乳猪的抗病能力,因 而血浆蛋白可以提高乳猪的成活率。
血浆蛋白粉分析值及氨基酸
乳猪料中血浆蛋白的选择
一种适合乳猪的蛋白质,首先,必须是其 消化性能,其次,是有良好的可吸收性, 第三,没有抗营养因子,为此,大众普遍 接受的豆粕,在这儿遭到淘汰,饲料科研 人员费尽心机,去寻找新的适合乳猪的蛋 白质原料,如是他们找到下述几种: 奶粉、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酵母粉。
血浆蛋白粉
刘上升
血浆蛋白粉包装及样品
外 观: 浅灰色粉末。 推荐使用: 建议在乳猪第一阶段(5-15日 龄,体重2.2-6.8kg)用量为5-7.5%; 第二阶段(15-35日龄,体重6.8-13.6kg) 用量为2.5-5%。
血浆蛋白粉在教槽料中的应用
产品概述
喷雾纯血浆蛋白粉为高科技产品,生产过 程中经纯化处理,彻底与血球分离,产品 DEB值大于350以上,含有很多的游离氨基 酸和小肽,活性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含量 更高, 胃蛋酶消化率达到100%,有100%的水 溶性。为国际公认的优质动物蛋白。可用 于乳猪代乳料, 为乳猪早期断奶不可少的 原料,能显著减少乳猪断奶应激综合症。 也能明显提高鱼虾幼苗成活率。
梁:这一年来,我一直奔波于猪病处理第一线,所见很多 案例疑似流感症状。而圆环病毒感染的猪群更几乎达到举目皆 见的程度,从保育舍到上市猪群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症状。但 我们的专家却很少去做这些“高难动作”,而是想要什么就去 找什么,往往只能得到“瞎子摸象”的结论。
4月下旬我在河南省唐河县某种猪场看到保育舍小猪呈典型 的圆环病毒感染症状,至少半年内几乎没有保育猪出栏。但武 汉某农业大学的教授却在收到检测费后为其出示波氏杆菌(萎鼻 致病菌)的药敏实验结果及“蓝耳病”的PCR测定结果,只字不 提圆环病毒问题。此类单纯凭实验室检测结果而作出猪病诊断 结论的案例不在少数。
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实录
当日我曾经预言5年之内很可能会有大的疫情流行,不幸 言中之惨况提早在2006年发生,耐人寻味。更令人担忧的是, 严重免疫紊乱(包括免疫抑制、麻痹等状态)的猪群日渐普遍, 而坐在火山口上的猪老板却浑然不觉。 南农:那么免疫抑制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梁:我认为免疫抑制的表现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物表观基本健康,但采食量偏低,生产性 能偏低,无法达到品种/品系的正常生产指标。
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实录
1、在复继感染相当严重的病猪身上分离病原,目标病原 与可能存在的病原群如何界定?应该有多个目标还是只瞄准 一个目标?分离鉴定者是否都具备准确寻找多个可疑病原的 技能? 2、从临床症状表现来看,在我国几乎无法找到几个不受 “蓝耳病”感染的猪场,是否有人做过“蓝耳病”毒株血清 型严谨的、有系统的普查?是否可以在表观健康猪群中分离 出“变异株”?猪对不同血清型的毒株是否有交叉免疫力? 3、典型的PRRSV感染种猪应会表现出怀孕后期(105- 107天胎龄)流产的“标志性”症状,现时分离出的“变异株” 是否亦具有此特征?还是已经“变异”成“没有规律”的流 产?抑或完全不会造成流产? 4、临床上母猪流产是在接种疫苗之前还是之后(接种疫 苗后3-5天至3-4周不等)?是接种“蓝耳病”活毒苗引起的 致病效果?还是接种灭活苗(尤其是无法考究生产工艺是否规 范的“自家苗”)产生的应激或可能灭活不彻底的致病效果?
乳猪料中血浆蛋白的选择
血浆蛋白粉还有的营养价值,就是它
的高DEB值,这个作用,可以保证它 被极快的吸收进入血液使肠道内渗透 压较低,因而减少了腹泻的机会,我 们好多营养师,使用血浆蛋白粉作乳 猪料,发现这个效果,然而无从解释, 真正的原因,就是上述的几条。因此 血浆蛋白粉是制作乳猪饲料的极其难 得的原料。
加大代乳料新概念
加大代乳料——不添加血浆蛋白粉! 健康的猪——踏实!
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实录
南方农村报(以下简称南农):农业部已将“高热病” 的病因确定为变异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但业界对 此仍有不同意见。您是怎么看的? 梁皓仪(以下简称梁):本人始终认为“高热病” 之定义很不科学,甚至连“专业”都谈不上,可以 说是兽医学界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过去一年多时 间里,全国各地猪病不但没有平息,而且呈现“新 疫区来势更猛,老疫区不断反复”的严峻态势。事 实表明,无论规模大小,如果仍然维持过往的思维 方式与处理措施,几乎没人可以“独善其身”。对 临床表现差异极大的猪病统称为“蓝耳病”是否具 备足够的依据与说服力,本人心存若干疑虑:
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实录
南农:您认为导致现在的猪病如此凶猛的原因何在? 病原从何而来? 梁:约10年前,我在听完美国某公司推广血浆蛋 白粉的报告后曾大胆预言:血浆蛋白粉普遍使用之 日,便是养猪业被摧毁之时。 如果动物屠宰废弃物不被禁止饲用,我们的猪 病、禽病将永无平息之日。令人遗憾的是,连起码 的安全性逻辑推理都经不起推敲的血浆蛋白粉之类 的屠宰废弃物,竟然被业界视为发达国家送来的圣 诞礼物。更令人心寒的是,我们的猪老板根本不会 知道自己卖出的病猪残渣很快又回到教槽料和保育 料之中,有些则以血球蛋白粉出现在哺乳母猪料中, 至于鱼粉中掺进的血粉更没几个人会注意。
1. 5安全性高 血浆蛋白粉由于经过特殊工 艺处理和喷雾干燥技术应用,性质较为稳 定,贮存期较长, 且一般不含生长毒素, 肌胃糜烂素有害物质,不易感染沙门氏菌 等致病细菌,也不存在有 害物质残留和污 染环境等副作用,因此血浆蛋白粉在使用 上较安全和可靠。
二、生产工艺流程
血浆蛋白粉的加工工艺就是将在屠宰场收集的动 物新鲜血液进行抗凝和低温保存,然后采用特殊 的工艺进行喷雾干燥,,最后制成的血浆蛋白粉 为乳白色或浅褐色粉末状产品。血浆蛋白粉的种 类按血液的来源和加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猪 血浆蛋白粉(SDPP)、低灰分猪血浆蛋白粉 (LAPP)、母猪血浆蛋白粉(SDSPP)、和牛血 浆蛋白粉(SDBP),作用效果大体相同,其中以 SDPP较多和最为常用,一般情况下血浆蛋白粉多 指SDPP。
喷雾干燥工艺
血浆蛋白粉将摧毁养猪业
信息来源:南方农村报 梁皓仪:动物营养学硕士, 高级畜牧师。1982年毕业 于华南农学院畜牧专业, 先后在中国农科院畜牧所、 瑞士罗氏药品化学有限公司等机构从事饲料营养及 动物保健品领域的科研与市场开发工作。上世纪80年 代末开始探讨动物免疫抑制及其解决方案的生产实 际问题,在营养素、天然植物及微生物有效成分与 重构动物非特异性主动免疫功能方面探索较多,并 在近年猪病控制方面取得一定成就。
一、 血浆蛋白粉的特点
1. 1营养全面 一般血浆蛋白粉的蛋白质含 量在78%以上,粗脂肪含量在2%左右,灰 分含量在9%以 下,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较 为理想,比例较为平衡,赖氨酸、色氨酸 和苏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较高;血浆 蛋白粉的消化能可达17。1MJ/kg,代谢能 为16。6MJ/kg,也是一种高能量物质,其 中磷含量为1。78%以下,铁的含量和高矿 物质的优良饲料原料。
南农:当前猪价高涨,疫病却如此凶猛,有什么办法可以 帮助养户抵御疾病,增加养猪效益?
梁:众所周知,动物机体内感染的病毒几乎没有任何药物 可以将其直接杀灭,而只能由动物本身的免疫细胞、亚细胞成 分及其分泌物来把病毒消灭。然而现时猪群普遍感染的多种病 毒如伪狂犬病毒、圆环病毒、“蓝耳病”毒都是严重摧毁动物 免疫系统功能的病原,加之猪舍内不洁空气、饮水、高饲养密 度等众多应激因素,饲料中重金属等有害元素的存在,都是削 弱动物非特异性主动免疫功能的因子。如果不从根本上处理好 这些问题,接种疫苗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重构动物非特 异性主动免疫功能才是猪病防制的基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