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年试题总(七)

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年试题总(七)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七)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顾】理睬。

一日,携褚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

(2011四川卷,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

采分点:要补出省略的主语;楮币,纸币;易,交换,买;弗之顾,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前置,应为“弗顾之”。

)2【管】钥匙。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3【乖】背离。

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

(2011辽宁卷,武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治理不当,奚和契丹反叛。

)4【归】①出嫁。

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2010江苏卷,谢氏生于一个富贵的家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

)②通“馈”,赠送。

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论语》)5【规】①谋求。

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2009重庆卷,如果收受别人的财物贿赂,不过得到几万,一旦暴露出来,俸禄就会被削除,这难道是懂得吝惜财物吗?谋求小的收入却失掉了大的利益。

)6【贵】①重视,崇尚。

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

统(仲长统,人名)过干(高干,人名),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

(2007上海卷,他平素重视有名之人,招揽四方游士,士人常常投奔依附他。

仲长统拜访高干,高干对他很友善,向他请教当时的事情。

)7【耗】①消息,音信。

长天苍苍,信耗莫通。

8【曷】疑问代词,何,什么,怎么,为什么。

曷不委心任去留。

9【盍】①何。

②兼词,何不。

例1、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例2、盍趣降?(2010宁夏海南卷)例3、今安庆守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2006广东卷,现在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吗?你何不前往依附他?)10【恨】①遗憾。

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得到荣华富贵也不因此而高兴,失去也不因此而遗憾;如果不是他的过错,即使牵累受辱也不感到羞愧。

)例2、若仁会眩惑圣听,致仁祎非常之罪,则臣事陛下不尽,臣之恨矣。

(2000京皖卷,如果仁会迷惑皇上的听闻,致使仁祎遭受极大的罪名,那么是臣对圣上没有尽职尽责,这是我的遗憾啊。

)例3、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2000上海卷,(如果)我要寻求使他们活下去(的理由)而不行的话,那么被判死刑者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②怨恨,愤恨。

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

”(1997年全国卷,“恨”应是“怨恨、愤恨、不满意”之意,不是“遗憾”之意。

因为根据文意,高宗恨善才斫陵柏,使己陷于不孝。

) 11【会】适逢,恰赶上。

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2010全国Ⅰ卷,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故意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想要杀死王祎。

)12【还】huán①返回。

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吾其还也。

《左传》②回头,回顾。

羽还叱之。

(《汉书·项籍传》)又如:还顾:回顾,回头看;还睇,回头看;还视,回头看。

③通“环”。

环绕,围绕。

诸侯之师,还郑而来。

(《左传·襄公十年》围住)秦王还柱而走。

(《战国策·燕策》同“带、匝”)④后退。

主人答拜还。

(《仪礼·乡饮酒礼》)还走,返身后退而走。

⑤通“旋( xuán)”。

(1)迅速。

法立而还废之,令出而后反之。

(《管子·任法》)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余恐其伤女也。

(《吕氏春秋·爱士》)(2)掉转,转过。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hái(副词)。

表示行为动作或状况不变,跟“仍旧、依然”。

白头还戍边。

(杜甫《兵车行》)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3【遑】闲暇,空闲。

粱复遣曹义宗围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

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

(2004辽宁卷,梁国又派曹义宗围攻荆州,蓄水灌城,大水距城头只有几块墙板的距离。

当时内外多事,没有余暇救援,于是授或赐给王罴铁券,说如果能保全城池,就当授他为该州刺史。

虞:忧虑,忧患。

)14【麾】①指挥作战的军旗。

旌麾南指。

②对将帅的敬称。

献于麾下。

③指挥。

例1、操方麾军回战马超。

例2、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2010广东卷,皇上指挥军队度过黄河,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的军阵。

赋分:麾,1分,河,1分,大意1分。

)15【恚】恼怒,愤怒。

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16【贿】①财物。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②赠人财物。

孟献子聘于周,王……厚贿之。

③17【货】①财物,钱币。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②买。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

③卖,出售。

例1、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柳宗元)例2、有屠人货肉归。

④行贿。

无处而馈之,是货之。

(《孟子》处,原因;馈,赠送。

)18【获】①能,能够。

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

道(姓查,名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

(2010重庆卷)19【候】①问候,拜访。

自往候之,晖避不见。

(2005广东卷,(阴就)亲自去问候,朱晖避而不见。

)20【赍】①携带,拿着。

例1、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

例2、秦王阴潜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②怀着。

赍志而没。

③赠送,送给。

赍钱三百万。

④通“资”,财物,钱财,费用。

例1、赍用益饶。

(资财费用更加丰富。

)例2、十五年超迁翰林学士,命撰《宣圣庙碑》,称旨,赏赉甚厚。

(十五年,被越级迁升为翰林学士,皇上命令他撰写《宣圣庙碑》,写得合乎圣意,赏赐的物品很丰厚。

)⑤奉。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2010全国Ⅰ卷,洪武五年正月商议诏谕云南,任命王祎奉召前往。

)21【稽】①形声。

从禾,象树木曲头止住不上长的样子,从尤,旨声。

本义:停留,停止,阻滞。

稽留,在外久留。

②迟延,拖延。

例1、稽废时日。

例2、明晨炊米尽,吾起不容稽。

(陆游《冬夜不寐》)稽迟,延误推迟。

稽延,迟延。

③考核,核查,考证,考查。

(义同“课”)例1、无稽之谈。

例2、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

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

(2008全国卷,古时天子一定有自己的军队并亲自率领,用它来防备意外和强化君主的威势。

希望您考查旧制,挑选精兵强将作为亲兵,平时就把它当作卫队,战时就把它作为中军。

)例3、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汉书·司马迁传》)稽度,考核衡量。

稽古,考察研习古代的事理。

④计算。

简稽乡民。

(《周礼·大司马》。

注:“犹计也。

”)稽算,核计,核算。

⑤计较,争辩,争论,引申为“指摘,非难”。

反唇相稽(现规范成“讥”)。

⑥观察,观看。

引申为“稽查”,检查,盘查。

官方检查走私、偷税、违禁等的非法活动。

⑦治理。

若稽田,既勤敷菑。

(《书·梓材》。

蔡沈集传:“稽,治也。

”)22【跻】①登上。

②晋升,升迁。

例1、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

(2006上海卷,冠,居于首位。

)例2、既跻重位,每以柔克为用。

(2012长春二模)23【疾】①厌恶,憎恨。

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

(2009上海卷,有憎恨沈周的乡人,把他的姓名列入(画工的名单),于是(他)被传唤(去画壁)。

)②痛心。

(其余见100)24【集】①群鸟停栖树上。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②止,停留。

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③成功,成就。

今日之事幸而集。

25【籍】①名册,户口册。

萧何尽收秦丞相府图籍文书。

②登记,登记入册或造册或在册。

例1、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例2、户口簿籍类不以实。

例3、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2011重庆卷,命令营帅登记掠夺的妇女到郡中讯问。

)③凭借,依靠。

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

(2011重庆卷,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④践踏,欺凌。

⑤狼藉,杂乱。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通“藉”。

⑥没收,抄没。

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

(2010上海卷,转运使怀疑庙里积累的财物很多,是僧人们非法谋利所得,就派欧阳公前往把庙里的财物没收掉。

)(籍没,将财产登记在册,没收入官。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