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中港职业高级中学2010级护理专业学习资料第五章《呼吸运动》一、名词解释1. 呼吸2. 胸内负压3. 肺泡通气血流比值4. 肺活量5. 时间肺活量6. 胸式呼吸7. 生理无效腔8. 肺牵张反射9. 血氧饱和度10. 中枢化学感受器二、填空题1. 外界空气由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称为_______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_______ 。
2. 内呼吸指的是_______ 与_______ 之间的气体交换或称组织换气。
3. 使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的神经是_______ ,该神经兴奋时释放的神经递质是_______ ,其作用的受体是_______ 。
4. 使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减小的神经是_______ ,该神经兴奋时释放的神经递质是_______ ,其作用的受体是_______ 。
5. 表面活性物质是由_______ 分泌的。
其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 ,作用是_______ 。
6. 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_______ 。
肺通气的阻力有_______ 和_______ 两种。
7. 迷走神经通过M 型胆碱受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_______ ,使气流阻力_______ 。
8. 正常成人腹式与胸式呼吸同时存在,但以为主______ ;小儿主要是_______ 呼吸;妊娠后期的妇女则以______ 为主。
9. CO 2 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 ,另外还有_______ 和_______ 两种形式。
10. 呼吸的无效腔越大,则肺泡通气量越_______ 。
11. 氧解离曲线为_______ 形曲线,它表示Hb 中O 2 的饱和度与_______ 的关系。
12. 低O 2 对呼吸中枢神经元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 ,而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是_______ 。
13. 肺牵张反射包括_______ 和_______ 两个反射。
14. 机体对呼吸运动调节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 。
15. 调节呼吸运动的外周化学感受器是_______ 和_______ 。
16. 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_______ ,它对细胞外液中_______ 浓度十分敏感。
17. 调节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位于_______ 。
三、判断题1. 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 )2. 功能残气量代表了吸气肌处于松弛状态时肺容量。
( )3. 关于胸内压,吸气时比呼气时低。
( )4. 呼吸的无效腔越大,则肺泡通气量越小。
( )5. 人体呼吸过程中CO 2 的运输主要是由肺至组织,而O 2 的运输主要是由组织到肺。
( )6. 肺回缩力主要来源于肺内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
( )7. 一定范围内,浅而快的呼吸可明显增加通气效率。
( )8.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小肺的顺应性。
( )9.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时,其物理溶解形式是化学性结合的必要前提或中介阶段,溶解的气体量随分压增高而增多。
( )10. 肺的顺应性越大,其弹性阻力也越大,故顺应性可作为弹性阻力的指标。
11. 通气/ 血流比值越大则肺换气越好,越小则肺换气越坏。
( )12. 温度升高可使氧解离曲线左移。
( )13. 在缺氧时呼吸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因而使呼吸增强,以体现调节作用。
()14.CO 2 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所引起的呼吸运动变化,主要是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而起作用。
( )15. 由于CO 2 的分子量比O 2 大,所以临床上常见到气体扩散障碍应该是CO 2 的扩散障碍。
( )16. 血液的氧容量越大,表示其含氧量越多。
( )四、各项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1. 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个指标较好A. 时间肺活量B. 肺活量C. 潮气量D. 深吸气量2. 肺总容量等于A. 余气量加肺活量B. 功能余气量加肺活量C. 功能余气量加潮气量D. 肺活量加潮气量3. 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之差为A. 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B. 潮气量×呼吸频率C. 余气量×呼吸频率D. 功能余气量×呼吸频率4. 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 吸气肌收缩B. 胸膜腔密闭C. 呼气肌收缩D. 肺内压低于大气压5. 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A. 肺活量B. 肺通气量C. 时间肺活量D. 肺泡通气量6. 呼吸频率从12 次/min 增加到24 次/min ,潮气量从500 ml 减少到250 ml 则()A. 肺通气量减少B. 肺泡通气量减少C. 肺泡通气量增加D. 肺通气量增加7. 吸气末肺内压()A. 大于大气压B. 等于大气压C. 等于胸内压D. 小于大气压8. 胸膜腔内压等于()A. 大气压+肺内压B. 大气压+肺回缩力C. 大气压-非弹性阻力D. 肺内压-肺回缩力9. 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A. 桥脑B. 脊髓C. 延髓D. 中脑10. 某人肺通气量为7.5 L /min ,呼吸频率为20 次/min ,无效腔容量为125/ml ,每分心输出量为5 L ,他的通气血流比值是()A.0.8B. 0.7 C .1.0 D.0.911.CO 2 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刺激()A. 延髓化学感受器B.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 脑桥呼吸调整中枢D. 延髓呼气神经元12. 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主要是通过()A. 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B. 直接刺激中枢的呼吸神经元C. 刺激中枢化学敏感区D. 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13. 切断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A. 呼吸幅度减小B. 吸气相延长C. 呼吸频率加快D. 血液CO 2 张力暂时升高14. 在血液中CO 2 运输的主要形式是()A. 物理溶解B. 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C. 碳酸氢盐D. 与水结合成碳酸15. 进行腹式呼吸的吸气时,下述哪块肌肉收缩为主()A. 肋间外肌B. 腹直肌C. 肋间内肌D. 膈肌16. 血液中H +增多时,氧解离曲线()A. 上移B. 不变C. 左移D. 右移17. 关于平静呼吸的描述,下述哪项错误()A.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B. 吸气时膈肌收缩C. 呼气时呼气肌收缩D.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18. 当氧离曲线左移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氧()A. 增多B. 减少C. 先增加后减少D. 不变19. 正常人安静时通气血液比值为A.0.84B. 0.94 C .1.0 D.2.020. 血氧饱和度是指( )A. 血氧容量占血氧含量的百分比B. 血氧含量占血氧容量的百分比C. 溶解氧量占血氧容量的百分比D. 以上全错21. 正常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最有效刺激是( )A. 一定程度的缺氧B. 血〔H +〕升高C. 一定浓度的CO 2D. 以上全错22. 血液中使呼吸运动加强的主要因素是( )A.CO 2 分压升高B.O 2 分压降低C. 乳酸增多D. 非蛋白氮增多23. 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下述哪项不正确? ( )A. 能降低肺的顺应性B. 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 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D. 成分为二软脂酰卵磷酯( 二) 多项选择1. 用力呼吸时,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有( )A. 肋间外肌B. 肋间内肌C. 胸锁乳突肌D. 膈肌E. 腹壁肌2. 呼吸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 )A. 吞饮作用B. 物理溶解C. 化学结合D. 渗透作用E. 分泌作用3. 下列关于平静呼吸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吸气时肋间外肌舒张B. 呼气时呼气肌收缩C. 吸气时膈肌收缩D.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E. 呼气时胸骨和肋骨恢复原位4. 肺泡回缩力来自( )A. 胸内负压B. 肺泡内层液面的表面张力C. 肺的弹力纤维D.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E. 肺内压5. 与弹性阻力有关的因素是( )A. 肺回缩力B. 气道口径C. 气道长度D. 气体密度E. 胸廓回缩力6. 正常成年人在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呼气,在前两秒末所呼出气体量分别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是()A.83 %B.96 %C.70 %D.80 %E.99 %7. 引起呼吸道平滑肌强烈收缩的体液因素是( )A.5- 羟色胺B. 肾上腺素C. 缓激肽D. 去甲肾上腺素E. 以上全错8. 关于肺泡通气血流比值描述正确的是( )A. 安静时正常值是0.84B. 比值减小、如同发生动- 静脉短路C. 肺尖部比值可增至3.3D. 比值增大,使生理无效腔增大E. 肺底部比值降低9. 影响肺通气的因素有( )A. 胸廓弹性回缩力B. 呼吸道阻力C. 肺血液循环速度D. 肺的弹性回缩力E. 呼吸作功大小10. 与胸膜腔内负压形成有关的因素是( )A. 肺的弹性回缩力B. 胸廓的弹性回缩力C. 肺泡表面张力D. 胸膜腔内少量浆液E. 胸膜腔的密闭状态11. 影响肺泡通气量的因素有( )A. 通气血流比值B. 肺泡内气体分压C. 无效腔D. 呼吸频率E. 潮气量12. 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有( )A. 酸碱度B.CO 2C. 温度D.2 ,3- 二磷酸甘油酸(2 ,3-DPG)E. 以上四种因素都不是13.CO 2 对呼吸的调节是通过( )A. 直接刺激延髓呼吸中枢B. 加强肺牵张反射C. 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D. 刺激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E. 直接刺激脑桥呼吸调整中枢14. 外周化学感受器主要包括( )A. 颈动脉窦B. 主动脉弓C. 颈动脉体D. 主动脉体E. 以上均是15. 关于肺牵张反射,下述正确的是( )A. 其感受器在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层B. 传入神经在迷走神经中C. 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D. 它在呼吸节律的形成中起一定作用E. 以上全对16. 与呼吸运动有关的中枢部位有( )A. 脊髓B. 延髓C. 脑桥D. 下丘脑E. 大脑皮层五、简答题1. 何谓呼吸? 呼吸全过程由哪几个环节组成?2. 简述气体交换的原理与过程。
3. 简述胸内负压的成因及生理意义。
4. 氧解离曲线左移,右移各说明什么问题?5. 肺活量、时间肺活量及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在检测肺通气功能中意义有何不同?6. 何谓有效通气量?7. 呼吸过程中肺内压有何变化?8. 呼吸过程中胸内压有何变化?9. 何谓肺扩张反射? 有何生理意义?10. 简述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的部位及其敏感刺激。
11.CO 2 对呼吸的作用及其生理意义如何?【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本质是吸入O2排出CO2。
呼吸全过程由外呼吸、内呼吸及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三个环节组成。
2.指胸膜腔内的压力。
在平静呼吸过程,因其比大气压低,故叫胸内负压,主要由肺回缩力所形成。
3.指肺泡通气量(VA)与每分钟肺血流量(Q)的比值,正常为0.84。
4.指尽力吸气后,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通常男性为3500 ml,女性为2500 ml左右,是反映呼吸功能贮备的重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