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涂装同步工程涂装同步工程概述涂装同步工程工作是在整车开发过程中,以白车身为对象进行涂装工艺可行性、车身结构防腐性、密封性等进行工艺分析。
涂装同步工程分析,要紧密地结合现场生产线实际情况,如前处理及电泳方式(步进式、连续式)、电泳槽泳透力、各工位节拍及工装、设备等内容一并考虑。
在汽车产品研发中,涂装同步工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工艺策划阶段、模型阶段、工程化设计阶段和样车试制阶段,各阶段开展的具体工作内容、各阶段输入输出物以及责任分工见表《涂装同步工程工作细则》。
除了《涂装同步工程工作细则》,在涂装同步工程的相应阶段还输出部分关联文件,见表《涂装同步工程工作关联文件清单》。
表涂装同步工程工作细则表涂装同步工程工作细则(续)同步工程分析指导手册GEELY表涂装同步工程工作细则(续)备注:—涂装工艺分析组;—涂装工艺规划组。
表涂装同步工程工作关联文件清单表涂装同步工程工作关联文件清单(续)表涂装同步工程工作关联文件清单(续)表涂装同步工程工作关联文件清单(续)涂装工艺可行性分析方法为了完成涂装同步工程工艺策划阶段的分析工作,使该阶段的工作做得更深入、规范,特编写涂装工艺可行性分析方法,此分析方法适用于同步工程工艺策划阶段的工艺可行性分析,为今后此项工作提供方法指导和操作规范。
工作内容生产能力分析。
制造工艺可行性分析。
生产工艺设备、工装适用性分析。
工作方法工作步骤第一步:搜集资料:《××项目预研项目书》、《项目设计任务书》及××车型量产选定生产线的现场工艺资料。
由搜集到的资料分析得出以下信息:) ××车型的生产纲领及白车身外形尺寸(长×宽×高)及白车身重量;) ××车型质量定义;) 选定生产线的通过性尺寸(长×宽×高)及承重;) 选定生产线的工艺流程;) 选定生产线的主要生产设备、工装明细。
第二步:根据以上资料对选定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制造工艺;生产工艺设备、工装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第三步: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得出××车型工艺可行性的结论。
工作内容分析方法2.2.1 生产能力分析通过××车型选定生产线的生产节拍及班次,计算出生产线的最大产能,与××车型的生产纲领对比分析,确定产品在该生产线生产时是否满足生产纲领的要求,如不满足,是否有改进措施,并对改进措施实施后是否可行得出结论。
2.2.2 制造工艺可行性分析) 工艺流程分析:由选定生产线的现场工艺资料得出××车型选定生产线的工艺流程,××车型按该工艺流程进行生产是否可行,是否达到《××项目预研项目书》、《项目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产品质量目标。
如果不可行,分析是否有改进措施,并对改进措施实施后是否可行得出结论;) 工艺手段分析:对选定生产线采用的工艺手段是否满足××车型的工艺要求进行分析,如果不可行,分析是否有改进措施,并对改进措施实施后是否可行得出结论;) 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对生产线的三废排放是否经过处理,是否满足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分析。
如果不可行,分析是否有改进措施,并对改进措施实施后是否可行得出结论。
2.2.3 生产工艺设备、工装适用性分析) 通过性分析:通过××车型选定生产线的最大通过尺寸及承重与××车型外形尺寸及重量的对比分析,结合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得出××车型在该生产线的通过性结论;) 生产工艺设备、工装适用性分析:分析××车型选定生产线的现有设备、工装,是否能满足××车型的生产需要。
重点分析现有生产线的喷涂设备、输送设备、升降设备、各种小卡具等是否适用于××车型。
如果不适用,是否有改进措施,并对改进措施实施后是否可行得出结论。
经验和技巧常见的问题) 在对制造工艺可行性分析中的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时,虽然是由选定生产线的现场工艺资料得出××车型的工艺流程,但该工艺流程中往往出现腻子工序,而××车型的产品质量定位较高,无需刮涂腻子,在确定该产品的工艺流程时可取消腻子工序。
生产时,输送至腻子工序可不经过腻子操作直接通过该工序;) 在对制造工艺可行性分析中的工艺手段进行分析时,根据××车型的产品质量定义应采用机器人喷涂,但该生产线上没有机器人,要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增加机器人;) 在对制造工艺可行性分析中的工艺手段进行分析时,根据××车型的产品质量定义应采用自动涂胶机涂胶,但该生产线上并无自动涂胶机,要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增加自动涂胶机。
心得体会正确进行工艺可行性分析,必须做到:) 掌握产品定位、生产纲领、质量要求、产品的基本信息等;) 熟悉生产线的最大产能、工艺流程以及各工序的设备工装、工艺参数,工位布局,生产节拍,主辅料定额、能动费等情况;) 熟练掌握软件的使用;) 具备一定的涂装现场经验。
涂装竞品车型分析方法为了完成涂装同步工程工艺策划阶段的分析工作,使该阶段的工作做得更深入、规范,特编写涂装竞品车分析方法,此分析方法适用于同步工程工艺策划阶段的竞品车分析,为今后此项工作提供方法指导和操作规范。
工作内容涂装工艺流程分析。
涂装工艺孔分析。
涂层分布状态分析。
涂敷工艺分析。
空腔发泡及空腔注蜡工艺分析。
外观件的特征线、包边部位、搭接部位涂装作业性分析。
整车防漏水性涂装工艺分析。
涂层质量及隔音降噪方案分析。
工作方法工作步骤第一步:根据样车拆解计划进度表得知竞品车的拆解进度,进而对竞品车进行拆解跟踪;第二步:在拆解过程中对竞品车的涂装工艺孔、工艺流程、涂敷、涂层分布、空腔发泡及空腔注蜡、外观件的特征线、包边部位、搭接部位涂装作业性、竞品车整车防漏水性、涂层质量及隔音降噪方案进行分析;第三步:对竞品车采用的先进涂装工艺、先进涂装工艺装备、新涂装材料、新涂装技术等可以借鉴的案例以及竞品车涂装工艺需要避免或改进的案例进行简单描述、总结;第四步:根据分析结果对竞品车的涂装工艺作出总体评价。
工作内容分析方法2.2.1 涂装工艺孔分析涂装工艺孔分析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电泳孔:对电泳孔的分析主要针对地板、侧围、柱、柱、五门一盖存在空腔的位置进行重点分析,对电泳孔数量、位置、尺寸及形状进行记录并分析其电泳孔达到的效果;) 防气泡孔:对防气泡孔的分析主要针对四门、发动机罩、背门以及左右侧围等部位的密闭空腔进行重点分析,对防气泡孔数量、位置、尺寸及形状进行记录并分析其防气泡孔达到的效果;) 前处理及电泳排水孔:对排水孔的分析主要针对地板、四门底部、后背门底部、发动机罩边缘等部位进行重点分析。
对排水孔数量、位置、尺寸及形状进行记录并分析排水孔达到的效果;) 工艺过孔:与涂装联系较为紧密的工艺过孔有车门阻尼片粘贴时使用的孔位,此孔位是否过小,工人无法操作或过孔边缘切边较为尖锐,对工人操作造成安全隐患需要在进行竞品车涂装工艺分析时重点分析。
2.2.2 竞品车的涂装工艺流程分析竞品车的涂装工艺流程分析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2.2.2 通过对竞品车漆膜状况、涂胶状况、车底涂料喷涂状况的记录及分析,得出竞品车的涂装工艺流程。
2.2.2 通过对竞品车保险杠等塑料件的漆膜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保险杠等塑料件的涂装工艺流程。
2.2.2 涂敷工艺分析, 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密封胶涂敷工艺:通过对四门包边焊缝、发动机罩包边焊缝、顶盖流水槽、后背门包边焊缝、地板焊缝、发动机舱焊缝、后备箱焊缝、侧围等部位的胶条宽度、厚度及外观状况的记录及分析,得出竞品车采用的打胶方法、遮蔽方法、打胶部位、宽度、厚度及外观要求,并评价其效果;) 防石击涂料:通过对地板底部通道前后焊缝部位、地板底部、轮罩、前机舱等部位防石击涂料的厚度、外观状况的记录及分析,得出竞品车防石击涂料采用的打胶方法、遮蔽方法、打胶部位及外观要求,并评价其效果;) 裙边胶:通过对竞品车喷涂的裙边胶的部位、厚度、外观状况的记录及分析,得出竞品车裙边胶采用的涂敷方法、遮蔽方法、部位、厚度及外观要求,并评价其效果。
2.2.2 各涂层工艺分析通过对竞品车电泳漆膜、中涂漆膜及面漆漆膜的分布部位、厚度、外观的记录及分析,得出竞品车电泳漆、中涂漆及面漆的喷涂部位、喷涂方法、厚度、光泽、鲜映性及外观的要求,并评价其效果。
2.2.2 空腔注蜡及空腔发泡工艺分析, 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防锈蜡:通过对竞品车纵梁、各车门底部、门槛等部位腔体的拆解,对腔体内是否有防锈蜡进行记录及分析,得出竞品车防锈蜡的涂敷位置、涂敷方法及涂敷要求,并评价其效果;) 空腔发泡工艺:通过对竞品车门槛、柱、柱、柱等部位的腔体的拆解,对腔体内是否采用空腔发泡进行记录及分析,得出竞品车空腔发泡胶的涂敷位置、涂敷方法及涂敷要求,并评价其效果。
2.2.2 外观件的特征线、包边部位、搭接部位涂装作业性分析, 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外观件的特征线分析:通过对竞品车的外观件特征线部位的涂膜外观状况的记录及分析,得出特征线部位的喷涂难易程度及喷涂保证措施,并对竞品车特征线作出总体评价;) 包边部位的涂装作业性分析:通过对竞品车五门一盖的包边部位的结构进行记录与分析,得出该部位对打胶操作的影响程度及打胶保证措施,并对竞品车包边部位作出总体评价;) 搭接部位的涂装作业性分析:通过对竞品车各分总成外观件搭接部位的记录与分析,得出竞品车搭接部位的密封工艺方法及对密封操作的影响程度以及密封保证措施,并对竞品车搭接部位在密封操作方便性、不积灰尘性等方面作出总体评价。
2.2.2 整车防漏水性涂装工艺分析, 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对竞品车顶盖流水槽及后尾灯安装位置极易产生漏水的部位进行记录及分析,得出竞品整车防漏水性的打胶保证措施,并作出总体评价;) 对竞品车安装胶堵或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密封的部位进行记录与分析,得出竞品车整车防漏水性的胶堵密封或其它密封保证措施,并作出总体评价。
2.2.2 涂层外观质量及隔音降噪分析, 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涂层外观质量:通过对竞品车涂层外观质量膜厚、光泽、鲜映性、硬度、各种外观瑕疵的记录与分析,得出竞品车涂层外观质量的保证措施,并作出总体评价;) 隔音降噪参考:通过对竞品车阻尼板、胶堵安装部位的记录与分析,结合以上密封胶、车底抗石击涂料的总体评价,得出竞品车隔音降噪采取的保证措施,并作出总体评价。
经验和技巧常见的问题在进行竞品车涂装工艺分析的过程中,会遇到以下常见问题:) 对竞品车进行涂装工艺分析,要真实反映竞品车型的涂装工艺状况,如工艺设备、工艺流程、工艺材料等方面;) 在进行整车拆解跟踪过程中,易因工艺孔位较多而漏记相关排水孔、电泳孔、防气泡孔等位于边角部位的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