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4章经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第14章经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特性
线圈左右倾斜;
可逆编织方向脱散;
纵、横向延伸性中 等。
经 平 织 物
经缎(atlas stitch)
定义 每根经纱顺序地在 三枚或三枚以上相邻的织 针上垫纱成圈。 特性 由开口和闭口线圈组成, 转向处为闭口线圈; 部分性能类似于纬平针织 物。 织物表面有隐横条效应;
经缎
重经(double loop stitch)
特性: 针背延展线长,织 物厚度较经缎组织 大
应用:两梳空穿网眼组 织
双罗纹经平组织
定义:由两个罗纹 经平组织复合而成。 编织时前后针床上 的织针相对配置, 纱线轮流地在前后 两针床的三枚针上 垫纱成圈。
第十四章
经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一、经编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 .线圈:
圈干=圈弧+圈柱 延展线 经编组织中线圈的三种形式: 开口线圈:线圈基部的延展线互不相交。 闭口线圈:线圈基部的延展线相互交叉。 重经线圈:一根纱线同时在相邻的两枚织
针前垫纱。
开口及闭口线圈
重经线圈
横移机构的类型:凸 轮式、花板式、电子 梳栉横移机构
花 板式
花纹滚筒——花板链条(花纹凸轮)——梳栉
花 板式
链块号数:0、1、2、3… 链块号数越大,链块高度越大 相邻号数的链块高度差=1针距
垫纱数码的表示规则
垫纱运动图中,数字写在点列的中间 “0” 起始于梳栉横移机构一侧 垫纱数码按针前横移规律书写 拉舍尔经编机,针间序号0,2,4…,特利柯 特经编机针间序号0,1,2,3… 每一横列之间数码用“ / ”分隔,一个完全组 织后用“//” 结束
定义 每根经纱同时垫 在相邻的织针上并编 织成圈。
特性
单梳栉1穿1空即可形 成织物;
有较多的开口线圈, 性质介于经、纬编织 物之间,脱散性小、 弹性好。
罗纹经平组织 (tricot stitch based on rib)
定义:前后针床织针交错 配置,每根纱线轮流地在 前后针床共三枚针上垫纱 成圈。
特性: 外观与纬编罗纹相似 横向延伸性小于纬编罗纹
第三节 经编变化组织
经绒(cord stitch)
定义 延展线跨越两个针 距的经平组织。 特性 横向稳定性较经平好; 延伸性、弹性适中; 织物表面光滑、手感柔 软; 延展线较经平长,适宜 于起绒。
经斜(四针经平)
特点 横向稳定; 织物厚实。
变化经缎组织
1.经编基本组织的机种结构,各自特点 和基本性能。
2.常用经编变化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基本 性能
编链(pillar stitch)
定义 由一根经纱始终在 同一枚针上垫纱成圈。 特性 可逆编织方向脱散; 纵向延伸性小; 线圈圈干直立; 纵行间无联系。
经平(tricot stitch)
定义 每根经纱在相 邻的两枚针上轮流 垫纱。
012 01 2 垫纱数码:1-0/1-2//
01 2 34 5
1-0,2-3/4-5,4-3// F ,B/ F,B/…//
(四) 垫纱数码与垫纱运动图的相互转化
0123
012345
1-0/2-3// 0-1/2-3/4-5/5-4/3-2/3-4/2-1//
第二节 经编基本组织
本章重点
需画出构成织物组织的每一把梳栉的垫纱运动图
如果有部分穿纱或穿色纱的梳栉,则需画出各梳栉的 对纱图,色纱用不同符号表示
点-针头投影 上方-针钩前 下方-针背后
点列 横向-线圈横列 纵向-线圈纵行
单针床垫纱运动图
I——导纱针穿纱 •——导纱针空穿
双针床垫纱运动图
(三) 垫 纱 数 码
经编织物的编织,要 通过横移机构控制梳 栉——导纱针的针前、 针背横移——垫纱来 实现。
二、 经编织物组织的影响因素
针床数 梳栉数 各梳穿经情况 各梳对纱情况 梳栉在一个完全组织中的横移情况
三、 经编组织结构的表示方法
线圈结构图 垫纱运动图 垫纱数码
(一)线 圈 结 构 图
直观、形象 繁琐、费时
(二)垫纱运动图与穿纱对纱图
在点纹纸上根据导纱针的垫纱运动,自下而上逐个横 列做出垫纱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