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大学生人生价值目标

论大学生人生价值目标

论大学生人生价值目标
人的价值是人对人的意义.人生价值是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其中,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更为重要的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现实统一是一个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
逐步消除二者的背离,充分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人生价值包含生命价值、能力价值、劳动价值等三个层次,其中,劳动价值是人生一切价值的核心和集中表现.
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

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

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

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我们都知道,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定要有科学的理论和世界观做指导。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的并存,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多种文化的影响与冲击,经济的全球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这些都必然会在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中造成价值观念的多样化。

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一直处于分化与整合、动荡与生成的过程之中,要在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重义与重利之间的冲突中进行艰苦的抉择。

这其中既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和追求人生与社会真善美崇高境界的价值观引导,同时又有形形色色庸俗、消极、享乐和追求物欲满足的诱惑。

大学生无疑是社会上思想最活跃、最容易接受新观念的群体,随着他们主体意识的觉醒,在新世纪和新形势下,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主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价值观念进行系统指导,引导其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相吻合的价值观,以鲜明的导向性和普遍的适用性来塑造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而我们每个大学生如何自觉地、科学地进行人生价值观的修养和培育,则是这一重大社会工程的基础,也是自身人生道路的必修课。

价值观其实就是各种价值标准的总和。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主导的价值观,我们要努力培育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主导的价值观。

而新价值观的生成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正确价值观的培育要植根于中国实际,把握价值观变革的规律,掌握科学的方法。

在当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中国组织在新世纪衡量自己实践的总的价值标准。

“三个代表”的理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而且也是对价值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标志着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价值理论的形成。

这一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价值学说,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适应了世界形势的新变化,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是价值理论的新形态,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和时代品格,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高度统一。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历来把生产力的发展看做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动力,因此,是否最终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成了组织衡量自己的实践是否正确的首要标准,即生产力标准。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不断形成和确立先进、正确的价值观,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斗争的形势下,在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始终保
持清醒头脑,坚持正确的方向,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同时自觉地摒弃那些落后的、腐朽的、庸俗的文化和价值观,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构建先进价值观体系,真正赋予新价值以灵魂。

中国组织从来不讲自己的私利,认为党的利益就是工人阶级的利益,也就是人民的利益。

是否能真正做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是检验政党,也是检验一名党员是否具备了先进、科学的价值观的试金石。

这一面向新世纪的价值理论,就是要以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为价值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以开拓创新为实观手段,以公平竞争为激励机制,以“三个代表”为最基本的价值标准。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新价值观的基石;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新价值观的灵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是新价值观的核心。

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就要紧紧围绕着这一核心价值观展开。

当然,我也深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不仅要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

由于我们青年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正处于一个不停的变化形成过程之中,每个大学生在不同的成长发展历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价值理想和目标,并力求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去实现这些价值理想和目标。

我们的价值认识与价值实践活动都不是孤立的、自为的,要受到时代、社会价值体系中种种价值关系特别是主流价值观念和现有社会机制的多重约束。

大学生是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工作,更需要我们每个大学生自觉实践,勇于探索,读书好学,多思好问,革新创造,特别是注意从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求真务实,把学校和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社会价值的行为规范,经过价值实践的反复强化,锻炼敏锐的思维,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使自己成为 21 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那种会生存、善学习、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有效帮助我们每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关系,确实地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