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内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车辆、人员、道路、环境的安全管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GB/T16178-2011)、《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GB 4387-2008)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道路,是指**集团及各所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内部交通道路。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车辆,是指厂区交通道路上行驶的下列机动车辆:
1)厂区道路行驶的汽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
2)在厂区内运行的叉车、电瓶车等厂内机动车辆。
3)在厂区内行驶的非机动车,如:自行车、电动车等。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及各所属单位。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五条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内如下工作: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证照的审验;车辆的落户、检验、注销、日常维护、保养、检查;厂内道路及其交通标志的设置、维护;施工、运输等车辆的监管;入厂机动车辆阻火器等配备情况的检查。
第六条各单位安全保卫部门具体负责本单位有关交通运输安全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厂内交通安全要求
第七条厂区道路要保持整洁、畅通,禁止在道路两旁堆放物件及各类材料。
不准以各种借口占用、断路和堆放各种物料阻碍交通。
厂区内如有装置检修、改建、扩建和大型施工建设,需占路或断路时,第八条要严格执行断路作业相关制度,作业结束后要做好路面恢复工作。
占路或断路作业,在距作业点50米处或交叉路口应悬挂明显警告标志,夜间要设红灯示警。
第九条各单位要加强道路安全设施管理,在厂区内道路、门、弯道、限制路等处设置道路交通安全标志、施划交通标线。
厂区道路应保持平坦畅通,有足够照明,严禁向路面排放蒸汽、烟雾、酸碱等有害物质,冬季冰雪要及时清除。
第十条厂区内机动车辆车速不得超过20公里/小时行驶,车辆禁止超载、超速行驶。
第十一条厂区内铁路道口,必须安装压道铃和危险信号灯、警示标志;有人看管的铁路道口要安装路栏。
第四章机动车辆的管理
第十二条新车在使用前,必须在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建立车辆安全管理档案。
第十三条机动车进入易燃易爆场所,必须经生产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批准同意,佩带阻火器,按照指定的线路行驶。
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划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辆停放区域,设置停放标志,严禁乱停乱放。
第十四条装运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化学品时,按照国家有关制度执行,确保安全;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进入厂区,必须严格执行所属单位相关制度。
第十五条生产厂内机动车辆应定点存放。
周围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不准用汽油等有机溶剂擦洗车辆、配件等。
第十五条出车前应对机动车辆进行安全检查,不准带病行驶。
定期对机动车辆进行维护、保养,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维修处理。
第五章驾驶员的管理
第十六条厂内机动车辆驾驶员必须经过国家技术部门特殊工种培训合格,持有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
第十七条厂内机动车辆驾驶员应定期职业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第十八条非机动车驾驶员不能将车驶入生产区域内,骑车时不准骑快车,不准攀扶其它车辆。
第十九条驾驶员应严格按照厂区内安全标志及交通标线行驶。
第二十条各单位专职驾驶员应驾驶与准驾证车型相符的机动车辆,并应随身携带机动车驾驶证和资格证,严禁无证驾驶。
第二十一条装运危险化学品的驾驶员、装卸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机构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驾驶员有权拒绝驾驶车辆:
1、有医院证明患有碍安全行车的疾病;
2、装载的物品不符合装载制度,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3、装载危险物品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手续不全,没有专人押运;
4、车辆存在严重故障,影响安全行车;
5、行车路线和地点与行车任务单不符。
第六章检查与考核
第二十三条各单位根据本制度要求,落实相关工作。
第二十四条集团公司安委办对各单位执行本制度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由集团公司安委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制度自201*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