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精品题型专练之化肥

初中化学精品题型专练之化肥

化肥1、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

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保证高产应大量施用化肥B.不能将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C.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D.所有化肥都能全部溶于水2、下列化肥属于铵态氮肥的是()A.磷酸二氢钙(Ca(H2PO4)2) B.硫酸铵((NH4)2SO4)C.尿素(CO(NH2)2) D.硝酸钾(KNO3)3、下列化肥中,能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磷元素的是()A.CO(NH2)2B.Ca(H2PO4)2C.KNO3D.K2SO44、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从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A.敞开浓盐酸试剂瓶口冒出白雾B.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1.4C.铵态氮肥与碱共热放出无色无味气体D.马铃薯片遇到碘酒后颜色不变5、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B.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C.KNO3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D.提倡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6、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A.KNO3B.K2CO3C.CaSO4D.Ca(H2PO4)27、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的是()A.NH4HCO3B.KClC.Ca(H2PO4)2D.KNO38、“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物质可作为氮肥的是()A.CaCl2B.Ca(H2PO4)2C.K2SO4D.NH4HCO39、钾肥可助庄稼抗倒伏,下列属于钾肥的是()A.K2SO4B.Ca(H2PO4)2C.(NH4)2CO3D.CO(NH2)2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铝元素B.纯净的空气中,含氧气78%,氦气21%C.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为此常用浓硫酸改良碱性土壤D.硝酸钾(KNO3)是一种复合肥料,可以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K和N两种营养元素11、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A.CO(NH2)2B.NH4HCO3C.KNO3D.Ca3(PO4)212、小明家菜地里的蔬菜叶色发黄,经检测该地土壤呈碱性。

为使蔬菜叶色浓绿,小明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建议父母购买的化肥是()A.NH4Cl B.K2SO4C.Ca3(PO4)2D.CO(NH2)213、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其主要成分是K2CO3,它属于()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14、在化肥中磷矿粉[Ca2(PO4)2]属于()A.钾肥B.氮肥C.磷肥D.复合肥15、草木灰的有效成分是碳酸钾(K2CO3),它属于()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16、咸宁城际铁路的建成将进一步推动我市经济的发展,在修建铁路的土石方爆破中要用到黑火药,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NO3+3C+S K2S+3CO2↑+X↑,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的化学式是N2B.黑火药是混合物C.KNO3中氨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D.KNO3属于氨肥17、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催化剂不仅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且会增加生成物的质量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其体积比为2:1C.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溶解时吸热D.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pH会变大18、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铵盐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所以碳酸氢铵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氨气B.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C.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19、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NO3B.NH4H2PO4C.CO(NH2)2D.K2SO420、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人体贫血B.用细沙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C.洗洁精清除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D.施用大量的化肥农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1、日常生产、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B.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和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在金属表面除油或刷漆的目的是隔绝氧气和水蒸气,防止腐蚀D.化学肥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大量使用不会引起环境污染22、玉米地的玉米苗叶子发黄,应及时施加的肥料是()A.KCl B.K2SO4C.Ca3(PO4)2D.NH4NO323、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肥料,它属于()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2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25、化肥为保证粮食丰产起了重要作用。

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A.碳酸氢铵(NH4HCO3 )B.硫酸钾(K2SO4)C.硝酸钾(KNO3)D.磷酸二氢钙[Ca(H2PO4)2]26、下列物质可用作磷肥的是()A.尿素B.硝酸钠C.磷矿粉D.硫酸钾27、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A.NH4Cl B.KCl C.CaHPO4D.KNO328、农作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

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A.KCl B.NH4HCO3C.K2SO4D.Ca(H2PO4)229、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可用嘴吹灭;加速溶解可用温度计搅拌B.金属都能与酸溶液反应;合金的熔点都高于它的成分金属C.硝酸钾属于复合肥;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D.肥皂水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高温下一氧化碳能将赤铁矿冶炼成纯铁30、化学肥料对粮食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能作磷肥的是()A.B.C.D.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用括号内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别开下列各组物质的是A.固体硝酸铵、固体氢氧化钠[水] B.CuO、Fe两种固体 [稀盐酸]C.NaCl、HCl两种溶液 [AgNO3溶液] D.CuSO4、MnO2两种固体 [水]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B.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C.水和双氧水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硝酸铵是一种氮肥,熟石灰是一种碱,把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使用,既能给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又能降低土壤酸性3.现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氯化钾溶液,各取20mL于两个烧杯中,使用下列方法,不能鉴别的是A.检测导电性B.蒸干 C.滴加硝酸银D.加入少量氯化钾4.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将形状、大小相同的乙丙分别放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乙快速反应产生气泡,丙反应速度缓慢。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甲>乙>丙B.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C.将光亮的铜丝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根据实验现象可比较出铜、铁的金属活动性D.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抗腐蚀性能比纯铜强,熔点比纯铜高5.下列对如图所示四种分子的分析错误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B.氮分子和氢分子由相同种类的原子构成C.比较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能说明分子可由种类不同的原子构成D.二氧化碳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6.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t2℃B.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仍然是饱和溶液C.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 D.若0℃时,Y的溶解度为20g,此温度下Y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6.7%7.下列涉及学科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微粒观: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B.根据转化观:升高温度可以将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根据结构观: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D.根据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为60%的浓硫酸,加10mL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0%8.下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B.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C.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9.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分子间间隔变大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10.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t2 ℃丙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变为不饱和溶液B.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明显的是甲C.t2 ℃甲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 ℃降到t1 ℃,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的多11.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

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30 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C.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D.从20 s到40 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12.向Cu(NO3)2、AgNO3、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

关于滤渣和滤液有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有()①滤渣的组成有三种可能②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Al(NO3)3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④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A.1个 B.2个 C.3个 D.4个13.下列选项中的描述与图像不相符的是()A.由密闭容器中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推测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pH的变化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水分解生成的气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D.等质量的镁粉与锌粉,与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反应1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和“”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B.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分子数之比为 5:1C.该反应原理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D.和的分子构成不同15.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常被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丙是常见的溶剂,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丙转化成甲的反应无明显能量变化B.乙可能属于盐C.乙只能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成丙D.丙丁反应所得溶液不可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二、填空题16.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30名消防员突遇山火燃爆不幸牺牲,除了悲痛致敬,我们更应该学习灭火原理,了解救火常识:(1)消防员携带鼓风式森林灭火器(如图)进山灭火,该灭火器通过内置柴油发动机使鼓风机扇片高速转动,喷出十二级强风,请问这种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破坏了燃烧三要素中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