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努力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设计出既符合新课标要求,又能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方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数学学习,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采用情景教学、课后研究等新型的探讨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1.前言
教师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书育人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要坚持”以人为本,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1]。
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加快速的掌握数学知识。
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积极帮助,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拓展学生知识面,让其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高中数学教学应重视教学设计,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采取新型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现状和问题
2.1现状
数学是高中教学的基础学科,它能很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高中数学教学是十分重
要的。
为了更好的进行高中数学教学,高中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然而,现今的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其中,教学设计的落后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教学设计就是指依据教学的对象和教学的目标,确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让课堂教学有序的进行,并最终形成教案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但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改变原先的”讲授、练习、考试”三点一线的机械教学模式,将情景教学、探究学习、课后拓展等新型的教学手段引入高中数学教学。
2.2问题
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就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方案设计,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还要考虑到教学的起点和终点。
而现今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
第一,教学手段滞后。
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法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常用教学手段,这就使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成为教学的被动接受者,这大大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第二,理论与实际脱节。
数学教学与其它教学不同,它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项能力是其它学科教学的基础,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
第三,教学评价不合理。
虽然现在是素质教育,但是面对升学压力,考试成绩仍是评价学生能力和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被动的接受”填鸭式”的教学。
3.新课标下的三种数学教学设计形式
教学设计要兼顾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后学习,也就是要考虑到教学的起点和终点。
所以,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可以试着从教学过程、课后学习和练习布置三个方面出发,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3.1情景教学
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改变原先的”一言堂”教学模式,采取新型的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
情景教学法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是十分适宜的,数学教学与其它年级的数学教学不同,在公式的复杂程度,计算的难度上都有所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设计题目,增加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例如对椭圆的定义,可以采取画图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将回家的的路线用图画的形式画出,对比椭圆的定义看看二者的差别,这样可以更加清楚明白的了解椭圆的定义。
还可以设计一些新颖别致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创设情景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尽可能的设计出开放性的问题形式,让学生发现问题,努力探索。
3.2课后探究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不仅包括课堂教学部分,还包括课后探究部分。
受到课时的限制,学生数学学习的时间有限,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学生进行课后的探究学习。
将学生按照个人兴趣分为几个研究小组,给予学生相应的课题和指导,让他们自主完成课题的探究学习,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更好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
活,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的兴趣,改变原先的被动学习模式,化被动为主动,自觉提高学习效率。
3.3开创性作业设计
不论何种学科的学习,为了巩固学习成果,适当的练习是必要的,为了做好高中数学的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作业的设置,要优先选择开放性的作业设计方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为开创性、开放性的任务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能举一反三,通过联想、拓展的方式接受到更多的知识信息,充分发展自身的学习潜能。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关注新课标的要求”专研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注重教学过程设计的同时要把握好教学的尺度”[2],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小庆.对高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思考[j].读与写杂志,2011,(11):120.
[2]刘海东.浅谈如何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j].读与写杂志,2011,(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