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理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多孔工件的加工装置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所在单位2012年 5 月1西安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西安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注:此表前三项由学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经教研室审批后,才能开题。
西安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西安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2、答辩委员会认定成绩是根据该生毕业设计期间的表现及该专业整体论文情况的综合评定成绩。
3、论文等级分优秀(≥9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
多孔工件的加工装置设计摘要:本设计是关于多孔工件的加工装置设计。
普通钻床为单轴机床,但安装上此装置就可以加工四个孔的工件,这样能大大地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本设计的重点该装置的装夹定位,设计内容包括齿轮分布与选用、轴的设计、多孔零件箱的选用等。
此外,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多孔工件装夹定位生产效率The Design of porous workpiecesAbstract:The design is on zhe porous workpiece processing device design. Ordinary drilling machine for single axis machine tool, install on this device can be processed four holes of the workpiece, this can greatly shorten the processing time and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So the design emphasis of this device clamping positioning, design content including gear distribution and selection, the design of the shaft, and the selection of porous parts box, etc. In addition, the device is simple in structure, convenient in operation, application range characteristics,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Key words: Porous workpiece Clamping position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可加工多孔工件的机床的国内外现状 (1)1.1 .1 国内可加工多孔工件的机床现状 (1)第二章分析加工工件 (4)2.1检查图纸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4)2.2 分析工件的结构特点 (4)2.3 分析工件的材料及加工性能 (4)2.4 工件的生产批量 (4)2.5 机床参数 (5)第三章多孔零件齿轮传动箱的设计 (6)3.1方案的工艺设计参数 (6)3.1.1 Z535钻床动力所允许的工况条件 (6)3.2 确定用于钻削计算的极限值 (8)3.3 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11)3.4 轴承的校核计算 (15)3.5键的校核计算 (16)3.6螺栓的设计校核计算 (17)3.7小轴的设计与校核 (18)第四章润滑与密封 (22)结束语 (23)致谢 (24)参考文献 (25)附录 (26)附录1 多轴箱装配图 (26)附录2 零件图 (27)附录3 英文及翻文 (31)第一章绪论众所周知,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企业对专用机床有着广泛的需求。
一般钻床劳动强度大,专用性能低,生产率不高且不能保证精度;而装有多孔工件的加工装置的机床操纵方便、省力、容易掌握,不易发生操作错误和故障,不仅能减少工人的疲劳,保证工人和钻床的安全,还能提高钻床的生产率。
1.1 可加工多孔工件的机床的国内外现状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多孔工件的加工越来越不局限于普通钻床的加工,而是更多的追求效率。
因此,好多钻床都开始慢慢装上多孔工件的加工装置,使得更好地适应农业及社会发展。
1.1 .1 国内可加工多孔工件的机床现状我国加入WTO以后,制造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组合机床行业企业适时调整战略,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出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截至2005年4月份,床一项,据不完全统计产量已达1000余台,产值达3.9个亿以上,较2004年同比增长了10%以上,另外组合机床行业增加值、产品销售率、全员工资总额、出口交费值等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新产品、新技术较去年年均有大幅度提高,可见行业企业运营状况良好。
(1)行业企业产品结构的变化钻床行业企业主要针对汽车、摩托车、内燃机、农机、工程机械、化工机械、军工、能源、轻工及家电行业提供专用设备,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机床进一步接轨,钻床行业企业产品开始向数控化、柔性化转变。
从近两年是企业生产情况来看,数控机床与加工中心的市场需求量在上升,而传统的钻、镗、铣组合机床则有下降趋势,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学会的《机床工具行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报表》是统计数据显示,仅从几个全国大型重点企业生产情况看,2003年生产数控机床 890 台,产值 16187 万元,生产加工中心 148 台,产值5770万元;2004 年生产数控机床 985 台,产值 25838 万元,生产加工中心 159 台,产值7099万元;而2005年,截至4月份,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产值已接近2003年全年水平,故市场在向数控、高精制造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方面发展。
(2)行业企业的快速转变“九五”后期,在组合机床行业企业的50多家组合机床分会会员中,仅有两家企业实行了股份改造,一家企业退出国有转为民营,其余的都是国有企业。
而从2001至2002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先后有十几家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一些小厂几乎全部退出国有转为民营,现在一些国家重点国有企业也在酝酿股份制改造,转制已势不可档,“民营经济在经历了从被歧视,被藐视到不可小视和现在高度重视4个阶段后,焕发勃勃生机。
”组合机床行业企业正在以股份制、民营化等多种形式快速发展。
(3) 组合机床技术装备现状与发展趋势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集机电于一体是综合自动化度较高的制造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
它的特征是高效、高质、经济实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与工程机械、交通、能源、军工、轻工、家电行业。
我国的传统的组合机床及组合机床自动线主要采用机、电、气、液压控制,它的加工对象主要是生产批量比较大的大中型的箱体类和轴类零件(近年研制的组合机床加工连杆、板件等也占一定份额),完成钻孔、扩孔、铰孔,加工各种螺纹、镗孔、车端面和凸台,在孔内镗各种形状槽,以及铣削平面和成型面等。
组合机床的分类繁多,有大型组合机床和小型组合机床,有单面、双面、三面、卧式、立式、倾斜式、复合式,还有多工位回转台组合机床等;随着技术的不断是进步,一种新型的组合机床——柔性组合机床越来越受人们是亲昧,它应用多位主轴箱、可换主轴箱、编码随行夹具和刀具的自动更换,配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数字控制(NC)等,能任意改变工作循环控制和驱动系统,并能灵活适应多种加工的可调可变的组合机床。
另外,近年来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数控组合机床、机床辅机等在组合机床行业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
由于钻床及其自动线是一种技术综合性很高的高技术专用产品,是根据用户特殊要求而设计的,它涉及到加工工艺、刀具、测量、控制、诊断监控、清洗、装配和试漏等技术。
我国组合机床及其组合机床自动线总体技术水平比发达国家相对落后,国内所需的一些高水平组合机床及自动线几乎都从国外进口。
工艺装备的大量进口势必导致投资规模的扩大,并使产品生产成本提高。
因此,市场要求我们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研制新产品,由过去的“刚性”机床结构,向“柔性”化方向发展,满足用户需要,真正成为刚柔兼备的自动化装备。
1.1.2 国外可加工多孔工件的机床现状80年代以来,国外组合机床技术在满足精度和效率要求的基础上,正朝着综合成套和具备柔性的方向发展。
组合机床的加工精度、多品种加工的柔性以及机床配置的灵活多样方面均有新的突破性进展,实现了机床工作程序软件化、工序高度集中、高效短节拍和多功能知道监控。
组合机床技术的发展趋势是:(1)广泛应用数控技术环形主轴箱库、动力部件和夹具的运动,其节拍时间为 58秒。
(2)发展柔性技术80 年代以来,国外对中大批量生产,多品种加工装备采取了一系列的可调、可变、可换措施,使加工装备具有了一定的柔性。
如先后发展了转塔动力头、换主轴箱等组成的组合机床;同时根据加工中心的发展,开发了二坐标、三坐标模块化的加工单元,并以此为基础组成了柔性加工自动线(FTL)。
这种结构的变化,既可以实现多品种国外主要的组合机床生产厂家都有自己的系列化完整的数控组合机床通用部件,在组合机床上不仅一般动力部件应用数控技术,而且夹具的转位或转角、换箱装置的自动分度与定位也都应用数控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组合机床的工作可靠性和加工精度。
广州标致汽车公司由法国雷诺公司购置的缸盖加工生产线,就是由三台自动换箱组合机床组成的,其全部动作均为数控,包括自动上下料的交换工作台、加工要求的调整变化快速灵敏,又可以使机床配置更加灵活多样。
(3)发展综合自动化技术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对自动化制造技术提出了许多新的需求,大批量生产的高效率,要求制造系统不仅能完成一般的机械加工工序,而且能完成零件从毛坯进线到成品下线的全部工序,以及下线后的自动码垛、装箱等。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 KASSEL变速箱厂1987年投入使用的造价 9000万马克的齿轮箱和离合器壳生产线,就是这种综合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典范。
该系统由两条相似对称布置的自动线组成,三班制工作,每条线日产 2000 件,节拍时间为40 秒。
全线由12台双面组合机床、18台三坐标加工单元、空架机器人、线两端的毛坯库和三坐标测量机组成,可实现3种零件的加工。
空架机器人完成工件下线的码垛装箱工作。
随着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装配、试验、检测、清洗等装备的专业生产厂家,进一步提高了制造系统的配套水平。
(4)进一步提高工序集中程度国外为了减少机床数量,节省占地面积,对组合机床这种工序集中程度高的产品,继续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提高工序集中程度。
如采用十字滑台、多坐标通用部件、移动主轴箱、双头镗孔车端面头等组成机床或在夹具部位设置刀库,通过换刀加工实现工序集中,从而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效能,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