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测量实用介绍ppt课件

工程测量实用介绍ppt课件


3.地面点位的表示方法
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通常用三个量表示:该点的二维球面坐标或投影 到平面上的二维平面坐标,以及该点到大地水准 面(黄海水平面)的铅垂距离,即确定地面点在 投影面上的坐标和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4.测量工作的程序和原则
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 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次序上:先控制后细部
角作为导线计算角;边长使用经温度、气压改正后的往返测边长,取中数作为导线计 算边。导线坐标采用近似平差计算。
2.1.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及精度要求
根据设计单位提交且复测合格的控制网,布设精密导线控制网,各控制网点要有较好的 通视条件,同时避免将其布设于易发生沉降变形区域内,严格控制导线边长及相邻导线边长 差。导线网的布设技术要求满足测规和设计要求。导线网布设完毕后进行控制网施测,精密 导线网严格按测规技术要求施测,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平均边长 (m)
导线总长度 每边测距中 测距相对中 测角 (km) 误差(mm) 误差 中误差(")
测回数
Ⅱ级 全站仪
方位角闭合 差(")
全长相对闭 合差
相邻点的相 对点位中误 差(mm)
350
3~5
±6
1/60000
±2.5
6
1/35000
±8
注: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
精密导线平面控制网采用严密平差法平差,并按规范要求评定其精度,精度评定满足 设计要求后作精密导线测量技术报告,用作工程平面控制的依据。
测量工作的又一原则: “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
4.1导线点的加密
a.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b.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一致。 c. 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d. 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e. 桩位必须加强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根据工程的特点及考虑施工精度的要求,以测量队提供的首级施工精密导线控制网为 布控基点,测设加密施工控制导线网。考虑避免基坑开挖的影响及俯仰角(±25°﹤β)的 限制要求,施工初期测点在距基坑边大于50m,通视条件良好的地方,布设2~3个加密点, 与基准导线网闭合联测并进行导线平差,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经测量 队复测合格后,作为结构施工放样基准点。
(2).高程控制网部分 采用全站仪正倒镜高差,目标需用望远镜水平丝严密照准占牌水平标志,高差取往返 中数作为复测高程推算依据。观测次数:往返测量各一次
往返测闭合差:≤±8 L mm 相邻高程点高差的互差:≤±3mm
(3).复测内业计算: 导线内业计算:水平角采用左、右角各三测回观测,满足圆周条件后取中数,用左
做好各施工控制点的保护工作,竖立明显的标志牌,以 防止损坏。
根据施工控制点测放控制桩,并进行各部位水准测量。 根据、监理的提供的交桩资料以及相关技术要求。确认 原有控制网的等级,制定施工测量复测方案,方案中主要应 包括:复测控制的等级、平面高程控制点的布网形式、标石 的埋设标准,以及为有利于施工放样而计划增设的高等级平 面高程控制加桩点联测等。 测量工作程序:测点交接→测点复测→建立施工导线网, 布水准控制点→施工放样。
b. 水准点的埋设选取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同时 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c. 引测的水准控制点,需经测量队复核。
第二部分 水准测量
1.水准点
通过水准测量方法获得其高程的高程控制点,称为 水准点,一般用BM表示。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
水准点示意图
2.水准路线
1.闭合水准路线
由已知点BM1——已知点BM1
工程测量实用介绍
第一部分:测量学概论
1.测量学的定义
根据它的任务与作用,包括两个方面:
◆测定(测绘) ◆测设(放样)
测定:地面 测设:图纸
图纸 地面
2.测量学的分类
测量学按照研究范围和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 个分支学科:
大地测量学:研究整个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决地 球表面大地区控制测量和地球重力场问题的学科,分 为常规大地测量和卫星大地测量.
普通测量学:研究小范围地球表面形状的测绘工作 的学科.
摄影测量学:通过航空对地面进行遥感获取地物和 地貌绘制成地形图的学科.
海洋测量学:研究以海洋和陆地水域为对象进行的 测量和绘图工作.
工程测量学:研究工程建设在设计、施工和管理阶 段时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2.1工程测量中控制网的建立
施工单位进场后首先开展作业区平面、高程控制网的复 测工作,并根据已有的高级控制网,结合各条施工线路走向 及需要,加密布置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各点之间应保持 良好的通视状况,以方便随时进行闭合复测,所有的测量记 录及结果应在报送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使用。
4.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为了便于本工程标高控制,在控制网的基础上,加密2~3个加密高程控制点, 加密的高程控制点与高程控制网的水准点等级相同。采用电子水准俯和自动安 平水准仪加测微器,按精密水准测量技术标准施测平差、复核,具体如下:
a. 加密的高程控制点闭合差8 L mm及±3mm的最小值(L为环线长度,以 Km计)。
2.1.1平面控制网复测的操作方法
(1).平面部分: 使用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3mm+2ppmm的全站仪。水平角采用左、右角各三测回 观测,满足圆周条件后取中数,用左角作为导线计算角;边长采用正倒镜往返各一测
回,取中数作为导线计算边长。其水平微动螺旋两次重合读数差、正倒镜两次照准读 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中2C差、同方向值各测回互差等各项限差执行《规范》 的相应标准,即能满足质量指标。当边长测设时,使用直接测定平距的方法。当翻越 丘陵、山地或高差起伏大于15米以上时,进行边长测定时,需输入温度、气压数据, 并进行高斯投影改正。导线计算边长直接选用往返测平距的中数。
2.附合水准路线
由已知点BM1——已知点BM2
3.支水准路线
由已知点BM1——某一待定水准点A。
图形:水准路线布设形式
1.闭合水准路线
3.支水准路线

2
1
2
1
BM
3
BM
4
BM2
2.附合水准路线
3
BM1
2
1
3.水准测量的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