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的呼吸复习学案

人体的呼吸复习学案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
复习目标
1、熟记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作用,学会测量胸围差。

2、明确肺与外界
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

3、明确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4、描述空气质
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通过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去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

要点梳理
1、看右图回答: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 ] 两部分组成。

呼吸道
包括等器官。

2)肺炎双球菌等致病微生物到达患者发病部位的“旅程”是:
外界空气→[ ]→[ ] →[ ] →[ ]→[ ]→[ ]
3)图中所示的各部分中[ ] 是呼吸系统主要的器官。

4)在人体中,图中的[4]向前下方与[ ] 相通,向后下方与相通。

5)图中的[7]是。

6)人体结构中,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发声器官的是;
7)在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中,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2、用鼻呼吸的好处是:,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3、患感冒时流出的大量“鼻涕”主要成分是鼻腔内表面的分泌的黏液;而咳出的“痰”则是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中所分泌的黏液以及尘粒和等组成的。

4、在一次体检中,李明同学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78厘米,尽力深吸气后的胸围长度是88厘米,尽力呼气后胸围长度是76厘米,他的胸围差是。

5、在平静状态下,人体参与呼吸的主要肌肉有。

吸气时,这些肌肉,使胸腔容积,肺随着,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气体便被吸入。

呼气相反。

6、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这说明。

7、如图表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你分析以下的问题:
1)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在其外面包绕
着丰富的[ ] ,它们壁都很薄,只由层
构成。

这种结构特点适于气体交换在和
之间进行,这一点充分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

2)血液由A流到B,其含氧量。

3)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到达全身各处的里,在细胞的中被利用。

8、常见的大气污染源一般有哪几种?请你列举出三种以上常见的大气污染源:
9、在“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探究活动中,利用“五点取样法”抽样检测,属于探究活动的哪个环节?,取样时为什么要设置重复组?。

10、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此外,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11、
学法指导
例1 某同学患气管炎。

在上学路上咳嗽了一阵之后,将一口痰吐在了路上。

又觉得有些难为情,所以赶紧用鞋底将痰擦去。

请问这位同学有哪些方面做的不对?痰是人体的什么部位产生的?
【答案】随地吐痰和用鞋底擦痰气管和支气管
例2 如图所示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

请你仔细观察曲线,分析回答:
1)曲线AB 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2)曲线BC 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
都 。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 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 。

4)在曲线AB 、BC 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
AB : ,BC : 。

【答案】1)吸气 2)缩小 3)B 相等 4)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膈肌收缩;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膈肌舒张。

例3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下沉者为产前死婴,因为( )
A .肺泡内充满了痰液 B.肺泡被血块堵塞
C.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
D.婴儿肺的质量大 【答案】C
训练提高
一、选择题
1、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黏膜的纤毛摆动的意义是( )
A .形成黏液
B .使气体通畅
C .使黏液均匀分布
D .将细菌和灰尘推向喉部
2、空气进入肺,经过的器官依次是( )
①鼻腔 ②气管 ③喉 ④支气管 ⑤咽 ⑥肺泡
A .①③⑤②④⑥
B .①④③⑤②⑥
C .①⑤③②④⑥
D .①⑤②③④⑥
3.关于用鼻呼吸而不用口腔呼吸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鼻腔的入口处丛生鼻毛,能阻挡灰尘
B .鼻腔的鼻黏膜能分泌黏液黏住灰尘和细菌
C .鼻黏膜内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D .鼻毛可以减慢吸入空气的速度
4.右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B .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C .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D .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5
其它气体,其中表示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6.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其胸围差一般较大,原因是( ) A .胸部肌肉发达 B .肺的容积大 C .胸廓大 D .与呼吸有关的肌肉收缩力强,胸廓的活动范围大 7、学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后,李明同学总结了肺适于进行气
体交换的特点,你认为他总结的以下四点中,哪一项与此无直接关系?( )
A .肺泡数目极多
B .肺泡位于细支气管的末端
C .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D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8、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经过( )层细胞A .一 B .三 C .两 D .四
9、人体内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 )
A .血液
B .细胞
C .肺泡
D .呼吸道黏膜
10、在日常生活中,若有人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呼吸突然停止,往往是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抢救,请你把手按在胸部感觉一下,若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内吹气的次数大约是多少?( )
A .16次/分
B .75次/分
C .8次/分
D .32次/分
11、下列哪项会破坏居室环境( )
A .在冬天打开教室窗户透气
B .冬天为防止花卉受冻而将其搬入卧室
甲 乙 模拟膈肌运动
C.冬天用火炉时安装烟囱D.采用湿式扫地
12、右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所处的状态是()
A.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
B.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
C.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
D.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
二、非选择题
1、A、B、C三图表示人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膈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1)根据所学的知识,你可以推断出,图A为状态,此时肋骨间的肌肉处于状态,膈肌处于C图中的状态,此时的胸廓容积,此状态时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

2)从三个图的分析可以看出,吸气和呼气是由于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了肺内气压的改变而实现的。

2、下图表示王小亮在跑步和休息时的两种呼吸状
态,请你据图回答:
1)两图中的图的呼吸深度较大,图所示
的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快。

2)图表示王小亮在跑步时的呼吸状态。

3)图所示的状态的需要的能量少,此状态下
肺容量较。

3、右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
据图回答:
1)请在肺泡与2之间用箭头分别表示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走向。

2)氧气要进入血液要依次穿过哪些结构?。

3)进入肺泡的二氧化碳被呼出体外,要依次经过哪些器官?
4)血液从A流入从B流出后,其变化是里面的含量增大,而
的含量减少了。

4、右图是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瓶内
均装入澄清的石灰水,请据图分析回答:
(1)如果吹气和吸气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甲瓶,向乙
瓶;
(2)经向两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
瓶;
(3)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瓶。

5、某学习小组探究在“擦黑板时教室内空气的尘埃粒子含量”,由于是
初次进行这方面的实验,他们完全按课本上所说的方法精心制作了用来计数的载玻片,用它来采集尘埃,将其放到教室的中央,擦黑板后5分钟,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五个抽样点的尘埃粒子数分别是10、15、14、18、9,请你帮助这个小组的同学分析:
1)请计算出这个载玻片上整个需要计数的的范围内有个尘埃粒子。

2)教室前排位置的尘埃粒子数应比测定出的尘埃粒子数。

3)在现有的条件下,应如何降低粉笔灰对同学们的污染?请谈谈你的想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