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陕西省中考化学实验真题实战及总结..
陕西省中考化学实验真题实战及总结..
考核三大气体的题型较多,知识点较固定;其他题型有时也 考,但难度也一般
21.(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l分,共5分)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 “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 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 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2012年陕西省中考真题
化学实验真题实战
实验方法类(选择题)
考查学生基本的实验方法 难度一般不大
15.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区分、分离、提纯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 是【B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检验NH4NO3溶液和K2SO4溶液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杂质石灰石 从H2O2溶液制氧气的残余物中分离 出MnO2 区分失去标签的浓硫酸和稀硫酸 所用试剂或方法 NaOH溶液或Ba(NO3)2溶液 水或稀盐酸 过滤或蒸发 水或小木条 2011年陕西省中考真题
考察质量守恒定理实验条件
2010年陕西省中考真题
化学实验真题实战
实验现象或数据分析类(多为选择题 较为重要)
重点在于掌握常见的实验现象和基本原理 可用排除法,逻辑分析法(浏览课本,加深印象) 13.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温度/℃ 溶解度 /g 0 10 20 30 40 50 60
实验装置类(多为选择题)
重点在于掌握常见的实验装置 可用排除法
15.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 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D】
A. 装置I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B. 装置Ⅱ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 C. 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 分反应的气体 D. 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H2、O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
综合实验考核类:
考核三大气体的题型较多,知识点较固定;其他题型有时也 考,但难度也一般
21.(5分)下图是某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气体制各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其 中装置C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请看图回答 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吸收CO2气体中的水分;或干燥CO2气体 。 红棕色固体变黑 (3)装置D中玻璃管内的实验现象为 。
A B C D E F MnO2 2 H 2O O2 。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H 2O2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 与氧气接触 (3)E中的实验现象是 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 (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
2010年陕西省中考真题
化学实验真题实战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A.10℃时,将40g NaCl固体加入l00g水中,可得到l40gNaCl溶液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都很大 C.将3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难度不大,很多需要逻辑分析;但容易被忽视
2011年陕西省中考真题
化学实验真题实战
溶液配制类:
掌握简单的实验操作、装置,溶解度问题和简单的提纯方法
19.(4分)20C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人到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C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 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重点在于掌握常见的实验操作规范 可用排除法
11.在一次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下几种操作和应急措 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B ) A.酒精灯失火用 湿抹布扑盖 B.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 C.研磨闻气味鉴别铵态氮肥 D.分离溶液中析出的KNO3晶体
2010年陕西省中考真题
化学实验真题实战
2011年陕西省中考真题
化学实验真题实战
简单实验反应类:
掌握简单的实验反应及现象,难度较小 20.(5分) 下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 。 (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 碳酸钠中均含有 CO32- (写离子符号)。
重点在于掌握常见的实验现象和基本原理 可用排除法,逻辑分析法(浏览课本,加深印象)
14.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 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表中“待测”值为5 考察质量守恒定理 X 16 0 O2 70 待测 CO2 1 45 H2O 0 36
2.溶液的配制 溶液的配制必需知道配制溶液的四大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和 存储。其次还要理解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托盘天平的使用、 左物右码、量筒的使用、过滤需要的实验仪器、各自的用途和注意 点、实验安全及处置方法。以及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重点则是计 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化学实验考点分布与答题技巧
中考实战及总结
实验在中考化学中占有极大比重
化学实验在整个化学试卷中占据极大比重:
理综试卷中化学分值为50分,其中实验相关分值分布
1.试验及探究题:12分;
2.计算题:5分; 3.选择题:4道( 8分)左右; 4.填空题:2道(9分)左右。 总分值:34分布左右,比重达68%
掌握化学实验极其重要
化学实验提分其实比较容易
B. 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 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
2012年陕西省中考真题
化学实验真题实战
实验现象或数据分析类(多为选择题 较为重要)
重点在于掌握常见的实验现象和基本原理 可用排除法,逻辑分析法(浏览课本,加深印象) 10.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锰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 变化 14.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B)
化学实验真题实战
实验现象或数据分析类(多为选择题 较为重要)
重点在于掌握常见的实验现象和基本原理 可用排除法,逻辑分析法(浏览课本,加深印象) 11.氧气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气体。下列与氧气有关的说法正确 的是【 B】
2012年陕西省中考真题
化学实验真题实战
实验现象或数据分析类(多为选择题 较为重要)
化学实验真题实战
简单实验反应类:
掌握简单的实验反应及现象,难度较小 18.(共4分)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 K2MnO4+MnO2+O2↑ (未配平或无条件或无“↑”符号 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 (2)乙装置收集氧气时需要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这是利用了氧 气的 助燃或氧化 性。甲、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乙方法的 优点是 操作简便、节能、安全等 。(答一点即可)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甲 。 (2)图2中甲、 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相等或甲=乙 。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N ;P点表示的含义是 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难度不大,很多需要逻辑分析;但容易被忽视
2012年陕西省中考真题
化学实验真题实战
综合实验考核类:
考点:
3.实验现象描述 此类题通过对仪器装置、操作方法、现象和实质等方面的观察 和比较,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燃”和“燃烧”。顾此失彼,现象描述不全面,用词不当,不准确。 4.物质的提纯 (重点是过滤,其他一般只涉及简单原理) 过滤 适用于固体与液体混合物或可溶物质与不溶物质的分离提纯 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有差异的物质的分离提纯。 结晶分冷却热饱和溶液和蒸发溶剂两种方法。 蒸馏 适用于沸点不同的物质的分离。
结论:熟悉各个实验的原理和注意点;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一定要将课本过一遍
化学实验真题实战
实验操作类(多为选择题)
重点在于掌握常见的实验操作规范 可用排除法
9.某同学做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操作 有错误的是【 C 】
2011年陕西省中考真题
化学实验真题实战
实验操作类(多为选择题)
20.(5分)下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 答下列问题:
Zn+2HCl==ZnC12+H2↑(未配平或无“↑”符号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 (3)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 A、B (填序号)。
(4)开始反应后D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
化学实验考点分布与答题技巧
考点:
5.推断题(探究题) 主要考查两个方面的知识: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或其混
碳和氮气等混合气体成分的确定等。 解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弄清文意或图意,理出所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抓住关键,找准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找 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全面的解答; 得出结论后切记验证;
(1)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 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变为蓝色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铁钉未打磨有铁锈;或溶液中有Fe2(SO4)3生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