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家禽养殖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对策
家禽养殖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对策
同时可以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来进行发电。焚烧装置是自动化的,可以有效地清除混杂气体的设备,既可
产生能量义能将大量的废弃物转变为少量的惰性残渣,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这一技术在我国尚未用 于禽粪处理,主要是用于生活垃圾的处理,但在国外的养殖业中有一定的应用。 2.4变废为宝,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在对家禽粪污进行减量控制和无害化处理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否则会导致 二次污染。现阶段我们要积极探索家禽养殖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家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途径。 家禽养殖业、种植业都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业为家禽养殖业提供了饲料资源,禽类则是种植
伞因吝禽水产养殖污染躲测‘j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
引起周嗣居氏的不满。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起l灭l臭气问题引起的纠纷和投拆案件,一些禽场因此被迫停 产搬迁,给家禽生产造成很人影响。 2.1土壤污染 家禽粪便中的氮和磷的含量较高,氮和磷含量约I‘i粪便总量的1.63%和1.54%。按此测算,一个万只 规模鸡场每年粪尿中氮排泄量约为5.9t,磷的排泄鼙约为5.5t。虽然氮和磷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 素,农业生产过程中常施朋氮、磷化学肥料以增加粮食作物的产量,但犬餐的禽粪进入十壤后,会导致七 壤中的氮和磷过量,植物将会徒长、不开花结穗,或可造成十壤板结,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会 促使土壤中其它营养元素的不均衡或缺乏。 此外,家禽饲料中多添加微量元素和兽约等添加剂,滥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它们的原形或代谢产物 除少量残留在家禽体内影响禽产品质量安全外,大部分随着粪尿液排出体外并且仍然保持一定的生物活 性。未经处理的粪便直接作为农肥施用,其中的重金属(包括锌、铜、镍、镉等)、抗生素及其它有机物 质也会污染土壤。虽然它们对植物生K不会产生很人的影响,但容易被植物吸收后残留蓄积在其组织中, 最后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浓缩几倍甚至儿十倍,最后进入人和动物食物中,引发慢性中毒,或可 能引起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招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2.3水源污染 我国每年家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和粪水总量十分可观,如此人量的需氧腐败有机物,若不经处理直接 排放剑水流缓慢的水体,如水库、湖泊、内海等水域,其造成的污染程度堪比居民生活、农业、乡镇上业。 粪污中的氮和磷进入土壤后转化为硝酸盐和磷酸盐,它们渗入地下水或随被腐蚀掉的表层土流入江河,促 进了水生植物、藻类的大量增殖,消耗水中大量氧,导致水中溶解氧(Do)减少。进而造成植物根系腐 烂,鱼虾等水生动物人量死亡。它们在水底层经厌氧分解,产生H2S、NH,、硫醇等恶臭物质,使水旱.黑色, 即水体的“富营养化”。这些不仅导致饮用水质量卜降,危害人备健康,即使作为灌溉用水,也可能会导致 禾苗徒长、倒伏、晚熟或不熟,农作物绝收。 2.4生物污染 随着家禽养殖规模的扩大,我国禽病发生和流行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疫病已成为制约我国家禽业发展 的瓶颈,也时刻威胁人类安全与健康。目前,人禽共患性疾病主要有沙『J氏菌病(鸡白痢、禽副伤寒、亚 利桑那菌病)、人肠杆菌病、禽结核病、弯曲杆菌病(空肠弯曲杆菌病、结肠弯曲杆菌病等)、李氏杆菌病、 弧菌病、禽丹毒、螺旋体病和禽流感等lO多种,其中沙fJ氏菌病和大肠杆菌病等依然普遍存在,其它一 些疫病也时有发生。尤其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的人禽共患病的出现,已对家禽业和人类安全构成了严重 威胁。未经处理的粪污中存在着人量的病原微生物,排放后可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在一定程度上成为 某些疫病扩散和传播的渠道。
伞固畜禽水产养巯污染l监测-j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
家禽养殖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对策
刘梅戴亚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 摘要:近年来家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越_≥}∈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我国家禽养殖业中存在的环境 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_并结合我国养禽业实际,提出了一些防控对策。 关键词:家禽养殖业;环境污染;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禽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禽产品产量和进出口贸易不断增长,规模 化养殖发展逐步加快,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并已初步形成家禽优势产业带。家禽养殖业已成为我国畜牧 业中的支柱产业,也是发展速度最快,集约化程度最高、与国际先进水平最接近的产业。与此同时,养禽 业中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人量禽粪以及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不但 影响养禽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经济效益,而且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1家禽养殖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据测算,每只成年产蛋鸡每天平均产粪1039。一个千只规模的鸡场年排粪量约为36t,万只规模的鸡 场年排粪量则为360t。如加上冲洗排出的污水及其它废弃物,则粪污排放量更为可观。鸡粪污中含有大量 的有机物及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氨气、硫化氢、甲烷、甲醇、甲胺、二甲基硫醚等恶臭气体, 铁、锌、锰、钴、碘等矿物元素,铜、砷、汞、硒等重金属物质,抗生素、抗氧化剂、激素等饲料添加剂 残留物,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而我国目前人多数养殖场的粪污未得到妥善处理或处理设施 简陋,如此大的粪污排放颦,不仅恶化了家禽自身的生存环境,还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水源和土壤污染, 甚至传播疾病,危害人类环境和生命健康。 1.1空气污染 家禽在饲养过程中,除自身不断向体外排出大量有害气体、恶臭化合物以及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外, 养殖环境中还有大量的粉尘、霉菌等存在。它们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家禽和人类健 康。 对于家禽来说,首先,禽舍内的有害气体和恶臭物质可刺激家禽嗅神经和呼吸道,导致应激和疾病的 发生。如:家禽长期处于低浓度氨的环境中,体质变弱,对一些疾病抵抗力下降,采食量和生产性能也会 受到影响;高浓度的氨气则对家禽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的纤毛造成损害,如萎缩或脱落等,引起咳嗽、气管 炎和支气管炎、肺水肿、出血、呼吸凼难、窒息等症状。此外,由于家禽呼吸道粘膜受到氨气损害,更易 感染呼吸道疾病。其次,家禽场空气污染还可造成疫病的传播。由于空气环流作用,大多数污浊空气仍停 留在场区上空,进入其它禽舍后,造成疫病的交叉感染。冈此,空气污染可造成禽产品质量下降和疫病治 疗费用的增加,直接影响了养禽的经济效益。对于人类来说,禽舍内的恶劣空气环境可引起禽场工作人员 支气管炎、过敏性肺泡炎、职业性哮喘等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这些都可能导致肺机能下降,减弱对疾病 的抵抗能力,其至造成肺泡的永久性实变,减少肺的容积。粉尘中的蛋白质成分则会产生直接刺激和致敏 作用,还可能引发鼻炎。 家禽场的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则可直接影响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我国大多数规模化家禽场位于 城市郊区,禽场与周围居民区的距离较近。禽场产生的有害物质和臭气严重影响居民区的环境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环境监督和执法力度 上世纪末以来,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1996年,农业部发布的《关于
“九五”期间加快能源一环境工程建设的通知》(农环能发[1996]1号)中明确指出:“新建畜禽场等农业企
业,要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精神,对于粪便、污水的治理要做剑同步规划、 同步设计、同步建设,治理费用不低于总投资的100,6。“九五”期间,各主管部门对原有存栏百头牛、千头 猪、万羽禽以上规模而且未建治理T程的畜禽场,要统筹规划,分期分批地加以改造治理”。2001年,国 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施行了《眚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9号),制定了《畜 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和《音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对 畜禽养殖场的建场、废弃物堆放、处理和排放都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各省(区)也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 的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当地养殖业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为依法治理畜禽养殖环 境污染提供了保障。但毋庸讳言,我国制定的一些畜禽污染防治法规总体上比较粗放。首先,这些管理规
67
令图畜禽水产养殖污染躲测oj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
范仅在污染治理方面有原则性规定,而具体的养殖总量控制、农田粪便施J}}j量方面没有要求,可操作性不 强。荷兰、挪威、德国等一些国家的备禽养殖粪便处理虽然也是以粪便还田为主,但都根据各自国家的不 同地区的十壤类型和种植结构,具体规定了不同的饲养规模。其次,我国的相关立法的层次较低,目前出 台的管理规范还只是停留在行政法规和标准层面,未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因而其威慑性有限,只有少数养 殖企业能自觉遵守。而且,在实际管理I:作中,一些监管部门还存在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最后, 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也较小。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对违反该办法规定行为的罚款只是处 以1 000元以上3万元以卜罚款,难以起剑预防违法行为发生的作用。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养殖业 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严格细化规定,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同时,要人力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全民环 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并切实做到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 2,2倡导科学养殖,减少粪污排放量 按照环保、节能、效益协调同步的循环发展模式,在不影响家禽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多种措施 并举,最人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从源头上降低家禽生产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 积极开发和推广一肖饲饲养新技术,采取在饲料中添加酶和微生态制剂、饲料颗粒化、膨化和热喷技术 等,改善饲料品质及物理形态,提高家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是饲料氨的利用率。 在饲料或垫料中添加各类除臭剂,如:丝兰属植物提取物、天然沸年i为主的偏硅酸盐矿石(海泡石、 膨润十、凹凸棒彳i、硅石、硅藻币i等)、绿矾(硫酸Ⅱ铁)和酶制剂等,吸附、抑制、分解或转化排泄物 中的有毒有害成份。 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家禽自身抗病能力,达剑少用或不用药物的目的;按国家 有关规定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包括允许使用种类、使用量和使用范围等。 2.3推广生物净化技术,实现粪污无害化 所谓生物净化,就是利用厌氧发酵原理,杀灭家禽粪污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虫卵,同时将其 转化成清洁廉价的能源和无公害的有机肥。目前,国内外禽粪的净化和处理方法很多,且各有优缺点,家 禽养殖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 堆肥是一种古老而简便的方法。利用堆肥方法处理家禽废弃物,是一种集处理和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于 一体的方法,其终极产品为有机肥料,应用于农业生产。好的堆肥对改善十壤结构、培肥地力起到重要的 作用。堆肥的腐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由微生物参与的生物氧化降解过程。经堆肥处 理的家禽废弃物易于运输,并且无病原菌。但堆肥过程会造成氮损失并污染大气环境,且占用的空间较大, 发酵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厌氧发酵是一种广泛用于工厂、农业和城市垃圾处理的一种处理方法。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对有 机物的降解作用,产生甲烷平均含量为60%的可燃性气体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可为农户提供清洁的能源 和优质无害化的肥料。缺点是NH3挥发损失大,处理池体积大,只能就地处理与利用。另外,由于禽粪中 氨的含量较高,不利丁发酵过程。因此,在家禽粪污处理过程中,如何尽量降低氨浓度,是提高厌氧发酵 效率的重要措施。有试验表明,将禽粪与猪粪进行共发酵时,猪粪提供产甲烷微生物而禽粪则为其提供更 多的基质,两种废弃物相互补充,可显著提高生物气体的产量。 焚烧法是垃圾热处理中最重要的方法,它是使可燃性垃圾在高温下与氧发生反应,将垃圾转变成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