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大小年大小年一、一些农作物,尤其是果树,一年多产(称大年)一年少产(称小年)的现象。
果树产果时,往往有个奇特的现象,即若它今年结了很多果子的话,那么,明年就不能多结果或甚至完全不结果了。
这种现象在苹果、梨等一些主要果树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果树的大、小年。
果树的大小年,给果园的计划生产和管理带来了困难,也影响了市场的正常供应。
而且,不均衡地结果实,也容易使果树本身加速衰老。
多少年来,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着果树产生大、小年的原因。
果树上结果的多少,粗看起来似乎是由花芽的多少和花、果脱落情况决定的。
如果在秋天,果树形成的花芽多,那么第二年开花数量自然也会多,为丰产奠定了基础;相反,如果头年果树形成的花芽很少,那么第二年结果就少。
产生花芽多少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般认为,这是果树生理积累差异所致。
果树在大年里,结果多,养料首先要充分供给正在生长发育的果实,而果树枝条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也就影响了花芽的发生,决定了第二年的开花数量不多。
但是,果树的大、小年并非如此的有规律地只与花芽数量有关,生产中常有不测“风云”。
与果树大、小年有关的花、果脱落问题,目前已从形态解剖学上找到了理论根据。
发现控制花果脱落的“机关”在花柄和果柄的基部,在植物学上称它为“离层区”。
当落花落果时,“离层区”里的细胞很快地形成一分离层和一保护层组织。
分离层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细胞构成。
这部分细胞比周围细胞小而狭长,含有丰富的原生质、淀粉和可深性糖。
当分离层细胞中胶层里的不溶解的果胶酸钙转变成可溶性果胶,并变成小分子的多糖醛酸后,中胶层便溶解了,于是两层细胞逐渐分离,彼此失去联系。
这时,离层区组织就支持不了花、果的重量,微风一吹,花果便会自然脱落,脱落后,保护层就暴露在外面,表面形成一层木栓化的保护组织,使断处免受病虫害的侵袭和防止失水过多。
虽然从形态解剖学上已了解了产生花、果脱落的原因,但是,如何从生理生化的角度来阐明这种机理,从而达到能人工控制花、果脱落,还有无数未解之谜待人们去揭开。
纵观上述对于果树大小年的分析,似乎合理解决果树营养生理上的矛盾,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人们会自然地想到,在大年的时候能否去掉一些果子,使果树在当年的秋天,多形成花芽,保证来年的继续丰产呢?但多次的实验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主要是疏果的标准难于掌握。
疏多了,产量降低;疏少了,又没有什么效果。
疏果的目的既然是为了节约果树体内的营养物质的消耗,那么,疏掉一部分花不是更好吗?因为及早除去多余的花朵,能使枝叶生长更加繁茂。
美国科学家倍雷曾做了一个实验,他把花嫁苹果和旭苹果各疏去70%以上的花,试验结果非常理想,不但克服了果树的大小年,而且获得了丰产。
但是这个方法,费工多,时间要求紧,在生产上没有实用价值,不能得到推广应用。
后来,经试验找到了用化学药剂喷洒的办法。
用二硝基盐的药剂,在开花后2—3天喷洒,可以保证那些已经传粉受精的花朵安然无恙:而可以杀死那些正开放的花朵里的花粉和柱头,这样巧妙地疏去部分后开的花朵,可以有效地控制果树的大小年。
不过,许多人认为,这种办法是消极的。
因此,我国不少园艺学家又提出了“保花保果”的积极主张。
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果树“吃饱喝足”,增加果树体内的营养物质,这样既能保证果实累累,又可使后继的花芽数量繁多。
于是,人们采取了种种生产措施。
例如,花前施氮肥,花后施磷肥,土壤中保持适当的水分,的确提高了座果率。
又如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基肥,及时除草,合理间作,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此外,通过整枝修剪,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单位面积的座果率,可增加产量。
近年来,生产上还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多种数量元素,及时进行喷洒,也收到了好的效果。
我国烟台地区的某果园,就是采用了种种“保花保果” 的措施,使香蕉苹果出现了连年亩产达7.5吨左右的好收成。
但是,也有不少“保花保果”的实验是失败的。
例如,1959年,辽宁省有个果园管理很好,果园的肥水控制得当,当年一棵苹果树就结了812公斤的果实,谁知第二年这棵树只开了28朵花。
看来关于果树的大小年问题,,奥秘尚未彻底揭开。
二、由上义引申比喻而成:“大小年”,即上一年年报考人数多,导致录取分数线上调,录取比例下降,第二年因不敢报高分校而涌向低分院校,使得上一年高分院校出现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下降的现象。
“大小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考生过分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
果树产量的大小年形成原因及克服大小年的措施2002-8-29 08:15:31果树结实大小年,又称隔年结果现象。
果树产量丰年歉年间隔出现,把高产年称大年,低产年称为小年。
大小年是果树生产中经常发生的。
有大小年的树,不但两年平均产量低于稳产树的两年平均产量,而且对果树地树势和果实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小年产量低,经济收入低。
大年由于结实过多,树体营养消耗多,会削弱树势,抑制根系生长,导致根部和枝干病害或冻害的发生,缩短盛果年限的果树寿命。
另外,结果过多,果实小,品质下降。
一、大小年的成因有1、气候条件。
由于冬季的严寒,早春的低温或花期遇霜冻,使花器受伤,造成小年;花期阴雨、干旱、干热风以及雹灾也会形成小年。
花期气温高,阳光充足,有利昆虫活动和传粉、受精,可提高结果率,形成大年。
2、栽培管理。
营养条件好,花芽分化多,结果率高,形成大年。
营养生长过旺,花芽分化时过旱或雨涝,氮素营养过多或缺乏,碳水化合物积累少,花芽分化少,出现小年。
大年时,开花结实消耗养分多,碳、氮营养水平低,不易形成第二年开花结果的花芽,或不能充分供应第二年果实发育的养分,在营养上出现竞争,是造成第二年出现小年的重要原因;管理不当,树势衰弱或过旺,碳、氮营养不协调,不易形成花芽,也造成小年。
3、不同树种和品种大小年不同。
大果型品种,树冠密集、生长势弱和对不良环境条件敏感的树种,如苹果、梨等易形成大小年。
同一树种不同品种,出现大小年也不同。
二、克服大小年的措施克服大小年的途径,主要是针对造成大小年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1、选用成花容易,连续结实能力强和易于丰产稳产的树种、品种。
2、控制、调整花量和结果量,疏花疏果或保花保果。
3、加强水肥管理、防治病虫害,改善通风透光,提高树体营养水平。
4、应用生长调节剂,增加或减少花芽形成,疏花或保花等措施。
提高果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收入。
因此克服果树的大小年,是提高果品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果树业的发展不仅发展了国民经济,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果树大小年结果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录入者:george5461 | 时间:2019-09-18 06:26:22 | 作者:官修春周文超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2019.05期 ][上一篇] [下一篇]2019年5月22日果树一年结果多,一年结果少,甚至不结果,这种现象称为“大小年”现象。
一般的果树都有“大小年”现象,以苹果等果树较为严重。
一、原因1.内在原因。
①营养的竞争。
在结果多的年份,营养物质不断的运往果实,使树体储存养分大量减少,致使当年无力形成花芽,所以在大年之后则为小年;小年结实少,树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增多,为花芽分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故翌年即为大年。
如此反复,形成循环。
②赤霉素的影响。
在结果多的大年,树上的种子总数相应增加,种胚内赤霉素大量合成,因其能诱导α-淀粉酶的产生,使淀粉水解并促进新梢生长,抑制花芽形成,使来年变为小年。
2.自然条件。
恶劣的自然条件如寒冷、晚霜、干旱、冰雹等往往是导致大小年的始因。
比如说,正常结果树因晚霜使花或幼果受害而大量脱落,从而有利于树体营养积累,花芽大量形成,次年便成大年。
3.栽培技术不合理。
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容易引起落叶,导致果树花芽分化不良,容易造成次年为小年。
另外,疏花疏果比例不协调也是导致大小年产生的原因。
二、预防措施1.合理修剪。
通过修剪来控制或调节花量,达到合理的叶果比例,使树体的营养积累和果实消耗达到相对平衡,从而减轻大小年现象。
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有:①大年重剪,小年轻剪。
大年修剪的原则是在保证当年产量的前提下,适当控制花芽留量,多短截中长果枝,留足预备枝;回缩多年生枝组,适当重缩串花枝;处理拥挤过密且影响光照的大枝,改善光照,提高花芽质量。
小年轻剪,就是少疏枝,少短截,不进行树体结构的大调整和更新等,尽量保留花芽,待花前复剪时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截、疏或缩的调整。
②加强夏季修剪、增加小年花量。
在结果少的小年,于夏季对-部分新梢进行中短截,促发二次枝,冬剪时多缓放,促使翌年多形成花芽,以补充第3年的小年结果量。
2.注重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可以减少树体负载,调整叶果比,增加养分积累,对克服大小年来说,疏花更胜于疏果,早期疏花能有效减少营养消耗。
3.加强综合管理。
重点搞好肥水管理,以增加根系的吸收力,制造足够的营养物质。
另外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自然灾害,也是防止大小年的重要措施。
应用生长调节剂,大年时喷布B9、乙烯利等生长调节剂,以促进花芽形成;小年时喷布赤霉素,以减少花芽形成,对克服大小年有积极作用。
果树为什么会出现大小年,如何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栽培果树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丰产优质的果实,换言之,栽培果树是为了结果,但良好结果必须以大量的营养生长为基础。
当年结果过多必须要影响到当年的花芽形成,其原因主要是营养竞争的结果。
结果过多,由于果实中的种子产生大量高活性的赤,这些高活性的赤可促进树体中大量营养物质进入果实,以利果实生长。
营养竞争的结果是果实将成为生长中心,新梢生长将处于从属地位,其生长必将受到抑制而停止(封顶)。
而且停止生长的新梢所制造的营养物质仍被果实生长所利用。
因此,这种已封项的新梢由于缺少高水平的营养物质积累而不能形成花芽。
另外花芽形成除高水平营养物撷积累之外,还要有足够的细胞分裂素的参与,由于细胞分裂素不但是花芽形成的起动因子,它本身也是一种氮素营养物质,结果过多的枝必将导致细胞分裂素的缺乏,使封顶的新梢提前进入休眼,使其不能形成花芽。
连续两年产量之差大小年幅度(1)=─────────×100%连续两年产量之和1=0为绝对的稳产,两年产量相等;•一般认为〉•50%为严重大小年结果;1=100%为隔年结果。
如何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就苹果、梨而言,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修剪时利用培养“三套枝”的剪法来调正大小年。
所谓“三套枝”即为生长枝,育花枝,结果枝,“三套枝”其中的一套占总枝量的1/3,•这样在冬剪时要将总枝量调整到有1/3的枝生长,1/3的枝育花,1/3的枝结果,其营养枝与结果枝之比为2:1。
当然这是理论上的比例关系,在实际生产中可依据品种特性和生长势强弱来加大营养枝的比例,使之达到2-3:1。
“三套枝”可在枝组内配臵,也可在枝组间配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