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原理
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原理
凝集试验
定义: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吸附在
人工制备抗体
单克隆抗体——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值的 子代细胞(浆细胞)产生的针对单一抗原 决定簇(表位)的抗体。
多克隆抗体——采用传统的免疫方法,将 抗原物质经过不同途径注入动物体内,经 数次免疫后采血所获得的抗血清即为多克 隆抗体。
免疫学试验技术
血清学试验的类型
血清学反应的特点
1. 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性 2. 可逆性:表面的结合,有可逆性 3. 适比性:比例合适,反应才可见 4. 阶段性:不可见 可见反应 5. 条件依赖性:pH,温度,电解质
表面性与可逆性
抗原抗体结合除了空间结构互补外,主 要以氢键、静电引力、范德华力和疏水 键等非共价结合。
Ag+血清(Ab) pH 7.0 T 37℃ Ag-Ab复合物 pH<3 T>60℃
适合比例性
Ag和Ab结合需要适当的比例,Ag或Ab过多过 少,都不能形成大的Ag-Ab复合物。
网 格 Ab 过剩 学 说
IgG1、IgG2和IgG3的CH2能通过经典途径激 活补体
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通过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FcR结合,发挥调
理作用;与K细胞结合,发挥ADCC作用;与 葡萄球菌A蛋白结合。 具有抗菌、抗毒和抗病毒作用 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
IgM
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 IgM激活补体能力比IgG强。 IgM是抗原刺激后出现最早的抗体,故检测
病毒的分离
鸡胚培养
鸡胚对多种病毒敏感。一般采用孵 化9-14天的鸡胚,根据病毒种类不同, 将病毒标本接种于鸡胚的不同部位, 最常用的鸡胚接种部位有羊膜腔、 尿囊腔、绒毛尿囊膜和卵黄囊等。
病毒的分离
组织培养法或细胞培养法
是将离体活组织块或分散的组织细胞 加以培养的技术总称,为病毒分离鉴 定中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
的免疫,也称获得性/特异性免疫。 包括: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抗原
抗原(Antigen,Ag):是指进入动物机体后, 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或致敏淋巴 细胞,并能与其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也就 是说具有抗原性的物质称抗原。
抗原性包括两个方面: 1.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
Ag 过剩
比例适当,交联成网络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电解质:稀释抗原、血清常用生理盐水,但 稀释禽类血清时常用8~10%高渗盐水。
酸碱度:稀释抗原、血清的溶液pH6.0~8.0 均可以,为了稳定pH,在抗原抗体反应中最 好用pH7.0~7.2的磷酸缓冲液作抗原抗体稀 释液。
温度:通常为37℃,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增 加Ag与Ab分子的碰撞机会,加速反应的出现
论知识和方法原理
细菌感染的诊断
触片染色镜检 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
流行病学调查
初步诊断
培养特性 生化特性
确诊
血清学试验 动物回归试验
病毒感染的诊断
标本采集与送检 病毒的分离鉴定 电镜技术 血清学试验 分子生物学技术
病毒的分离
动物接种
是最原始的病毒培养方法,根据病毒 种类不同,选择敏感动物及适宜接种 部位,如嗜 神经性病毒(狂犬病毒) 可接种于小鼠脑内,痘病毒可接种于 家兔角膜或皮内。
胞的特性。 2.反应原性:能与由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
淋巴细胞发生反应的特性。
抗体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 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抗体:当动物机体受到抗原物质刺激 后,由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 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 的免疫球蛋白。
IgG
IgG多为单体,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 75%~80%
免疫功能亢进
变态反应
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
机会感染
2. 自身稳定
清除机体产生的大量衰老死亡细胞
功能异常
自身免疫病
3. 免疫监视
肿瘤细胞的发现和清除
功能低下或失调
肿瘤发生
免疫的类型
一、固有免疫: 概念:出生时即有的天然免疫,经遗传获得,非特
异性,也称非特异性/先天性免疫。 组成:屏障结构、吞噬细胞、某些体液因子。 二、适应性免疫: 概念:出生后接触特定抗原获得的针对该物质
分泌型IgA的合成和主要作用部位在黏膜。
IgD
血清IgD含量极低。 膜性 IgD存在于成熟B细胞表面,因
此,它是成熟B细胞的主要标志。它 也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
IgE
血清中含量最低的抗体。 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
IgE-Fc受体结合,介导Ⅰ型超敏反 应。 与抗寄生虫感染有关。
免疫的基本特性
1 识别自身和非自身 这是免疫应答的基础
免疫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受体+外来抗原的表位 识别很精细,包括异种之间,同种不同个体之间
2 特异性
即免疫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 免疫记忆
对相同抗原物质的再次进入具有记忆,会产生更 快、更强的免疫应答。
免疫的基本功能
1. 抵抗感染
指动物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和侵袭的能力。
形态学检查
电镜和免疫电镜检查 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 有些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后,在细胞 的一定部位(胞核、胞浆或两者兼有)出 现一个或数个、圆形或椭圆形、嗜酸性 或嗜碱性的结构,即包涵体。包涵体对 病毒感染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是用已知病毒抗原来检测病畜血清中 有无相应抗体,故须待病畜感染后体 内产生抗体时才能检出。
在采取临床标本及病人血清应注意病 程,必须采取患畜急性期血清与恢复 期血清 (双份血清) 进行血清学试验。 若第二次血清抗体滴度比第一次高出 4倍以上时,才有诊断意义。
免疫的定义
现代免疫的概念:是机体识别“自身”与 “非己”抗原,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 作用,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耐受的一种生 理功能。
IgM水平可用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 IgM是B细胞抗原受体的主要成分。 也可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
IgA
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血清型IgA主要由肠系 膜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而分泌型IgA(SIgA) 是由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处的固有层 中浆细胞产生。
主要存在于初乳、唾液、泪液,以及呼吸道消化 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的分泌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