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款常见声卡音质排行榜家用声卡的音质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于IT业界固有的习气,至今我们看到声卡的领导厂商在对待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吹嘘大大多于实干。
而如果按照HIFI界的要求,电脑声卡又属于几乎不可能入流的东东。
这使得我们这些长时间与电脑打交道,希望一边工作学习一边欣赏音乐的人感到上的区别仍然存在,一块表现好的声卡完全有可能让因为资金不足而受到制约的音乐欣赏空间变得丰富和开阔起来。
因此,我想到要对自己听过的几款声卡进行一个比较,以为一些准备在电脑上欣赏音乐的朋友提供一点个人的参考意见。
无可奈何。
然而,即便是廉价的只有100块的声卡,在声音表现、事先的说明首先要说明的是,以下的比较完全是主观听音比较,是在个人的环境和设备情况下进行的。
因此,和测试的数据必定有所差距。
不过,主观听音的鳳受在某些时候比数据测试来的更有参考价值,不是更精确而是更准确。
值得自豪的是,这些声卡大多使用了半年以上,因此,作出的结论在个人来说大多是盖棺定论°我的机器经过好几次升级,但是一贯使用了英特尔芯片组。
目前为P4 1.8AG ABIT BD7 RAIDWD40*2 ON DATA DVD16X ACER RW6X4X32X DELL听9音用的工具是受到不少网友好评的DIBO 2000 (非防磁型)+ GRADO SR8耳机。
前者具有音场宽阔,音质平实、低音扎实干净的特点,后者则具有感情热烈、温暖的音色。
这样的配置个人认为应该算是比较典型也比较合理的类型。
二、个人听音取向虽然听音取向是一件很难说清楚的事情,但是,在这里仍然要用文字形容。
我对声音的爱好大致可以用三点来说明:第一、声音有明显的形态,能够凝聚起来。
也就是结像要明确、有体积感,例如男声最好能听出胸腔的共鸣,声音能立起来,而不是散漫的。
满足这一点往往就能形成比较好的声场。
第二、声音要有质感和丰富的色彩,此二者相互矢联,缺一不可。
所谓有质感,是说声音有比较自然的边缘和密度,该粗糙则粗糙,该细滑则细滑,切不能任何声音都是一派细腻润滑。
所谓色彩是说这些声音能够产生某种光泽感,个人比较偏向于暖色调的声音。
第三、声音要比较快的转换速度和弹性,低音以弹性和密度为第一,而下潜则可稍作妥协。
总结起来,我最欣赏的是有型有色、又能收放比较自如的声音。
三、我的排序这些声卡按照音质由低向高的排列是:爱捷特268II :四声道声卡,TRIDENT 4D WAV芯片。
有数字输出。
此声卡在2000、XP下只能使用2声道。
点评:声音不是一般的硬,但很有凝聚感,信噪比一般。
属于那种音乐感较差的声卡。
四声道功能弱,且资源占用严重。
新众HI FIVE :四声道声卡,此声卡在2000、XP下只能使用2声道。
和MX400使用很相近的CANYON 3芯片,但是驱动不可互换,兼容性差得可怜。
点评:声音软、散、细。
基本上没有本底噪音。
用耳机在最大音量情况下,作无信号输出,噪音非常小。
SB— LIVE D:四声道声卡。
有数字输出。
可加载波表。
在2000、XP下具备完整功能。
点评:声音到最大的时候略有些破,集干、紧、细、脆等特点于一身,当然这是在使用老驱动的情况下。
以上缺点与AC97不无尖系。
而声音缺乏感染力,数码声严重应该是最大的特点o这也是创新PCI 声卡全系列的一个特点。
用耳机在最大音量情况下,作无信号输出,驱动能力有限,有一定噪音。
后置声道信号较弱。
傲瑞8830声卡(光纤版):四声道卡。
和帝盟MX30C使用同样芯片。
提供数字输出。
此声卡在2000、XP下只能使用2声道。
微软提供XP驱动支持。
点评:声音柔弱,音色平淡。
信噪比一般。
游戏环绕效果极佳,DVD环绕效果一般。
耳机输出时有一定噪音,驱动能力有限。
黑金二代测试版:5.1声道卡。
CirrusLogic 4630芯片。
支持光纤、同轴数字输入输出。
在2000、XP下具备完整功能。
点评:听了两个星期。
低音柔软且下潜深,中高音略散,解析力不够,音色平淡。
在DVD 5.1声道时有非常真实自然的环绕声表现。
非常接近电影院的听感o个人认为在DVD方面超过AUDIO 丫用耳机在最大音量情况下,噪音很小。
正式版在音质方面有一定的提高。
待其XP驱动完善后将专文加以介绍。
SB16全长卡:两声道卡。
ISA接口,已淘汰。
点评:声音较为般,动态不足,信噪比较好。
帝盟S100:两声道卡o ESS1989芯片。
在2000、XP下具备完整功能。
点评:在未采用新驱动的情况下,有时候会出现某些频段的噪音。
音色非常好,略带金属光泽,且有一定亲切感,整体音场开阔,但深度有限。
听流行乐时兼具色彩和清爽,非常享受,用EWD驱动后噪音问题得到解决,声音表现有长足进步。
YMH719fe牌卡:两声道卡。
已淘汰。
点评:声音圆润、厚实、细节较为丰富。
信噪比非常好。
这块卡来历不明,因此不具有帝盟MX400四声道声卡o使用ESS1978 2E芯片。
有数字输出,且数字输出电路做工在民用声卡上数一数二。
在2000、XP下为2声道。
点评:信噪比高,动态大,音场非常大且深,在98下音色略暗,弹性极佳。
游戏环绕不错,但存在BUG 在2000和XP下使用最新驱动声音相当圆润,音场和解析力比98下有所降低。
但仍然是我听过的在2000和Xp下音质表现最好的声卡。
耳机驱动力强。
DVD 4声道音色很好,环绕感不错。
考虑其实用性,可与MX200媲美。
帝盟MX200四声道声卡。
DREAM560芯片。
MIDI方面采用4兆追梦芯片硬波表。
两个输出口均可驱动耳机。
核心工作频率22K、44.1 K > 48K可调。
点评:最大特色在音色厚实柔美,且解析力很好,动态和音场在听感上比MX400略有逊色,因此声音相比之下有时候也觉得有些板。
推荐用帝盟原装驱动,可以调节核心频率,当核心频率工作44.1 K的情况下,完全没有AC97的恶劣影响,能够取得最佳的音质。
在游戏里是A3D1.0真四声道。
如果我们在98里面强制安装一个8738的四声道驱动,然后加以禁用,PowerDVD 4就能用MX200播放真四声道DVD 且效果极佳,声音饱满,虚拟的中置声道非常饱满。
MIDI表现极佳,由于在表现流行音乐时有舞台键盘的听感,有朋友认为有电子味。
但经过前一段时间对钢琴曲等的全面聆听,个人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MX200勺音色表现非常丰富、明亮,最难得的是有力度感,其他民用声卡即便在加载大容量波表的时候,往往也显得音色平淡、缺乏力度感。
LINE OUT1有本底噪音,LINE OUT2没有本底噪音。
这两个输出既可以输出同样的信号,也可以构成四声道模式。
耳机驱动力是以上所有声卡中最强的。
最大缺点是不支持2000和XP,但据说驱动之家的一些程序员可能进行开发。
且有最新的小道消息说微软内部有人在XP下使用MX200最后,由于创新128D LIV巳黄金版、AUDIG浙的时间较短,因此,不便于详细介绍其功能和声音表现。
但是可以基本得出的一个结论是,LIVE!黄金版的音质比数码版有较大优势,主要表现在高频柔和,音场较深。
而AUDIGY勺声音表现则比LIVE!黄金版有长足进步,声音具有锐利、大动态、高信噪比的特点。
但遗憾的是,这块卡有严重的染色,无论什么声音经过这块卡的处理后,都变得偏硬和明显有金属色泽,在听感上也造成音场扁平的感觉。
这样,综合评价起来,我认为其声音表现(尤其是对电脑听音的适应性上)仍在MX200和MX400之下。
四、结论令人不舒服的结论是,已经被购并的厂家帝盟的声卡在声音表现方面获得相当大的优势。
我无意为亡者招魂,却真心地希望有尖芯片厂家和有实力的程序员,能够为这些声音表现较好的卡开发更为完美得2000及XP 驱动。
以使得我们在享受2000、XP稳定性的同时,也享受到更为美好的音质。
从性价比上说,在100元以下,我推荐使用S100声卡。
这块声卡的声音有亲和力,长时间聆听很少疲劳感,且声音略有金属色泽色彩,符合现在大多数流行乐、NEWEG等曲风需要对交响乐虽然表现能力有限,但与同价位的SB128比起来,仍然毫不逊色。
另外,这块卡的驱动兼容性不错,并有ESS 作后续支持。
在150元一200元这个档次,我推荐使用MX400这块卡具有非常好的空间感和动态表现,且整体音色温暖。
因此能够很好地弥补电脑数码声严重的问题。
交响乐与流行乐表现俱佳ESS仍然在提供驱动,因此,如果不追求环绕声,则这块卡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至于为什么不推荐创新声卡,一方面是由于创新声卡居高不下的售价(一块AUDIG対卡的价格相当于S100的700— 800%,相当于MX4O0勺300- 400%,足够在买一块S100或MX400之余,再买一套高档多媒体音箱如惠威M20W,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其系列声卡所一致表现出的生硬的数码声,与中和电脑音频缺点的听音要求背道而驰。
而对MX200不作推荐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其2000与XP驱动支持已属渺茫,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该卡被人为抬高价钱,颇有宰人之嫌。
此卡无多少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