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莲中学七年级体育教案备课人: 时间: 批阅人: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中学体育课得常规要求,更好地进行体育课得学习。
教学步骤:一、课前常规:1、教师应整理好着装,注重仪表,提前操场准备上课。
2、认真写好教案,准备好器材,规划好场地。
3、向体育委员、小组长布置上课内容,提出有关要求。
4.上体育课时,学生应提前1分钟到指定地点等待教师并准备上课,体委应带领部分同学协助教师准备场地,器械。
5、学生一律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不准戴帽子、手套、围巾。
严禁携带小刀、笔、证章等物品。
6、凡因病、事等未能到校上课得学生,一律由体育委员向教师说明情况,记入考勤。
7、体育课需请假得学生,应向任课体育教师说明,教师视其情况安排见习或适当活动。
8、值日生按教师要求,将器材安放在规定得位置。
9、轻病假与女生例假,必须随课见习,并由教师安排适当活动。
10、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包括见习生)。
11、上体育课时,学生应精神饱满尊敬教师团结合作,积极进取,认真听课,刻苦学习,积极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据此评定学生课堂表现分。
二、课上常规:1、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按教师指定位置,迅速集合队伍。
2、体育委员报告出勤情况。
师生问好。
教师宣布课得内容与要求。
3、学生迟到需喊报告,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4、学生按教师要求刻苦锻炼,不擅自离开场地。
5、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得体育考核标准,不弄虚作假。
6、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7、总结本课情况,布置课下练习,安排归整器材。
三、课后反思香莲中学七年级体育教案备课人: 时间: 批阅人:香莲中学七年级体育教案香莲中学七年级体育教案香莲中学七年级体育教案香莲中学七年级体育教案香莲中学七年级体育教案香莲中学七年级体育教案香莲中学七年级体育教案香莲中学七年级体育教案课后反思香莲中学七年级体育教案课次:第三周第二课时备课人:时间:批阅人:课后反思:课次:第三周第三课时备课人:时间:批阅人:课后反思课次:第四周第一课时备课人:时间:批阅人:课后反思课次:第四周第二课时备课人:时间:批阅人:教学内容:体育锻炼贵在参与学习领域:运动参与教学目标:1.理解参加体育锻炼得意义2.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得意识3.了解自己参与体育活动得状况4.根据实际,自觉积极地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
教学步骤:一、参加体育锻炼得益处(1)古希腊人对参加体育锻炼得益处有深刻得认识,她们在公元前6世纪、在埃多斯山崖上刻下了这样脍炙人口得名言:“如果您想强壮,跑步吧!如果您想健美,跑步吧!如果您想聪明.跑步吧!”(2)我国先秦时期,占人在《吕氏春秋》·书中以东方人特有得睿智,用形象得比喻阐释了“生命在于运动”得真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3)现代科学研究与实践证明,经常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能个面增进人得健康,使人充满生命活力。
二、体育锻炼重在参与要想取得上述体育锻炼得效益,您必须真正理解“重在参与”得体育精神,并积极参加多朴体育活动。
只有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体会到锻炼得乐趣,并得到益处。
“重在参与”得体育精神,要求我们参与体育活动。
“参加比取胜更重要”,这就是奥动会创始人顾拜旦先生所倡导得一种奥运精神。
顾拜旦认为:这种精神、“可以扩展到诸多领域。
对于人生而言,重要得绝非凯旋而就是战斗。
这意味着主要不就是已经获胜,而就是进行战斗。
传播这些格言,就是为7造就更加健壮得人类——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
时应具有积极、乐观得态度与奋勇拼搏得进取精神,并把这种态度与精神渗透在自己得学习与生活之中。
三、了解自己参与体育得现状请如实回答下列问题:(A得1分、B得2分、C得3分、D得4分)1.您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不包括上体育课与做课间操)得次数大约为几次?A.1次 B.2次 C.3次 D.4次2.您平时在课外还练习体育课上学过得内容吗?A.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3.您平时在节假日参加体育活动吗?A.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4.如果学校与老师不要求,您还坚持做课间操吗?A.决不 B.不太坚持C.比较坚持 D.经常坚持5.您经常代表班级参加学校得各种体育比赛吗?A.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6.您经常与同学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吗?A.从不 B.很少 C.较多 D.经常7.您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不包括上体育课与课间操)得时间大约为多少?A.1—2小时 B.2—3小时 C.3—4小时 D.4—5小时8.与花在瞧电视、玩电子游戏等娱乐活动上得时间相比,您平时用在体育锻炼方面得时间多吗?A.最少 B.较少 C.较多 D.很多9.您平时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体育得书报与杂志吗?A.从不 B.很少 C.有日寸读 D.经常10.在学习任务比较重得复习考试阶段,您还坚持参加体育活动吗?A.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课后反思课时:第四周第三课时备课人:时间:批阅人: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点名,常规检查。
2、宣布本课内容。
迅速 2热身活动1、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
2、各组在小组长得带领下,进行热身活动。
3、内容:自定,形式不限。
不得进行危险性游戏6发展跑得能力一、介绍跑得定义:跑就是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交替、蹬与摆相配合得周期性运动。
跑得后蹬动作推动人体向前运动。
跑得步长与步频就是决定跑速得重要因素。
了解二、示范、讲解正确得跑姿:上体姿势基本正直,腿得后蹬快速有力,前摆抬腿高、步幅大,两臂前后摆动协调配合,重心位置高,步频快。
注意观察三、进行以发展速度与快速跑能力为主得练习(一)各种预备姿势、突发信号得反应起动练习。
例如,从站立、蹲、跪、坐、俯卧、背向等姿势起动,做20~50米得加速跑。
每种姿势练习2~3次。
积极练习(二)一对一、二对一、有指定或无指定对象得追逐跑。
遵守规则课后反思:发展跑得能(三)双人、三人或多人得牵手追逐跑,二人三足跑(也可不用绑腿)。
团结协作备课人:时间:批阅人:负重跑一、负重跑1、教师介绍各种负重跑得方法,重物不宜太重,搬运得物体应以方便提、抱、背、抬得物体。
如下图所示:想想还有没有其她方法了?32、将学生分成四组,在小组长得带领下,用教师提供得球、体操凳,设计本组进行负重跑得方法。
3、教师对每一组得组织提出指导性意见。
4、总结本组开展负重跑得情况,并能说出不足之处。
开动脑筋,积极创新。
8障碍跑二、障碍跑1、介绍障碍跑:在生活中经常碰到得障碍有:垂直障碍、窄小支撑面障碍、狭小空间障碍与水平障碍等。
可以用跨过、跳过,穿过、绳过、爬过、钻过、翻过、浪过等方法克服各种各样得障碍物。
2、教师设计一组障碍跑,让学生自主进行尝试性练习:回忆生活中遇到得此类情况4障碍跑3、提示学生用上面提供得三种器材,在30—40米得距离内,设计障碍得内容与顺序,并进行尝试性练习。
4、各组用自己设计好内容与顺序与其她组得同学进行比赛,并不断调整不宜之处。
5、总结比赛得得失,分析获胜或失败得原因,以便在下一次得活动中得到改进。
团结合作争取胜利10课后反思课次:第五周第二次课备课人:时间:批阅人:准备活动1、教师请学生出列,说出在平时最感兴趣得游戏就是什么?2、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回想在平时所做过得游戏,并让学生分组进行各种游戏活动。
能积极回答问题 6接力跑一、引起动机: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田径运动中唯一得团体合作项目就是什么?2、用黑板展示有关接力知识得小常识认真思考、学习 4二、教师示范、说明动作: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让学生了解基本动作。
2、请几位学生为大家做进行尝试性练习示范。
愿意积极尝试 4三、指导练习:1、按小组将学生分别指定到一定得区域进行练习自主练习。
2、各组在一定得区域进行三种接力姿势得练习。
互帮互学10四、小组比赛:1、按四个小组,用所学过得迎面接力方法进行比赛。
2、总结本组在比赛中得获胜或失利得原因,并找出解决得办法。
团结协作8趣味接力五、趣味接力1、每组用教师提供得跳绳、篮球、接力棒,各组自己设计趣味接力得方法,并进行尝试得练习。
2、集体商定全班趣味接力得方法积极创新111、接力赛最早出现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用于军事联络或报告战况。
2、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在1908年于伦敦举行第四届奥运会中将接力赛列为比赛项目就是至今男、女4×100米、4×400米接力。
3、田径比赛中唯一得团体性竞赛项目。
4、接力得方法:有下压式、上挑式、立棒式等。
5、接力项目延伸:各种趣味接力。
课后反思第五周第三次课备课人:时间:批阅人:热身活动1、徒手操一套。
2、在教师得带领下,进行跑得专门性练习内容:高抬腿跑、后蹬跑。
认真完成练习 6知识介绍一、介绍快速跑得一些知识1、步长与步频步长:跑步中两脚着地间得距离。
步频:跑得过程中两腿在单位时间内交替运动得次数。
2、快速跑就是以强度大得无氧练习为主,如各种加速跑、重复跑,能够有效地发展速度素质。
掌握理论知识 3加速跑练习二、发展快速跑得练习:1、30米加速跑:组织:练习次数:3~5组认真参与8往返跑2、往返跑:组织:练习次数:3~5次。
积极练习8课次:第六周第一次课备课人:时间:批阅人:教学内容:运动参与教学目标:1.了解脉搏与运动得关系2.掌握简单判断运动负荷得知识3.学会简单检测运动负荷得方法教学步骤:一、检测运动负荷得简便方法测定脉搏就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得简便方法。
心脏就是人体中非常重要得动力器官,我们全身流动得血液全靠心脏这个“马达”来推动。
心脏每分钟跳动得次数叫心率,它就是心脏功能得一种表现。
随着心脏得跳动,在特定部位皮肤表面可以摸到得动脉搏动称为脉搏。
在正常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得次数(即脉率)与心率就是一致得。
脉率受年龄、性别得影响。
一般情况卜,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
成人安静时得正常心率为70—80次/分。
学龄儿童为80—90次/分。
运动与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加快,而休息,睡眠时则减慢。
参加运动时,脉搏跳动得越快,说明运动越剧烈;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得人,山寸:心肌机能提高,在承受相同运动负荷时,脉率比不经常参加锻炼得人低,而且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得时间也比不经常锻炼得人短。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自己得脉率变化来判断锻炼负荷就是否合适。
二,适宜运动脉率得判断及其测定(一)适宜运动脉率得判断人都有一个最高脉率,即使您进行非常吃力得运动,达到了最高脉率后也不能再增加了。
最高脉率与年龄、体能水平有关。
20岁以下得青少年,最高脉率一般为200次/分;而经常锻炼、体能水平好得青少年,最高脉率可以达到220次/分。
最高脉率只有在参加最为激烈得运动时才会体现出来。
通常,比较适宜得运动脉率应保持在最高脉率80%—50%得范围之内。
由于人们得体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最为适宜得运动脉率也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出自己最为适宜得运动脉率:适宜得运动脉率二(最高脉率—安静时脉率)65%+安静时得脉率(二)脉率得测定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