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河北省武安市第五中学教师:王海伟
信息技术课在当今中学课程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而这关键之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我在武安五中担任初三10个班的信息技术课。
现在就我对所教班级情况而言,针对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培养谈以下几点意见:
一:我们要学会让学生在“玩”中学。
利用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共性。
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挡不住的诱惑.学生的注意力难于长时间的集中,极易被其他事情所吸引。
所以老师在课堂中适当的加入游戏,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习其它知识、技能的手段。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腾讯QQ聊天游戏,让学生练习打字的技巧,“纸牌”游戏,在翻牌的过程中,学生熟练了单击操作,在移动位置时,又巩固了拖动操作。
这样达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目的。
二:上课时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容易理解。
信息技术学科中有很多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不是很容易能被学生所理解的,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该在上课的时候,将深奥的知识讲的通俗易懂,这就要求我们多钻研教学方法,在上课的过程中多运用能被学生理解的事物。
例如,在上计算机基础知识时,我通常将计算机的硬件比喻成人的五官,人是通过眼睛,鼻子等器官获得外界信息的,我就把它比作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人类获得信息后由大脑处理,大脑就相当于微处理器;经过处理后再由嘴巴等说出来,那嘴巴就相当于输出设备。
这样一讲,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了。
三:创设学习任务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每节课的开始的时候,教师通过演示一个小动画、一段有趣的小影片,学生被那些有趣的画面所吸引,不失时机地揭示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时候学生的兴趣与动手欲望是非常强烈的,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情感。
在学习“画图”程序中“移动和复制图块”这一课时,老师在上课之前,结合这一节课的任务先完成一副《鲨鱼捕食》的绘画作品,在上课的时候展示给学生,学生被这幅惊险的画面所吸引,激起搭救小鱼的愿望,这时老师再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之一,“移动”包含小鱼的图块,将小鱼藏在珊瑚丛中,学生对移动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四: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成果的及时反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我经常通过网络教室的教学演示功能展示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点评指导,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这类做法有很多,如组织校内电脑作品比赛,选送作品参加校外各级各类比赛,向报刊杂志投稿等等,不论结果如何,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是立竿见影的,常常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对学生影响深远。
五:通过实践活动配合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Word 单元综合训练时,选取宣传画的设计作为单元训练内容,上课前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观察学校中的各种活动的宣传画、到影剧院观察各种电影海报、到商店观看各种商品促销广告、到阅览室收集各种报纸、
杂志中的广告宣传画。
然后再回到学习中来。
让学生们讲解他们所归纳出的宣传画的创作方法及思路,教师给予补充及总结。
再布置设计主题,请学生回去收集素材,接下来再进行创作。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兴趣的几点看法,不足之处还请老师多多指教。
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尝试各种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
使计算机教学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