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普通话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强化普通化表达技能训练。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普通话测试具体要求,力求使学生掌握规律,突破难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全面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中,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给学生不同文体阅读的基本方法,以使学生掌握规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不断提高学生普通话口头表达能力。
在语言表达方面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关心生活、提高修养,不断积累材料,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方面下功夫。
二、教材分析
要求:
1、要求掌握21个声母、39个韵母的发音规则。
2、声调的调值和调类。
3、轻声、变调、儿化及语气词的音变。
4、音节的拼读和拼写。
5、掌握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朗读基本技巧。
6、培养用普通话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掌握口语化的语气、语调和节奏。
重点、难点:
1、掌握平翘舌、鼻音与边音、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后音。
2、掌握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朗读的基本技巧。
3、掌握口语化的语气、语调和节奏,讲究语言的自然、清晰、流畅和规范。
三、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每堂课教师一定注意当堂的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的东西。
2、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
3、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课前五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朗诵等,锻炼表达能力。
5、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
四、课时安排
计划教学时间:24课时
(一)第一、二课时
普通话的声母、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二)第三、四课时
普通话的声调
(三)第五、六课时
zh ch sh和z c s的辨别
(四)第七、八课时
普通话常见的音变现象
(五)第九、十课时
朗读技巧:停连、重连
(六)第十一、十二课时
朗读技巧:节奏、语调
(七)第十三、十四课时
说话的基本要求及说话的一般技巧(八)第十五、十六课时
说话的基本要求及说话的一般技巧(九)第十七、十八课时
朗读与说话针对性练习
(十)第十九、二十课时
单音节、双音节专项练习
(十一)第二十一、二十二课时
阅读文段专项练习
(十二)第二十三、二十四课时
说话专项练习及综合模拟测评
一、截桩
1、截桩工程概况
在基础静压桩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土质问题,造成大部分的静压桩,实际桩顶标高高于设计桩顶标高,挖土后桩头露出垫层土面一般为0.5米---2.5米,所以在基础土方开挖时大量静压桩需要进行二次截桩。
根据现场实际探查结果,我方决定采用“人机协作,逐层开挖,二次断桩”的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2、截桩方法
(1)机械设备和工具的准备主要设备、工具:手提式圆盘切割机、大锤、撬棒、钢丝绳、铁锹、镐等。
(2)作业条件截桩:在基槽内进行,周围不得有其他机械、人员施工。
(3)截桩方法
a、使用挖掘机从基础一侧开始挖土,挖土深度以设计要求标高,桩侧预留100mm 保护土,工程桩挖出一个承台后,将桩头周围的土方尽量清净(注意挖土机不得碰撞桩头)。
b、用水准仪将桩顶标高确定并用墨线弹出。
c、采用手提式圆盘切割机人工截桩。
d、桩头由挖机运至临近土方堆放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