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5级生物备课组课改总结
“以学定教”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在新时代要求下人才培养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
以学定教不仅具有悠久的传统脉络,更具有日盛的现实诉求。
高2015级生物备课组积极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在备课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堂改革取得的一定的成效。
一、编写预习案,组织自主学习
为顺应当前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学改革,重新修订导学案,编写适合学生知识发展需要的预习案,并且能够一边使用一边修订,不断满足学生的需要。
我们利用每周两次的集体教研,根据学习目标和内容,共同讨论提出每节课的学生预习内容,讨论预习案的编写。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课题组编写完成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预习案》一本。
共计五章十六节的内容,其中,每一节主要包括“夯实基础”、“思考与探究”、“预习检测”三个环节。
二、探究新课课堂教学环节
经过充分讨论、实践、修改,课题组最终把新课课堂教学分以下四个基本环节:
1、课前自学,完成预习作业;
(1)利用“导学案”为载体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在学案中把本节课一些基本的知识点、问题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设计成“自主学习”,每个同学都要根据“自主学习”的内容做好看书预习(大约10-15min),把答案填写在学案中;
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勾画部分简单题目作为“预习作业”,要求同学们先根据学案内容看书,然后独立完成“预习作业”。
课前由科代和小组长对同学们的学案进行检查、订正。
(2)完成预习形成问题:
学生根据每堂课的学习目标,自学要求,完成自主预习、完成预习作业,小组归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2、教师检查,二次备课;
备课组提前设计好课堂的学案、预习要求、预习作业(第一次备课),通过批改学生的“预习作业”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再次思考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安排(二次备课)。
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讲解。
3、师生互动,破解疑难;
(1)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提出各组自学疑问;
(2)教师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
(3)老师根据学生预习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当节课的教学内容来确定课堂容量和密度,对于大家都理解的内容,少给甚至不给时间,对于理解难度较大的篇幅,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积极讨论,互相纠错。
4、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简少作业量,以保证学生下堂课预习时间。
三、具体实施措施
1、预习保证:
(1)有效利用晚自习:晚自习前25min自主完成课后作业;后20min完成下一节新课预习。
(2)正课时间预习:没晚自习的课,用正课前20min预习,完成预习和预习作业,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习中的问题;
(3)课外自主预习。
2、备课保证:
(1)备课组充分利用好教研时间,讨论本周的内容,形成学生自主学习提纲、问题和预习作业。
(2)教师认真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批改预习作业,发现问题,真正做到在课前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自学情况。
从而,有针对性的二次备课,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的教学。
3、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1)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上的时间很紧,有时候设计一些问题想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有的班比较活跃,积极讨论,问题很快就能解决,可是有些班的学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课堂上所花的时间就会比较长,甚至影响其它内容的学习。
(2)课堂5min利用:解决预习作业;提问反馈当堂课效果。
四、圆满完成“同课异构”展示课
4月15日,艾燕老师和李刚蓉老师在多媒体2教室奉上了同课异构教学展示课《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来自渝中区的教研员刘老师和复旦中学的老师们对他们的课堂以及我校的教学改革给
予高度的赞赏。
5月27日,刘亿老师与许刚强老师的同课异构展示课在多媒体教室2进行。
本次同课异构以《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这节内容为依托,分别展示了两位老师对于复习课不同处理方式。
高2015级生物备课组
201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