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年1月技术经济学试题

2008年1月技术经济学试题

2008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技术经济学试卷(课程代码06270)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三要素是指技术、经济和【】A.农业B.计量C.科学D.数据2.中观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是【】A.国际和国家水平B.企业、事业单位水平C.部门、地区水平D.农户水平3.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资源报酬变动的一般规律是【】A.一直递增B.先递减后递增C.先递增后递减D.一直递减4.在下列资源中,属于流失性资源的是【】A.饲料B.劳动力C.化肥D.种子5.某种资源投入增加,产品产量以不断增加的比例增加,这称为【】A.资源报酬递减B.资源报酬递增C.资源报酬固定D.资源报酬平衡6.为提高经济效果,可采用的途径是【】A.在劳动耗费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劳动成果量B.在劳动耗费量增加的同时,劳动成果量减少C.劳动耗费一定的情况下,减少劳动成果量D.在劳动成果一定的情况下,减少劳动耗费量7.某项生产中投入固定资金10万元,流动资金5万元,可获得产值25万元,则资金占用产值率为【】A.200% C.55%8.选择课题项目时,评价项目必须具备三个特征,即成果可以计量、工作责任可以明确和【】A.完成时间较长B.完成时间较短C.完成时间可以界定D.完成时间无限制9.具有预测性和严密科学性特点的一般分析法是【】A.综合评分法B.试算分析法C.连环替代法D.比较分析法10.一定的资源生产产品Y1和Y2,当产品生产的组合方案由Y1=18,Y2=24,变为Y1=22,Y2=20时,在这两点之间,产品F2代替F1的平均边际替代率为【】A.-1B.-2C.-3D.-4.511.当MPP=4,APP=8,则E P等于【】A.2B.1.5C.0.512.当所有要素投入增加1%,产出增加小于1%,这种情况称为【】A.固定比例报酬B.规模经济C.比例经济D.比例不经济13.已知生产函数为y=9x1-2x12+8x2-x22,当x1=1,x2=2时,资源x2替代资源x1的精确边际替代率为【】A、固定比例报酬 B.规模经济 C.比例经济 D.比例不经济14.一般农业技术商品价格与农业技术商品价格转让次数呈【】A.反比关系B.正比关系C.无相关关系D.无法确定15.关于专利和技术诀窍描述正确的是【】A.专利是公开的,技术诀窍是秘密的B.专利为非知识产权,技术诀窍是知识产权C.专利和技术诀窍都有一定的保护期限D.专利和技术诀窍都受法律保护16.某技术员发现,每小时劳动投入的边际产量是10单元,劳动与资本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5,则资本的边际产量为【】A.2B.5C.10D.5017.某良种改良方案在有效使用期间可获得新増纯效益为6600万元,使用过程中投入科研费50万元,推广费20万元,新增生产费用3500万元,则科技费用新增收益率为【】A.185%B.156%C.150%D.89%18.以何种方式下达农业技术政策是农业政策管理发展的趋势? 【】A.法律B.计划C.文件D.措施19.适宜采用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国家是【】A.美国B.澳大利亚C.加拿大D.日本20.已知某生产函数为Y=0.9K0.6L0.8,其中K、L分别为资本和劳动力,则函数式中0.6是表示【】A.资本的产出弹性B.资本和劳动的转换系数C.年技术进步的平均变动率D.资金对劳动力的边际替代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21.下列指标中用来表示技术转化的中间效果的指标有【】A.肥料利用率B.全价饲料转化效率C.种子发芽率D.单位化增产率E.农机作业合格率22.比较分析法一般应用于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指标的对比与评价,包括【】A.规模B.水平C.速度D.结构E.效益23.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构成的要素包括【】A.成果条件B.产品结构条件C.生产条件D.市场条件E.推广条件24.关于农业技术政策的基本特征描述正确的有【】A.多产业多层次的整体性特征B.适用性特征C.综合性特征D.非公益性特征E.地域性特征25.关于中性技术进步描述正确的是【】A.一般表现为节约资金B.同比例减少了资本、劳动与土地的投入量C.一般表现为节约劳动力D.现实中,中性技术进步很少见E.又称为偏向技术进步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х”,并改正划线部分。

26.农业技术经济学属于经济科学,但其结构特征则表现为综合性强。

【】27.在确定课题项目时,应选择有一定难度的项目。

【】28.成本利润率指标反映了资金消耗新创造价值的经济效果。

【】29.农产品产量属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目的指标。

【】30.随机参数的取值通常为0和1. 【】31.农业技术商品在使用价值上具有共享性和可重复性【】32.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损耗和使用价值的丧失主要取决于无形消耗。

【】33.以文件形式下达农业技术政策是政策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

【】34.劳动力节约型技术一般是由生物技术实现的【】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5.经济临界点36.投资年利润率37.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38.获得性技术进步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9.简述生产函数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

40.农业技术进步路线选择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1.下列是三个耕作制度方案的优选,其评介项目有产量、费用、用工和收入。

它们的权重分别是30%、30%、15%、25%.每个方案的评分结果如下:请对以上3个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

42.已知某企业生产函数为y=x12/3x21/3,资源单价Px1=2元,Px2=1元,要取得800单位的产量,求实现成本最小化的资源配合方案及其相应的最小成本。

43.某农场根据N、P、K肥不同的施肥水平与棉花产量的实验数据,建立生产函数如下:y=8N1/2P1/3K1/2,式中N、P、K表示N、P、K肥的投入量,y表示棉花的产量。

若N、P、K肥的平均施肥量分别为18、8、36公斤,试问:(1)平均施肥量水平下棉花的理论产量;(2)写出N、P、K肥投入的边际产量函数;(3)根据边际产量函数,计算施用N肥的边际产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关于资源报酬变动规律描述正确的是A.先递增后递减B.一直递减C.先递减后递增D.先递减后不变2.下列关于经济效益临界表达式正确的是A.经济效益临界=所得-所费≥1B.经济效益临界=产出/投入≥1C.经济效益临界=产出/投入≥0D.经济效益临界=所得-所费≤13.单项资源报酬递减形态的生产函数曲线是A.上凸形态B.下凹形态C.直线D.无法确定4.根据同等可能性原则,选择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单位和项目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然后据此推断全体的调查法,称为A.全面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5.某改良水稻产值为25 000元,种植面积为50公顷,消耗的总生产成本为8 000元,其中生产费用为5 000元,则单位面积的净产值为A.500元/公顷 B.400元/公顷C. 340元/公顷D. 240元/公顷6.某工厂生产一种新产品,其产品收入为180万元,消耗的总成本为40万元,占用的资金总额为70万元,则资金占用盈利率为A.164%B.200%C.257%D.450%7.对未实施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估算,并进行对比优选的一般分析方法是A.比较分析法B.试算分析法C.连环替代法D.综合评分法8.喷灌和滴灌技术具有可比性,这是基于比较分析法的哪个可比性原则?A.技术功能的可比性B.资源的可比性C.劳动对象的可比性D.空间的可比性9.某生产函数为y=3x2-2x,当x=3时,其平均产量为A.5 B.7C.16D.2110.根据生产函数三阶段理论,总产量最大的条件是A.APP=0 B.APP=MPP>0C.MPP=0,APP>0D.MPP>APP11.已知生产可能性曲线函数为y1=50-3y22,若y2=6,则在该点产品y2代替y1的精确边际替代率为A.-20 B.-36C.-40D.-5012.下列生产函数中,存在比例经济的表达式是 A.2.033.027.01X X aX Y =B.2.023.01-=X aX YC.3.037.024.01-=X X aX Y D.3.026.01X aX Y =13.农业技术市场的决定因素是A .农业技术商品的买方 B.农业技术市场的中介 C.农业技术贸易的手段和条件 D.农业技术商品的卖者14.某项新技术的综合评分为140分,该技术的参照技术评分为100分,价格为20万元。

若该新技术的供方决定参与市场竞争,则新农业技术的价格 A .应在商品28万元以上 B. 应等于28万元 C. 应在商品28万元以下 D.无法确定15.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前提是 A .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 B.市场需求条件 C.规模化生产D.网络化营销 16.某一绿色蔬菜培育技术在有效使用期内新增纯收益为60万元,该成果科研费用为20万元,科研成果的推广费用为8万元,使用该成果新增生产费用为15万元,成果研制单位在新增纯收益中所占的份额系数为0.6,则该技术的科研费用新增收益率为 A.139% B.150% C.180%D.195%17.对于具备较强科研开发能力,主要科研成果能直接进入市场并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科研单位可采用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模式是 A.科研、开发经营型 B.科企联合型 C.科技企业型D.进入企业集团18.下列属于农业技术政策效果评价指标是 A.科学决策率B.农民得益率C.优质产品率D.科技成果转化率19.一般而言,地少人多的区域适宜采用的技术进步路线为A.资金节约型B.中性技术进步型C.土地节约型D.劳动力节约型20.农业科技体系的龙头是A.科研开发体系B.技术推广体系C.人才培训体系D.政策法规体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技术具有的属性包括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多元属性D.单元属性E.中介属性22.下列关于农业生产资源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有A.资源的可控性B.社会属性C.多元属性D.单元属性E.中介属性23.具有流失性特征的农业生产资源有A.时间B.饲料C.劳动力D.农药E.化肥24.当生产弹性EP值大于1时,则有A.MPP>APPB.APP上升C.MPP<APPD.总产量上升E.平均产量达到最大25.农业技术商品寿命周琦的阶段包括A.生长阶段B.孕育阶段C.成长阶段D.衰退阶段E.成熟阶段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