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偏瘫患者评定量表

偏瘫患者评定量表

天津蓟县海琦医院中医康复科偏瘫评定表评定内容与标准一、基本情况(一)姓名、性别。

(二)表格部分1.肌力评定分级评级标准5抗最大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5-抗较大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4+抗比中等度稍大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4抗中等度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4-抗比中等度稍小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3+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抗较小阻力时达关节部分活动度3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3-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上2+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下2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2-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上1+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下1可触及肌肉收缩,但无关节活动0没有可以测到的肌肉收缩2.痉挛评定 ( 改良 Ashworth 法 )改良 Ashworth 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 共5 个级别。

改良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级别痉挛程度0无肌张力的增加I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肌张力轻度增加:在 ROM<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或呈现最小的阻力III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在 >50%ROM范围,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III肌张力严重增高:全 ROM被动运动困难IV僵硬;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硬状态而不能动3.感觉功能评定(1)浅感觉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

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

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③温度觉:包括冷觉与温觉。

冷觉用装有5— 10 c 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 一 45C 的温水试管。

在闭目的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

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

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 3 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

(2)深感觉:①位置觉:患者闭目,检查者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用另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角度。

②运动觉:患者闭目,检查者以手指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 5 度左右,让患者辨别是否有运动及移动方向,如不明确可加大幅度或测试较大关节,让患者说出肢体运动的方向。

患肢做4—5次位置的变化,记录准确回答的次数,将检查的次数做为分母.准确地模仿出关节位置的次数做为分子记录 ( 如上肢关节觉4/5) 。

③震动觉: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 128 或 256 次的音叉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上,请患者指出音叉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

检查时常选择的骨突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桡、尺骨小头,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内外踝等。

(3)复合感觉:大脑皮质 ( 顶叶 ) 对感觉刺激的综合、分析、统一与判断的能力,因此又称为皮层感觉。

必须在深、浅感觉均正常时,检查才有意义。

①两点辨别觉:用特制的两点辨别尺或双脚规或叩诊锤两尖端,两点分开至一定距离,同时轻触患者皮肤,患者在闭目的情况下,若感到两点时,再缩小距离,直至两接触点被感觉为一点为止。

测出两点间最小的距离。

两点必须同时刺激,用力相等。

正常人全身各部位的数值不同,正常值:口唇为2—3mm;指尖为 3 一 6mm;手掌、足底为15—20mm:手背、足背为30mm;胫骨前缘为40mm;背部为 40 一50mm。

②图形觉:患者闭目,用铅笔或火柴棒在患者皮肤上写数字或画图形( 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询问患者能否感觉并辨认,也应双侧对照。

③实体觉:患者闭目,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某物品放于患者手中( 如火柴盒、刀子、铅笔、手表等) 。

让患者辨认该物的名称、大小及形状等。

两手比较。

④定位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手指或棉签轻触一处皮肤,请患者说出或指出受触的部位,然后1cm。

⑤重量识别觉:给患者有一定重量差别的数种物品,轻其用单手掂量后,比较、判断各物品的轻重。

⑥质地识别觉:分别将棉、毛、丝、橡皮等不同质地的物质放入患者手中,让患者分辨。

4.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认为中枢性损伤引起的瘫痪是一种失去了运动控制的质变过程,常将此过程分为驰缓、痉挛、共同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和正常六个阶段。

具体方法如下:上肢手下肢1弛缓,无任何运动弛缓,无任何运动弛缓,无任何运动2开始出现痉挛以及共同运动仅有细微的手指屈曲出现极少的随意运动模式可做勾状抓握,但不可伸伸肌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3屈肌异常运动模式达高峰指峰4异常运动开始减弱,可做以下1.坐位时可屈膝90o以活动:肩 0°,肘屈曲 90°时,能侧方抓握及松开拇指,上,使脚向后滑动前臂旋前、旋后;肘伸直时,手指可随意做小范围伸2.坐位时踝关节背屈肩前屈 90°;手背可触及腰展。

3.仰卧位髋屈曲,膝伸后部展5出现分离运动;肘伸直,肩外1.坐位膝关节伸展,展 90°,肘伸直,肩屈曲 30°能抓握圆柱状或球状物踝关节背屈~90°,前臂旋前、旋后;肘体,手指可一起伸开,但2.坐位,髋内旋伸直,前臂中立位,臂可上举不能做单个手指伸开3.立位,踝背屈过头能进行各种抓握动作,但运动速度和协调性接近正6运动协调正常或接近正常速度和准确性稍差常记录方法:上肢1=1 级, 2=2 级, 3=3 级, 4=4 级, 5= 5 级, 6= 6 级手1=1 级, 2=2 级, 3=3 级, 4=4 级, 5= 5 级, 6= 6 级下肢 1=1 级, 2=2 级, 3=3 级, 4=4 级, 5= 5 级, 6= 6 级5.关节活动度评定关节活动度 (range of motion,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或转动的角度。

评定偏瘫患者关节活动度对于确定关节活动是否受限及受限的程度、判断病因和预后、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评定治疗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偏瘫患者因中枢神经病损、随意运动障碍、肌张力增高、关节挛缩等原因常常踝等主要关节活动度评定。

评定时只记录关节挛缩,对肌张力增高导致的关节活动度受限不记录。

记录方法如下:上肢关节挛缩(受限的ROM<25°):无,有下肢关节挛缩(受限的ROM<15°):无,有有者应标明:肩、肘、腕、髋、膝、踝等部位及度数。

6.平衡功能评定Bobath 三级平衡功能评定:将人体平衡分为坐位平衡和立位平衡两种状态,每一种体位下又都按照相同的标准分为三个级别进行评定,具体分级标准如下:一级平衡:属静态平衡,被测试者在不需要帮助的情况下能维持所要求的体位(坐位或立位)。

二级平衡:即自动态平衡,被测试者能维持所要求的体位,并能在一定范围内主动移动身体重心后仍维持原来的体位。

三级平衡:即他动态平衡,被测试者在受到外力干扰而移动身体重心后仍恢复并维持原来的体位。

7.协调性检指鼻试验:嘱被测者先将手臂伸直外展,然后用食指尖触鼻尖,以不同的速度、方向、睁眼、闭眼重复进行,并双侧比较。

跟- 膝 - 胫试验:被测者仰卧位,抬起一侧下肢,先将足跟放在对侧下肢的膝盖骨上,再沿着胫骨前缘向下推移。

二、个体活动1.移动能力评定:使用Modified Rivermead Mobility Index( MRMI )每项得分有0-5 分六个级别。

0分:不能完成1分:在两个人的辅助下完成2分:在一个人的辅助下完成3分:需要监督或口头指示完成4分:需要一些帮助或借助器具完成5分:独立完成2.ADL 评定: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项目评分标准评分1.0 分:完全大便失禁2 分:每月有超过一半时间出现大便失禁大5 分:每月有一半或以下时间出现大便失禁便8 分:每月不多于一次的大便失禁10 分:没有大便失禁小便3.修饰4.如厕5.吃饭6.转移(床 -椅)7.行走*轮椅操作2分:经常小便失禁5分:日间保持干爽,夜间小便失禁8分:整天保持干爽但中间出现使劲10:分:没有小便失禁0 分:完全依赖2分 : 需最大帮助3分:能参与大部分活动4分:能准备和收拾时需协助5分:完全洗脸、梳头、刷牙、剃须或化妆0分:完全依赖2分:需最大帮助5分:能参与大部分活动8分:需有人从旁边监督或提示10分:自行如厕0分:完全依赖2分:某种程度上能运用餐具,真个过程需别人协助5分:能使用餐具,在某些过程中需协助8分:能准备和收拾时需协助10分:自行用食0分:完全依赖3分:整个过程中需要别人帮忙8分:能参与大部分活动,在某些过程需协助12分:需有人提示15分:完全独立0分:完全不能3分:整个过程需要别人协助8分:能参与大部分活动,在某些过程中需要协助12 分:可步行一段距离(<50 米)或需监督或提示15 分:可步行50 米0分:完全不能1分:可在平地上移动短距离,整个过程需要别人协助3分:能参与大部分轮椅活动,某些过程需协助4分:能操控轮椅,但在某些过程需协助5 分:自行移动至少500 米8.0 分:完全依赖2 分:某种程度上能参与,某个过程需协助穿5 分:能参与大部分活动,在某些过程仍需协助衣8 分:在准备和收拾时需协助或需监督或需协助10分:自行穿衣9.0 分:完全依赖2分:整个过程中需要别人协助上下5分:能参与大部分活动,在某些过程仍需协助楼梯8 分:在准备和收拾时需协助或需监督或需协助10分:可上下楼梯两段(可用扶手或助行器)10.0 分: 完全依赖1分:整个过程需要别人协助洗3 分:能参与大部分活动,在某些过程仍需协助澡 4 分:在准备和收拾时需协助或需监督或需协助5分:自行洗澡评定者总分3.步态分析步态分析:采用目测法对患者的步行情况进行记录,分别找出站立相和摆动相中患者的异常姿势与异常运动模式等。

注意全身姿势和步态,包括步行节律、稳定性、流畅性、对称性、重心偏移、手臂摆动、诸关节姿态与角度、患者神态与表情、辅助装置(矫形器、助行器)的作用等。

在自然步态观察的基础上,可以要求患者加快步速,减少足接触面 (踮足或足跟步行 )或步宽 (两足沿中线步行 ),以凸现异常;也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或给予支撑 (足矫形垫或矫形器 ),以改善异常,协助评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