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复习练习讲义:专题四 地球上的水

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复习练习讲义:专题四 地球上的水

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自然界的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且多以题组的形式出现。

考查内容:河流的补给类型、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水循环。

考查频率、分值:近五年课标卷考查8次,考查频率高;分值为4—12分。

考查能力: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及调用地理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考查素养:侧重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备考要加强“双基”训练,特别关注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水资源等知识点。

要提高以区域图、示意图为背景利用水循环、河流特征、洋流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 自然界的水循环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如图是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假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遵循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图中陆地降水量和入海径流量单位数分别是( )A.79 13B.79 8C.21 13D.21 8答案 D2.a、b为水循环主要环节,则( )①环节a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②环节a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③环节b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④环节b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 C知识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读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邮轮航线(图中的实线箭头)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泰坦尼克号邮轮航行途中大部分航段所遇洋流的主要成因是( )A.受极地东风影响而成B.受东北信风影响而成C.受盛行西风影响而成D.受东南信风影响而成答案 C2.上图中a、b、c、d四条虚线箭头能表示将撞毁邮轮的冰山搬运至此的洋流的流向的是( )A.aB.bC.cD.d答案 A知识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

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收集和储存的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伦敦和芝加哥则利用收集和储存的雨水,满足冲厕所、洗马桶和清洁车辆之需。

完成下面两题。

1.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的矛盾是( )A.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C.不同地区间水资源使用不均D.农业与工业用水不均答案 B2.解决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是( )A.海水淡化B.修建水库C.人工降雨D.跨流域调水答案 D综合篇知能转换【综合集训】考点一影响水循环的因素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

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17课标Ⅰ,6,4分)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答案 C2.(2017课标Ⅰ,7,4分)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答案 A3.(2017课标Ⅰ,8,4分)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答案 B考点二河流补给类型及判断我国某一河流,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上旬,河道出现“连底冻”(从水面到河底全断面冻结成冰)现象。

下图示意该流域降水、径流量年内分配。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2019湖南长沙一中月考九,9)该河流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B.塔里木盆地C.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答案 C2.(2019湖南长沙一中月考九,10)与7月相比,4月径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较大B.下渗量较小C.融雪量较少D.地下水补给较多答案 B3.(2019湖南长沙一中月考九,11)近年来,该河径流量有减小趋势,与此无关的是( )A.气候暖干化B.过度放牧C.大量开采矿产D.冰川融水减少答案 D考点三洋流及其影响每年有大约400座冰山完成从格陵兰岛始发的漫长行程,最终漂入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威胁着航道上的船只安全。

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

完成下面三题。

1.(2019湖南湘潭二模,7)纽芬兰岛附近出现冰山数量最少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 D2.(2019湖南湘潭二模,8)北大西洋60°N附近,甲海域平均水温比乙海域低,主要是因为( )A.盛行风来源不同B.洋流性质不同C.距大陆的远近不同D.人类活动的密度不同答案B3.(2019湖南湘潭二模,9)为了防范漂浮冰山对过往船只造成威胁,我们可以( )A.炸毁冰山B.把冰山牵引至安全海域C.人工融化冰山D.监测冰山位置,加强预报答案 D考点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内蒙古河套灌区(下图所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黄河。

近年随着引黄水量的减少,部分灌区实施“井渠结合”灌溉方式,即打井抽取地下水补充灌溉。

同时,每年定期引黄河水集中浇灌耕地,淋盐排盐,并为来年春季储水保墒。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19广东惠州高三4月模拟,7)“井渠结合”灌溉主要为了( )A.降低地下水矿化度B.提高地下水位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提高农田单产答案 C2.(2019广东惠州高三4月模拟,8)是否适合“井灌”,取决于( )A.耕地类型B.作物类型C.黄河水文条件D.地下水质条件答案 D3.(2019广东惠州高三4月模拟,9)每年定期集中浇灌耕地的时间应在( )A.1—2月B.5—6月C.7—8月D.10—11月答案 D创新篇守正出奇【创新集训】生态混凝土是指利用高强度黏结剂将特定粒径骨料(混凝土及砂浆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状材料)稳固成型,然后利用骨料之间的空隙存储能使植物生长的基质(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19江苏大联考二,11)城市推广生态混凝土的影响是( )A.削减地表径流B.增加降水量C.扩充土地资源D.增强热岛效应答案 A2.(2019江苏大联考二,12)下列不适宜布局生态混凝土的地方是( )A.停车坪B.楼顶C.机动车道D.河堤答案 C【五年高考】考点一影响水循环的因素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

据此完成下题。

1.(2018课标Ⅲ,8,4分)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答案 D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2016课标Ⅲ,7,4分)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答案 B3.(2016课标Ⅲ,8,4分)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C4.(2016课标Ⅲ,9,4分)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答案 D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2015课标Ⅰ,1,4分)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答案 D6.(2015课标Ⅰ,2,4分)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答案 B7.(2015课标Ⅰ,3,4分)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保护生物多样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调节局地小气候答案 C考点二河流补给类型及判断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6江苏单科,7,2分)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答案D2.(2016江苏单科,8,2分)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蒸发B.下渗C.蒸腾D.地下径流答案 B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2015课标Ⅱ,9,4分)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答案 C4.(2015课标Ⅱ,10,4分)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答案 B5.(2015课标Ⅱ,11,4分)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C6.(2019江苏单科,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材料一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图Ⅰ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Ⅱ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

图Ⅰ图Ⅱ(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

(3分)(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

(4分)(3)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3分)(4)为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指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

(4分)答案(1)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2)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均流量较大;布拉马普特拉河峰值较早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内降水量大,雨季长(3)有利:促进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提供水源不利:引发洪涝灾害(4)兴修水库,调节径流;加强区域合作;节约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地下水;等7.[2019课标Ⅰ,37(2)(3),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