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学术工作总结
2018年我做的主要是××的研究工作。
社会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有正当时的“正统理论”。
有一大批人(特别是话语权比重大的人)都在维护(甚至是捍卫)正统理论。
官方也只相信正统理论。
受既定观念、情感、政治气候、学术气候和私利的影响,维护正统理论的人会失去理智地压制不同观点。
这样就形成了正统理论学术壁垒。
实时权威失去理智(蛮不讲理)的行为比较隐蔽,原因有:第一,他们有意无意地利用“相信和支持正统理论的人数多、气势大”的优势,制造了貌似合理的“少数服从多数”的局面;第二,利用诡辩术掩盖正统理论的不足,蒙蔽世人;第三,将错误的选择装扮成人类无奈的选择。
在维护正统圈外的研究者中,谁发现了实时权威们在科学中失去理智(蛮不讲理)的地方,谁就有可能获得较大的突破。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或者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已经进入了冷战时期。
国际上的外交也逐渐转入了“价值观外交”新阶段。
大国博弈进入了以核心价值观为支点的时代。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加剧价值观输出攻势。
如果东方人完全照搬西方的管理学思想方法,就不利于共产主义思想向西方的渗透(相反,有利于资本主义思想向东方渗透,即在“冷战”过程中对东方不利)。
现阶段,生产的目的和管理的目的都可以不受社会制度的绝对制约。
资本主义生产管理的目的也可以是为人类造福(有少量优秀私企早已跳出了功利性管理的圈子)。
但是,受过去遗留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本质的影响,目前西方管理的本质和目的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属于物质财富的创造、分配和使用的功利性管理。
这种功利性管
1
理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是正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西方的管理研究是将劳动力也当商品的物质财富管理方法的研究,也是约束性生产管理研究,侧重于技术程序标准化约束,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严重缺乏精神财富管理研究(或思想管理研究或素质管理研究)、情感管理研究和管理学本质的研究。
这就迫切需要公益性管理思想方法的诞生。
非功利性管理也不是完全不要经济效益。
许多成功的案例表明,是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确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双丰收。
质量是积极程度、且具有价值,存在质量交换规律。
顺应质量规律以质遂愿,“物管”和“神管”双管齐下,技术管理和思想管理齐头并进,义的引导和利的疏导联合使用,以按质分享的原则调控“利”的作用和流向,不断提高管理活动中培养情操和意识及能力、塑造人格、教化思想观念和关怀人文四职能所占的比例,追求个体行为对全社会有积极作用(不是仅关注顾客而是关注社会的需要),以创造良好感受为目标。
这就是与共产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相协调的现代东方管理理念。
其中“以质遂愿”是纲领,“神管”(即以素质管理和情感管理〈品格和能力培养、人格塑造、思想观念教化和人文关怀〉为扛顶激励管理模式的高层次管理)是核心。
管理的过程既是产品质量提升过程又是人品提升和人格完善(人员素质提高)的过程。
追求的是为顾客创造良好的感受,提高所能影响的人的幸福度指数。
素质管理概念和情感管理概念都有人提到过,但是,缺少“以质遂愿”的纲领,不能形成东方管理理论体系。
正是限定质量是积极程度且有了“以质遂愿”的纲领和“神管”的核心,才奠定了现代东方管理理念的基础。
现代东方管理理念也可以用几个字高度概括,那就是“神入而治”。
意思是,通过净化心灵和洗涤灵魂的真情人文关怀而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管理。
含有中国古代“无为而治”之中所包含的“让人明白事理加强自我约束从而达到不管而管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