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演建筑发展解析
            灵魂,清晨、黄昏或星空,不论徒步缓行或出海遨游,悉 尼歌剧院随时为游客展现不同多样的迷人风采。
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悉尼,是20世纪最具特色 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已成为悉尼 市的标志性建筑。
悉尼歌剧院于1973年正式落成,2007年6月28日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 师约恩·乌松。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其特
剧场由半圆形的 看台和舞台组成,中 间由半圆形乐池连接, 形成完美的整体。舞 台的背墙由圆形柱廊 形成,柱廊的左右两 边和中间的部分是舞 台的入口,观众席和 舞台相接的地方则是 两侧的出入口。
大剧场宽102米,乐池直径21米,半圆形的看台将观众席分成三个区 域。上面的区域有6排阶梯座位,中间的区域有16排,下面区域有13排, 可以容纳约1.5万名观众。大剧场在不同区域设计了很多出入口,据说, 1.5万名观众可以在10几分钟内全部退场。
勾栏实行商业化的演出方式,对外售票。它
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剧场的正式形成。它历经了北 宋、金、元、明朝前期400余年时间。这一时期中 国戏剧的演出场所以勾栏瓦舍为主,神庙戏楼为 辅。
戏楼
戏楼,又叫戏台, 是供演戏使用的建筑。 戏楼就是中国人的剧 场。中国戏曲可称为 “戏楼文化”。形态 各异的戏楼构成了传 统戏曲演出空间,形 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戏 楼戏剧观演场所。
波斯拉古城墙内公元二世纪建造的阶梯式
圆形露天剧场,是现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而 且还在使用的最大的古罗马剧场。 每年这里都
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波斯拉音乐节,世界各地的 音乐人和游人都会慕名而来,这里也是叙利亚 的第二大的罗马遗迹。大剧场都是由黑色的火 山玄武岩修筑,看上去就是一个厚重巍峨的城 堡。公元7-11世纪,阿拉伯人沿着大剧场外围 修筑成一座防御城堡,这座建筑物外是阿拉伯 人的城堡,内是罗马人的剧场。阿拉伯人对罗 马剧场的改造和修建保护了大剧场免遭战火毁 灭的厄运,而得以完好保存。
西方古代剧院体量已经很大,岩 石结构给建筑赋予了很强的承载力。 而且古代剧院已经采用了阶梯座位, 充分显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中国古代剧场
瓦舍、勾栏
瓦舍──城市商业性游艺区。瓦舍里设置的演出场所称勾栏, 勾栏的原意为曲折的栏杆,在宋元时期专指集市瓦舍里设置 的演出棚。成为盛极一时的名俗。瓦舍的规模很大,大的瓦 舍有十几座勾栏。
勾栏的建造形制借鉴 了当时神庙戏台的一些特 点,设立戏台和神楼,又 考虑了对观众的安置建造 全封闭的形制,四周围起, 上面封顶,演出可以不考 虑气候和时令的影响。在 其内部,一面建有表演用 的高出地面的戏台,戏台 上设有乐床。其后是戏房, 戏房通往戏台的通道称为 “古门道”或“鬼门道” 也就是上下场门,其他面 则是从里往外逐层加高的 观众席,叫腰棚。
西方古代剧场
西方古代剧场以雅典酒神剧场和叙利亚波拉 斯古罗马大剧场为代表。
雅典酒神剧场——最早的剧场建筑
雅典酒神剧 场建于公元前6 世纪,是最古老 的露天剧场。剧 场依山坡而建, 大得惊人,似凝 结了天地大美之 气。在古代希腊 (特别是雅典), 观看悲剧不仅是 市民大众喜闻乐 见的最主要的艺 术活动,也是城 邦生活的重要内 容。
剧院历发展
公元前5世纪,最早的剧场建筑出现于古 希腊。雅典酒神剧场、埃庇道鲁斯剧场的遗 迹保存至今。欧洲从16世纪起,剧场建筑有很 大的发展。西班牙建有多层周边四合院形式 的剧场;英国在莎士比亚时代建有环球剧场;意 大利在古罗马剧场的基础上发展出马蹄形看 台的观众厅和镜框式台口的箱形舞台。现代 剧场则有美国的林肯演出中心,澳大利亚的 悉尼歌剧院,法国的巴黎歌剧院等。
一座座戏楼如同 一座座博物馆,记录 着中国戏曲数百年来 的兴衰沉浮,是往日 辉煌演剧活动的凝固 华章,是当年风光占 尽的场上人生的无言 诉说,当然也是古代 能工巧匠尽展聪明才 智的精湛建构。
中国的戏楼有其独特的建筑特征: 戏楼三面敞开,一面留作后台,舞台台面空间 简单,但外延空间较大。
戏楼的空间处理具有空灵通透的特点,广场、 厅堂、厢房、回廊等都可以融入观演空间。 在中国,北是正位,南为下位,戏楼的建筑都 是避开正位而建造,大多坐南朝北,或东西向, 面对主体建筑。
由于希腊戏剧都是在白天演出,所以从观众席上能看
到乡村的壮丽景象,但戏剧本身的波荡起伏使观众的注意 力无法离开主题而转向背景。希腊人认为看戏,意谓着某 种“激情般的快乐”,在2500多年后的今日,剧场上座 位和舞台还大致完整,古剧的演出和雅典艺术界的颁奖依 然在这里举行—古文化的花朵仍然芬芳灿烂。
叙利亚波拉斯古罗马大剧场
观演建筑是具有“观赏——表演”空 间的大型公共建筑,是一个为广大市民提供 欣赏各类音乐、戏剧、表演、影视等艺术 的场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人们已普遍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需要, 对精神文化上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观演建 筑这种含有丰富文化内涵,能给人们提供高 品位精神享受的场所,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重视和欢迎。
剧院历史发展
中国剧院的历史可追溯到汉唐。汉代上演百戏 有看棚,隋唐有戏场、乐棚,宋代出现了瓦舍、勾 栏,后来成为中国剧场的基本格局。清代的剧场沿 着宫廷剧场(三层楼大戏台)、府第剧场、营业性 的民间茶园、地方性的或会馆里的小型剧场等不同 的形制在发展。
1909年上海首次采用了西方的镜框式舞台、转 台等剧场结构,并运用了绘画性背景。20世纪80年 代建造的一系列大型剧场其机械化、电气化的程度 较高也较为完善。90年代后期至今,我国新建了一 大批大型的观演中心,如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 广州歌剧院等等。
中国古代的观演建筑充分显示 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即使用木 框架承重,榫卯结构充分体现了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勾栏瓦 舍到戏楼,建筑没有发生太大的变 化,只是越来越符合功能的合理性。
西方现代剧院
西方现代剧院以悉尼歌剧院和巴黎歌 剧院为代表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