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湘西艺术考察报告范文篇一:湖南湘西写生报告湘西艺术采风行回顾为期两周的湖南写生,内心仍充满激情和快乐,这是我们艺术设计专业的第二次写生,先后去了凤凰古城、边城、乾州古城、德夯矮寨四个地方,从中我们都获益匪浅。
我们这次写生是平面班和环艺班还有五位老师总计一百多人一起出发的,在4月7号下午就准备好了行李和各种生活用品,还有其它一些娱乐用品,虽说我们是去写生,条件比较艰苦,偶尔的时候,也可以放松一下。
就这样,抱着各种各样的心情,带着几分憧憬,几分幻想,乘上长途旅游巴士,前往遥远的异地之乡-湖南凤凰古城。
4月8号我们历经了一天一夜的漫长路程终于赶到了凤凰古城,我们提着重重的旅行包,在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带领下,来到我们要住的旅馆。
接下来我首先从凤凰古城说起。
一、凤凰古城(一)古城来历凤凰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
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
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
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
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
(二)凤凰的夜景我们最初看到的就是凤凰的夜景,它好美呀,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凤凰古城就会被五彩斑谰的灯火装扮得分外妖娆,分外漂亮。
如果白天的凤凰是一位纯朴、美丽的苗家女子,那么,夜间的凤凰就是一个多情、大方的湘西姑娘。
站在沱江岸边,仿佛置身于灯的世界,歌的海洋。
在各种形状的建筑上,或镶嵌着五颜六色的彩灯,或闪耀着形状各异的霓虹灯,,或树立着各种华丽的店铺招牌、广告灯。
古老的吊脚楼上,悬挂着一排排的大红灯笼,闪亮的灯光映照在水中,更给古城增添了几份神秘。
凤凰夜景中另一个有特色的去处,是沱江边的酒吧一条街。
这里的房子依江而建,装饰风格形式多样,但都充满着西方典雅和东方传统相结合的现代气息。
凤凰夜景永远流连在游人心中的梦乡。
我们在这条街上来回走,尽情享受这迷人的夜景。
(三)凤凰服饰第二天,我们老早赶去古城中心,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们被美丽少数民族的服饰吸引住了,于是我们都依依穿上衣服拍个不停,和当地人聊天,得知凤凰蜡染艺术历史悠久,其蜡染印花布纯美典雅,原始古朴。
是凤凰民族民间工艺品中的精品。
还有凤凰古城银饰品,苗族喜戴银制品,男女皆然而苗族妇女尤好银饰装扮,凤凰作为典型的苗族聚居地区,银饰很自然的成为了地方特产。
如今苗族银饰就以其精美的制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又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离开凤凰我们走进了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到了湘西边城美术写生基地---位于湘西花垣县边陲小镇茶峒镇。
该镇风景秀美,是理想的度假旅游胜地。
二、边城此《边城》是写翠翠的爱情经历的。
书中的翠翠岛也就是城景区的重要景点项目边城除了翠翠岛还有百家书法园、沿河吊脚楼、古老城墙、拉拉渡、三不管岛。
翠翠岛是边城景区的重要景点项目,景点的规划主要是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突出自然。
第二,突出实用。
在翠翠岛上,布局一个能容纳200人左右的民间绝技表演场,进行苗族民间绝技表演。
第三,突出本色。
岛前端塑一尊由著名画家黄永玉设计的汉白玉翠翠雕像,亭亭玉立,盼望二佬归来。
第四,突出文化。
岛的34级台阶是纪念《边城》名著于1934年发表,中间的两个平台是代表横跨两个世纪。
走在老街上我们一边画速写一边观赏古老城墙,感觉像穿越了一样,之后渡河来到三不管岛,听说在重庆、湖南、贵州接壤的边区三镇,清水江上,一个曾经治安混乱的“以前,三镇村民和社会闲杂人员有了生活纠纷往往会到岛上去“摆平”,三个镇都不好管,“三不管岛”由此得名三不管岛”,经过一年的打造,现在已成为游客向往的民族风景区。
在此风景区的河边上放学的孩子总是把裤子卷起快速的过河,他们手拉手带着欢声笑语,不禁回忆起了童年的趣事。
我们拍了好多照片后依依不舍的离开边城走向乾州古城??三、乾州古城。
在乾州古城给人留下最深记忆的是看戏,土家族的民俗表演,他们热情投入,每一个表演都很精彩赢得人们热烈的掌声。
带着还没看够的心情走向了下一站。
我们经过了矮寨悬索桥,它距吉首市区约20公里,跨越矮寨镇附近的山谷,德夯河流经谷底,桥面设计标高与地面高差达330米左右。
全长1073.65m,悬索桥的主跨为1176m。
该桥跨越矮寨大峡谷,主跨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这些惊人的数字,不得不让人惊叹。
四、矮寨在这里我们见到了神奇罕见的流沙瀑布。
据说九龙溪源头的流纱瀑布高216米,是全国落差最大的瀑布。
我们从正面仰望瀑布,好像瀑布是从云端飞流直下。
沿潭畔走至瀑布里去,象是美猴王钻进了水帘洞。
从瀑布背后观瀑布,只看见瀑布是从一个半圆形岩石上飞泻下来的。
我们的衣服被淋湿了,凉凉的舒服极了。
让人兴奋的是我们同学中有几个男生进水里游泳啦!回去之后下起了暴雨,我们经历了这场凶猛的大雨,还下了冰雹,房下的清水立即变得浑浊像是黄河之水,山上的竹子也弯下了腰,真是一次毁坏性的暴雨呀!五、总结湘西的外出的采风教学,培养了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让我们从书本的图片所获得的文化传统中走出来。
同时最感谢陪同我们的老师,感谢你们的关心与指导让我们每去一地都有目的地引导我们注意观察当地文化演进,民俗、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存。
观赏错落有序的山里建筑,湘西古建筑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木结构多,分梁柱式结构和穿斗式结构,以梁柱式结构多。
,吊脚楼和侗族的花桥、鼓楼。
二是充分利用场地、地形,搞“组群布局”。
第三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空间,造成一种艺术效果。
同时我们也学到了收集地方民间特色形象资料,注意研究不同地域的、民居生活、家具的风格样式,为今后艺术创作积累形象素材。
篇二:大学湘西考察报告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毕业外出考察总结报告(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艺设2班姓名:常鹏学号:考察时间:考察路线:湖南湘西指导教师:陈洁20XX年11月1日湘西凤凰古城考察报告一、考察目的了解学习湘西文化,湘西是一片神奇迷人的土地,这里的灵山秀水养育了勤劳智慧的湘西人民。
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创造了湘西灿烂的历史文化及其奇特浓郁的民俗风情。
学习感受其多样的文化形态、丰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文化精神、质朴灵动的文化气息是我们学习考察的主要目的。
二、考察概况(一)湘西凤凰基本概况沈从文先生《边城》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凤凰:“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当可有黔北、川东(今为渝东南)、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竿”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里,安顿下三五千人口”这就是蒙有一层神秘面纱的古城凤凰。
凤凰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位于湖南湘西州的西南边。
总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37万,是一个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县。
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
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后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
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
湘西凤凰自然资源丰富山水、洞风光无限。
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
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风采依然。
古老朴实的沱江静静地流淌,城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城下有艺宫殿奇梁洞,出一批将军、高级领导干部、作家、书画家、工艺美术家。
有为了维护民族尊严怒斩外国不法传教士,一品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田兴恕,定海浴血抗英,万古流芳的民族英雄郑国鸿,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龄,文学巨匠沈从文,国画大师黄永玉等让这个美丽的小镇散发着更加迷人的魅力,令人流连忘返。
(二)凤凰古建筑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多年的风雨沧桑,古貌犹存。
现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
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古城博物馆、杨家祠堂、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无不凤凰古城以回龙阁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的小巷,沟通全城。
回龙阁古街是一条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来便是热闹的集市。
凤凰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虹桥,原名卧虹桥,历史悠久。
凤凰古城北门城楼本名“碧辉门”,采用红砂条石筑砌,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是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
凤凰古街两边建筑飞檐斗拱,店铺中陈设着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浓浓的古意古韵,透出古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
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三)凤凰九景沈从文故居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
1902年12月28日,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
四合院是沈从文先生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沈宏富于同治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
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
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
马头墙装饰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
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古城特色。
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金介甫著《沈从文论》)的沈从文先生在古城里度过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沈从文故居于1991年被列为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拔款进行了整修。
故居现陈列有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每天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熊希龄故居熊希龄故居位于古城北文星街内的一个小巷里,故居往东200米便是秀丽的沱江。
故居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结构,比较矮小但很精致,故居现存房屋4间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于苗族情调,故居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69年6月25日(农历)熊希龄先生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
他天生聪慧被喻为“湖南神童”,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后点翰林。
1913年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由于他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不久就被迫辞职。
熊先生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1920年创办著名的香山慈幼院。
1937年12月5日这位风云人物在香港逝世,享年67岁。
当时国民为他举行了国葬仪式。
杨家祠堂杨家祠堂始建于道光16年(1836年),木结构四合院,上下两层,占地770平方米,由大门、戏台、过厅、廊房、正厅组成,呈长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