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常见心理焦虑原因及应对方式摘要: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中学生面临升学、就业的选择,压力十分大;父母往往也给予了较高的期望。
来自社会、家庭、教师以及自身的压力,使情绪调控能力仍然比较弱的中学生,很容易发生情绪困扰,继而出现紧张、焦虑忧郁等情绪状态。
其中高中学生的焦虑问题犹为普遍和突出。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属未完全成熟而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
是人生的黄金阶段。
这个时期是学生个体发育发展的最宝贵最富特色的时期。
同时也是人生的“暴风雨时期”、“危险期”。
他们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认识自我和选择自身的必展方向,在他们的头脑中经常思考着“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生活的理想”、“爱情与事业“等一类的问题。
而面对现实,理想又是那么遥远。
面对人生现实又是那么复杂,内心充满着矛盾,表现出了着急,担心的焦虑心理。
焦虑的心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身心健康。
其危害会影响学生的终身。
因此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共同来分析引发学生焦虑的原因,探求有效的方法,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学习生活环境。
高中生在情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的心理特点,并非孤立存在,它们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影响其心理发展的各种矛盾。
这些矛盾集中反映了他们发育过程中的心理特点,研究这些矛盾可以更好地认识其心理发展规律。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焦虑原因应对方式正文:现在人们关于焦虑的科学概念是这样定义的:焦虑是人们经历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或心理状态,是指即将面临或预期可能发生的问题和痛楚所产生的悲伤、忧虑及不安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主要伴以紧张和恐怖的情绪,并有明显的生理表现。
适度的焦虑是健康生活的必要保证,是促进人趋于健康、趋于最高效率的力量。
弱的焦虑是人们适应环境的防卫性情绪。
强烈的焦虑情绪,会使个体的心理出现种种不良表现:有攻击的欲望和行为;有自责的行为,逃避社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功能下降,思路不清晰,做出决定困难,影响个体的工作和生活。
焦虑还影响人们的生理状态:焦虑的人有失眠的表现,食欲不振,体质下降很快,出汗,惊恐,肤色蜡黄或苍白,循环系统易于出现混乱,头发易于变白,或头发过多地脱落,身体瘦弱,衰老加快。
本调查研究将从高中生焦虑的原因研究入手,探讨高中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焦虑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对策,以进一步作好学校学生的心理辅导,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也为对焦虑进行干预提供依据。
一、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本校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共计210个学生。
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6.48岁,范围是15—19岁。
见表1表1被试情况描述2、研究工具(1).采用Zung编写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该量表4级评分,共含有20个项目,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
焦虑自评量表(SAS)指导语:下面有二十条文字,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您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方格里划“√”,每一条文字后有四个格,表示:A没有或很少时间;B小部分时间;C相当多时间;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
我觉得比平时容易紧张或着急 A B C D我无缘无故在感到害怕 A B C D我容易心里烦乱或感到惊恐 A B C D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 A B C D我觉得一切都很好 A B C D我手脚发抖打颤 A B C D我因为头疼、颈痛或背痛而苦恼 A B C D我觉得容易衰弱或疲乏 A B C D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 A B C D我觉得心跳的很快 A B C D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 A B C D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 A B C D我吸气呼气都感到很容易 A B C D我的手脚麻木和刺痛 A B C D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A B C D我常常要小便 A B C D我的手脚常常是干燥温暖的 A B C D我脸红发热 A B C D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 A B C D我做恶梦 A B C D计分:正向计分题A、B、C、D按1、2、3、4分计;反向计分题按4、3、2、1计分。
反向计分题号:5、9、13、17、19。
评定采用1-4制记分,评定时间为过去一周内。
统计方法是把各题的得分相加为粗分,粗分乘以 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得到标准分。
分值越小越好,临界值为T分50,分值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
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2).采用自编的学生心理调查表,了解学生的焦虑来源、社会支持程度。
(见表二)表二学生心理状态调查统计表3实施程序2011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前一周,采用统一指导语,要求被试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
2011年期中考试后,要求被试再次填写焦虑自评量表,并同时获取被试的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成绩。
4数据处理;本研究发放问卷210份,回收210份,有效问卷210份。
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1、高中生焦虑情绪的一般情况从表一可以看出,210名学生中,SAS平均得分为44,如果以得分≥50视为有焦虑情绪,存在各种原因导致过度焦虑的高中生有47人,男生有25人,女生22人,分别占各自总数的12%和10%。
从通过谈话法初步得知高中学生的焦虑主要来自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社会支持缺少和对自己健康状况、身材容貌的不满意上。
焦虑情绪绝大多数为轻中度。
高中男生与高中女生的焦虑状况大体相当,都是有10%左右的学生存在过度焦虑,应当引起学校、家长的广泛关注。
2、高中生焦虑情绪的年级发展特点研究发现,高中学生的焦虑状态在不同年级中有不同的表现,焦虑程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高三学生的焦虑明显高于高一、高二的学生。
究其原因,是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的挑战更多,能感知的压力更大,所以焦虑更高。
高一学生SAS标准分的变化大于高二学生SAS标准分的变化。
可能是这些高一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高中学习与生活,这些原因可能影响高一学生的测验焦虑状态;而高二学生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学习生活,焦虑也就不会那么明显地变化。
3、不同社会支持程度的高中生焦虑状况比较得到家长、教师和同学称赞、喜欢的高社会支持的学生,他们测量的SAS平均值明显低于得到支持较低的同学。
不难看出,低社会支持者常表现出过度焦虑,高社会支持能缓解焦虑。
社会支持对高中生的焦虑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4、高中生的焦虑状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可知过度焦虑严重妨碍学生的学校适应。
三、讨论1、焦虑水平过高的表现按被试SAS的总分,分析总分大于60分的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有如下表现:⑴情绪紧张、难以自控。
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在某种困难或压力情况下,如在考试前和考试过程中、在回答老师提问时、或在面对异性时内心极不稳定,呼吸急促、心率加速,心脏好似欲跳出胸膛。
在日常生活中常伴有头痛、失眠、多梦易醒、神经衰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和十二指肠经常疼痛、心悸盗汗、皮肤瘙痒、火气旺盛、脾气变化等。
面对自己的情绪变化,学生无力自拔,难以使自己的心情稳定下来。
⑵自信缺乏、自评过低。
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往往事事怀疑,既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又怀疑自己面对的困难比别人的大的多。
再如对自已的容貌也常常不满意,自卑感较重,且敏感、胆怯。
这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犹豫不决,贻误时间,坐失良机,而且还严重地影响情绪。
⑶注意分散、难以思维。
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有几分神态恍忽,眼睛似看非看,脑子似想非想,面对某些问题思维机器动转困难,常出现短暂的呆滞现象。
2产生焦虑的原因①自我认识在同样的情况下,有的人出现焦虑,或其焦虑的程度较大,而有的人没有焦虑,或焦虑的程度较小,这主要与人的个性差异有关。
在所有的个性因素中,对焦虑的情绪的产生影响较大的主要是自我认识。
②外界环境高中阶段,由于学业的压力,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作业常常要做到深夜,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与情绪焦虑有很大的关系,焦虑不安的情绪确实可以使人们难以入眠,从而减少了睡眠的时间。
但另一方面,睡眠的不足也确实会使人产生焦虑的情绪。
③生活冲突高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遇到的冲突是焦虑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学生遇到冲突越来越多,学生在校受到老师的批评、在家遭受父母的责怪都会引起焦虑。
与焦虑情绪的产生密切有关的冲突有下面几个:⑴学业成绩学业成绩是高中生焦虑情绪的主要来源。
作为一个学生,学业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如教师和同学的评价、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等。
其中考试焦虑是目前中学生所面临的现实而重大的问题。
⑵健康、容貌高中生对容貌和体魄的不满意也是产生焦虑的重要原因。
高中阶段正处于青春期,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貌形象,常会因容貌或体魄的不如意而焦燥不安。
⑶人际关系紧张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在校要与老师、同学发生广泛的相互作用,在家要与亲人相处,如果相互间的关系不协调,会产生焦虑。
有一项调查发现,存在焦虑情绪的学生中,有13.2%的学生有不合群、不爽朗、对集体和他人漠不关心的状况。
高中学生由于人际关系而存在焦虑的主要是人群焦虑和异性焦虑。
⑷社会支持缺少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所感受到的来自其所在社会网络成员的关心、帮助、重视和尊重的一种行为或信息。
它可以缓冲各种生活压力的消极影响,减轻焦虑。
但高中的很多学生在表达自己对外界支持的需求时,内心充满矛盾和尴尬,甚至羞于承认,或在接受支持时故意表现出不屑和反抗,在一定程度上社会支持的减少。
缺少应有的社会支持,会使学生把焦虑积累在心里,长期以往,加剧了焦虑情绪。
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比较注重和要求学生听话、不犯错误和冒险,这样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了胆小怯懦的性格,惧怕挑战与失败,形成焦虑易感的特质。
其次,受具体的教育方式的影响。
由于家长、学校对学生过高的要求,使他们产生了无能、无助、沮丧的体验,从而诱发过度焦虑。
4、高中生思维的局限性由于高中学心理发展还在趋向成熟,他们缺乏社会应对经验,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思维,把学习、生活、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事件严重化、绝对化,过分估计事情的不良后果,认为“糟透了”“这下不行了”。
四、高中生焦虑的应对策略要缓解或消除、应对高中学生的过度焦虑,首先学生要改变自我概念,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老师和家长也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面对压力,选择恰当的处理方法,学会应对和降低过度焦虑。
1、改变自我概念,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对于自卑的学生,要多看到自己的长处,对自己多作积极的评价,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应对焦虑的能力。
在学习上要正确设立恰当的预期目标,认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对待学习成绩,应把它当作对自己学识水平的检验,思想上既要重视,但又不能看得太重,而成为一种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