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西坪至寺湾段拌合站建设方案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公司三淅高速1标项目部2012年10月14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拌合站的施工条件 (2)四、拌合站组织机构 (2)五、拌合站建设方案 (2)1)计算公式 (5)1.地基承载力 (5)2.风荷载强度 (5)3.基础抗倾覆计算 (6)2)储料罐地基承载力验算 (6)1.储料罐地基开挖及浇筑 (6)2.计算方案 (6)3.储料罐基础验算过程 (7)3.1 地基承载力 (7)3.2 基础抗倾覆 (7)六、拌合站用水来源及供电系统的配置 (8)七、搅拌站管理制度 (8)(一)搅拌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8)(二)事故分析与处理制度 (10)(三)搅拌站环境、安全检测制度 (11)(四)原材料进场、试验、检测工作流程图 (15)八、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17)(一)混凝土搅拌站砼生产质量保证体系 (17)(二)搅拌站拌制混凝土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 (20)(三)混凝土拌合站部门职责 (21)(四)搅拌站防污、排污环保措施 (24)拌合站建设方案一、编制依据:1、三淅高速公路1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
2、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发的《建设项目现场管理及部分分项工程质量基本要求图例》。
3、现行公路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质量评定标准与验收办法。
4、现场调查资料,我公司建设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科技成果及用于本合同段施工队伍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力量情况等。
二、工程概况三淅高速公路1标段位于南阳市西峡县西坪镇内,N0.1合同段起点K0+000,与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卢氏至西坪段顺接,在沪陕高速公路内乡西坪段K74+273(沪陕设计桩号)附近设柳林沟枢纽互通式立交桥与沪陕高速相连,项目起点(K1+000)为三淅高速与沪陕高速交叉中心,向南路线与K1+632、K2+598两跨淇河东侧而行,过纺花寨西、土地岭东、于鸡听河东到达本合同段终点K5+800。
全长5.8Km。
全线共有主线桥梁7座,涵洞及通道22座,互通立交1处,混凝土共计11万方,根据工程量及施工总体规划,在互通立交B匝道东侧耕地,设置1座拌合站集中供应。
设2台120型全自动拌合机。
三、拌合站的施工条件1、交通运输条件拌合站位于互通立交B匝道东侧耕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2、水、电可用资源情况施工用水利用淇河河水,水量充足,可以满足施工用水需求。
砂、石料拟由附近合格的石料加工厂供应。
用电计划尽量利用地方电网,为确保工程不间断用电,配置800KV 发电机组一套。
四、拌合站组织机构拌合站由项目部直接进行建设和管理,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确保工程建设国优目标,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强化拌合站的管理。
拌合站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副经理主管,并配置专业工程师1名,专职质检工程师1名,专职安全员1名,施工调度1名,正副站长各1名,专业工人20名。
五、拌合站建设方案1、总体规划及布局混凝土拌合站共占地16000m2,拌合站划分为生活区、混凝土拌合区、材料堆放仓、材料清洗区、材料筛分区和运输机械停放区。
详见拌合站平面布置图,拌合站配备120搅拌机2台,每小时产量可达100m3,保证混凝土在施工高峰期不间断供应,拌合站配备8台混凝土罐车和1台混凝土输送泵车,满足施工高峰期混凝土需要。
拌合站平面布置图2、拌合站工期拌合站从2012年10月14日开始建设,至2012年12月10日完工,各种计量工具标定完成,具备搅拌混凝土能力。
其中场地平整时间为2012年10月14日-2010年10月17日,拌合站场区建设时间为2012年10月17日-2010年10月27日,供电系统安装时间为2012年10月20日-2012年11月26日,拌和机、配料机等设备安装时间为2012年10月24日-2012年11月30日,标定时间为2012年12月1日-2012年12月3日。
3、砼运输方案我标段主要砼共有桥梁7座,互通立交1座,混凝土运输车由拌合站直接上G209进入我标段便道,由便道运送到每个结构物处。
⑴拌合站场地大面积进行平整,场地平整按照单边高的原则进行,方便地面水顺利排出,避免场地出现积水。
⑵拌合站场区道路进行硬化处理,下面铺20cm级配碎石或砂砾石,顶面浇筑20cm混凝土作为面层。
场地地基处理、基础及地面硬化施工工艺流程为:清表(素土)换填软基并压实整平、压实构筑物基础施工硬化地面(C30混凝土)。
⑶拌合站进行封闭式管理,四周设置围墙,进出场设置大门,门卫24小时值班,登记过往车辆。
4、拌合站排水方案⑴拌合站靠近乡村公路一侧设排水沟,采用机制砖砌筑,砂浆抹面。
排水沟与自然水沟顺接,将拌合站雨水排入河流。
⑵站内设置明沟,保证雨水较大时站内不积水。
5、拌合站建设⑴生活办公区建设生活办公区设办公室3间、宿舍8间、厨房1间、餐厅2间。
房子采用彩钢板房,基础采用机制砖砌筑。
生活区排水采用降坡排至暗沟中。
⑵拌合作业区建设由2台120混凝土搅拌主机、4台混凝土配料机、10个100t水泥罐及操作房组成。
混凝土搅拌主机、配料机及水泥罐基础均采用整体式混凝土基础(见附图)。
施工技术要求:主体结构风载荷0.7kpa、地震烈度6度以内。
砼标号采用C30以上。
基础控制施工误差:坐标中心位置±10;不同基础平面标高±5;基础平面不平整度±2;预埋地脚螺栓标高±15;预埋地脚螺栓中心距±2。
接地电阻不大于4奥姆,接地装置按《GB14821.1-1993建筑物电气装置电击防护》、《GB/T5226.1-1996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施工。
按《GB50057-1994设计规范》施工防雷设施。
①、水泥罐基础施工水泥罐基础,我部拟下挖1.3米,基底采取1.2米混凝土垫层,再立模浇筑钢筋混凝土,每个水泥罐基础保证4×4米的尺寸,同时将所有水泥罐的基础连成整体,厚度为50cm浇注。
基础平面平整度控制在±2以内。
再进行立柱浇注并预埋地脚螺栓,预埋地脚螺栓中心距不大于±2。
承载力验算如下:三淅高速一标混凝土拌合站,配备120拌和机两套,每套搅拌楼设有5个储料罐,单个罐在装满材料时均按照150吨计算。
对应新建线路里程桩号GK0+620。
经过现场开挖检查,在地表往下0.5~3米均为粉质粘土或碎石。
1)计算公式1.地基承载力P/A=σ≤σ0P—储蓄罐重量 KNA—基础作用于地基上有效面积mm2σ—地基受到的压应力 MPaσ0—地基容许承载力 MPa通过查资料得出该处地基容许承载力σ0=0.20Mpa2.风荷载强度W=K1K2K3W0= K1K2K31/1.6v2W —风荷载强度 Pa,W=V2/1600v—风速 m/s,取3m/s3.基础抗倾覆计算Kc=M1/ M2=P1×1/2×基础宽/ P2×受风面×力矩≥2即满足要求M1—抵抗弯距 KN•MM2—抵抗弯距 KN•MP1—储蓄罐自重 KNP’—基础自重KNP2—风荷载 KN2)储料罐地基承载力验算1.储料罐地基开挖及浇筑地基开挖尺寸为半径为7.75m圆的1/4的范围,宽4m,基础浇注厚度为1.2m。
基底处理方式为:压实两遍,基地10cm碎石垫层。
查《路桥计算手册》,密实粉质粘土地基容许承载力为0.20Mpa。
2.计算方案根据规范,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计算时按整体受力考虑,每个水泥罐集中力P=1500KN,水泥罐整体基础受力面积为61m2,基础浇注C30混凝土,自重P’=1525KN,承载力计算示意见下图:粉质砂土本储料罐风影响,根据历年气象资料,考虑最大风力为3.3m/s,风的动压力P2=V2/1600=6.8N/m,储蓄罐顶至地表面距离为22米,罐身长21m,5个罐基本并排竖立,受风面积497m2,在最不利风力下计算基础的抗倾覆性。
计算示意图如下风力P2罐与基础自重P1+P’3.储料罐基础验算过程3.1 地基承载力根据上面公式,已知P+P’=9025KN,计算面积A=61×106mm2, P/A= 9025KN/61×106mm2=0.15MPa ≤σ0=0.20 MPa地基承载力满足承载要求。
3.2 基础抗倾覆根据上面力学公式:Kc=M1/ M2=(P1+P’)×基础宽×0.5/ P2×受风面×11.6=(7500+1525)×4×0.5/(6.8×497×11.6/1000)=460≥2因此:满足抗倾覆要求3、材料堆放仓建设材料堆放采用6仓制,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仓存放,已检验材料、未检验材料分仓存放。
隔墙按50cm厚,2.2米高机制砖砌筑。
料仓内沿隔墙四周设置排水盲沟。
料仓顶部搭设彩钢瓦棚(见附图),防止外界环境对砂石料的影响。
4、砂石料冲洗筛分区建设设置砂石料的冲洗设备或筛分设备,防止砂石料含泥量超标,确保砂石料各项指标满足施工需要。
5、运输机械存放区建设设于拌合站北侧,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处理,地面按照国际标准长度采用白线画上停车线,并每个停车位编上号码,与混凝土运输车编号相同,做到专车停到专区,按号停车。
六、拌合站用水来源及供电系统的配置1、拌合站用水来源拌合站用水利用附近机井水,安装水泵抽水方式供应,可以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
2、拌合站接入地方电网,供应生活及生产用电。
并在站内西南角设置一800KV变压器及配电房。
采用三相交流电路,用电线路全部埋于地下,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在配电箱和开关箱分别设置漏电保护器,确保用电安全。
七、搅拌站管理制度(一)搅拌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搅拌站仪器、设备的检定和使用(1)搅拌站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工作由试验员按照检定周期的要求报告项目部计量负责人合理安排检测时间。
(2)搅拌站根据检定结果和状态应统一贴上合格、准用、停用标志。
(3)试验员应将检定合格证复印件贴在仪器上,原件应由项目部试验室保管。
(4)仪器设备应由专人使用保管。
使用人在使用完毕后要准确及时的填写使用状态、时间及使用人。
(5)仪器设备使用人负责仪器设备的清洁卫生、勤保养勤维修,电子仪器长期不使用时,应定期充电。
(6)搅拌站仪器、设备的使用应满足说明书上的要求。
(7)仪器设备使用后,必须填写使用记录,详细记录所进行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
2、仪器、设备验收及使用(1)仪器到货后,由试验室联系检测机构和检测员及采购人员验收。
验收合格的仪器,填写仪器验收单后交公司设备部相关人员签收。
(2)需在现场准备的辅助设施,其技术条件应满足相应试验检测项目标准、规范、规程要求。
(3)运回试验室的仪器设备,由试验室技术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对仪器设备状况进行检查,并办理归还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