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成语、病句辨析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的发展证实了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正确性和预见性。
人们用“错批了一个人,多增了三个亿”来形容这段惨痛的学术冤案。
马老百年后他的墓前有一幅挽联写道:( )。
记得卞毓方先生在写马寅初的文章中,曾经写到思想者的命运有三种:一种是与潮流同步,因而最功利,也最稳当,但很可能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思想也随之转瞬变作。
一种思想超前半步,不乏新鲜,也不乏风险,然而,当卫道士们正要抡起大棒申斥,已被社会前进的脚步裁判为真理。
一种是思想领先百家,超越时代,注定要被视为,大逆不道,常常要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后来者逐渐认识,接纳。
正是这种遭遇,使一批又一批的竖子成名,而使一批又一批的布鲁诺、曹雪芹,慷慨悲歌。
未来的先知思想者一定不会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因为科学越来越宽松包容,环境越来越昌明民主,法制越来越健全规范。
但思想者尤其是领先时代的先行者,注定“阳春白雪,和者盖寡”。
要恪守真理,仍需要的品格,需要耐住寂寞甘之如饴的心理定力,及“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献身精神。
1.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未来的先知思想者一定不会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因为科学越来越宽松包容,环境越来越昌明民主,法制越来越健全规范。
B.未来的先知思想者一定不会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因为科学越来越昌明民主,环境越来越宽松包容,法制越来越健全规范。
C.未来的先知思想者或许不会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因为科学越来越宽松包容,环境越来越昌明民主,法制越来越健全规范。
D.未来的先知思想者或许不会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因为科学越来越昌明民主,环境越来越宽松包容,法制越来越健全规范。
解析:D “一定不会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中“一定”过于绝对,不合逻辑,应改为“或许”,排除A、B两项。
“科学越来越宽松包容,环境越来越昌明民主”主谓搭配不恰当,应改为“科学越来越昌明民主,环境越来越宽松包容”,故排除C项。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旧社会不畏强暴,实事求是,爱国一片赤子之心,堪为晚辈楷模;新中国严谨治学,敢怒敢言,坚持真理不屈不挠,深受同仁敬重。
B.旧社会不畏强暴,敢怒敢言,爱国一片赤子之心,深受同仁敬重;新中国严谨治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堪为晚辈楷模。
C.旧社会不畏强暴,敢怒敢言,坚持真理不屈不挠,深受同仁敬重;新中国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爱国一片赤子之心,堪为晚辈楷模。
D.旧社会不畏强暴,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堪为晚辈楷模;新中国严谨治学,敢怒敢言,爱国一片赤子之心,深受同仁敬重。
解析:B 从“旧社会”和“新中国”的角度思考,前者更强调其对祖国的忧患意识,后者则重在突出其“实事求是”的品性。
而下联最后一字应为平声字,应选“模”(“重”为仄)。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过眼云烟异端邪说避世绝俗特立独行B.明日黄花异端邪说愤世嫉俗我行我素C.过眼云烟妖言惑众避世绝俗我行我素D.明日黄花妖言惑众愤世嫉俗特立独行解析:B 明日黄花: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语境想表达这类思想者的思想很容易过时。
异端邪说:指和正统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学说。
作主语、宾语、定语。
妖言惑众:用荒谬的鬼话迷惑人。
作谓语、定语。
语境中需填“视为”的宾语。
避世绝俗: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
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愤世嫉俗: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语境中应用“愤世嫉俗”。
特立独行: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褒义词。
我行我素: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照我本来的一套去做。
倾向于贬义色彩。
语境中虽无贬义,但“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更强调“我还是照我本来的一套去做”。
4.下面一封邀请函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
(5分)邀请函尊敬的×××教授:您好!本协会拟于×月×日在××市××宾馆举办作品研讨会,特邀您作为协会顾问出席,为我会青年作者的成长多多进言。
现随函寄赠会员的大作数本,望您拨冗拜读,以便您在会上抛砖引玉。
未详事宜,敬请垂询。
恳请及时到会。
敬祝文祺××市写作爱好者协会×月×日①改为②改为③改为④改为⑤改为解析:“多多进言”不够恭敬。
“大作”是敬辞,称对方的著作。
“拜读”是谦辞,应改为敬辞“垂阅”。
“垂阅”是指写信、文件等给上级或受尊重者,请其阅读时所用之词,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自己的谦虚。
“抛砖引玉”用没有价值的事物引出有价值的事物之意,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
是一种自谦的说法,此处应用“发表高见”。
“及时到会”语气强硬,不够恭敬,应用“届时光临”。
答案:(示例)①“多多进言”改为“多提宝贵意见”;②“大作”改为“作品”;③“拜读”改为“垂阅”;④“抛砖引玉”改为“发表高见”;⑤“及时到会”改为“届时光临”。
5.下图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徽标,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字。
(6分)解析:读徽标时要注意:(1)观察分析构图元素,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结合徽标主题,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缩写变化,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2)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徽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
切忌随意猜想,要扣住徽标中的信息点来联想。
徽标转换成文字,首先要能看懂徽标的意义,其次注意说明的顺序,让人对徽标的构图有个整体感觉。
答案:该徽标的上方是由各种偏旁组成的圆形图案,下方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8个汉字。
(2分)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态象征,象征着博大、圆满等。
(2分)其中的偏旁,可组成任何汉字,预示着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2分)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家是游子的心灵港湾,是浓得化不开的情结。
然而古往今来,少小离家建功立业,几乎成为的文化传统。
人生选择与内心情感逆向行驶,并非是因为不眷顾家园亲情,而在于炽烈情怀早已从乡土走向家国。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
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
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作“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的整体,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
家国情怀宛若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
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融合为一,( )。
在传承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正家风、齐家规中砥砺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在履行家庭义务中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古人的宏愿成了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B.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亦是古人的宏愿C.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D.这在古人是宏愿,在今人是传承家风家教的本分,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融合为一”这句话。
这既是古人的愿望,也是我们要继承并发扬的传统。
故选C项。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一以贯之摄人心魄密不可分奔流不息B.不易之论花言巧语牢不可破川流不息C.一以贯之花言巧语密不可分川流不息D.不易之论摄人心魄牢不可破奔流不息“一以贯之”,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
“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根据语境,对象是“文化传统”,应选“一以贯之”。
“摄人心魄”,把人的心灵召去,形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花言巧语”,指虚假而动听的话。
贬义词。
根据语境,应选“摄人心魄”。
“密不可分”,形容关系密切,不可分离。
“牢不可破”,坚固得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
根据语境,应选“密不可分”。
“奔流不息”,水流奔腾永不停止,也形容事物永不停息。
“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不能用来修饰“江河”。
根据语境,应选“奔流不息”。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履行家庭义务要明白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B.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C.在履行家庭义务中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责任,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D.履行家庭义务责重山岳、公而忘私,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
注意“在履行家庭义务中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一句存在问题,“责重山岳”前缺少谓语动词,据此添加即可,但A项在添加“明白”后,却删除了“在”,故A项依然是病句。
答案B4.(2018·全国卷Ⅲ)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
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教书”“先睹为快”“快来了”属于口语,用在书信中不得体,应改为书面语。
“光临”是敬辞,是对方表示敬意所说的词语,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谦辞。
“惠赠”是称别人赠予的敬辞,此处用于自己不当。
答案示例①“教书”改为“从教”;②“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③“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④“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⑤“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
5.(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6分)解析这是一个专业发展规划的“流程图”,对这类题目,课标全国卷早年多次考查。
可根据图示的先后顺序,逐项说明即可。
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然后据此进行“个人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制订“操作策略”,开展“评估反馈”,还要根据“评估反馈”的情况,对原来的分析进行调整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