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依法治国教案
课题:认识依法治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根本目的及基本要求②理解并掌握法治与德治的关系③理解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情景感悟、案例分析、阅读讨论交流、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懂得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增强守法的意识重点难点:1、重点: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根本目的、基本要求2、难点:理解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媒体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内容形式
学生活动
内容形式
设计
意图导入新课一、情景感悟,导入新课春秋时期,鲁国国王出巡,遇一羊群失窃案,久查未决。
忽有人来告发,使案成功告破。
国王下令奖赏告发人。
该人却要求开恩,从轻处罚窃羊贼,因为那人是他父亲。
“什么?你竟敢告你父亲?”国王怒道。
“我认为你告父即不孝父母,不孝即不忠,不忠自己的父亲,即犯国法,犯法则死!”国王说道。
可怜的告发人被揪出去杀了。
思考:国王的判案是“人治”还是“法治”?过渡:在封建社会里,由于受“家天下”思想的影响,皇帝的话就是金科玉律,那是一个“人治”的社会。
现在文明进入到现代社会,那现代社会又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阅读、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并导入新课学习学习新课二、学习新课(一)你说我说大家说:用线将下列我们的生活与所对应的的相关法律连起来。
上学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就业劳动法结婚登记婚姻法驾驶车辆道路交通安全法上饭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摸彩票中奖民法、税法立遗嘱继承法教师小结: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
师:生活中能没有法吗?(二)感悟体验1、仔细观察文本插图,比较并结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等,谈自己的感想。
师:这说明了遵守家规、校规、公共场所活动规矩的重要性。
2、阅读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王符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说明了大到国家的治理,小到我们个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约束。
(三)阅读文本,梳理知识点
1、什么是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的核心、本质、根本目的、基本要求分别是什么?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