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热学实验专题训练

中考物理热学实验专题训练

中考物理热学实验专题训练姓名班级得分一、晶体熔化、凝固实验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示数为℃,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 . (3)该物质熔化总共用了分钟.(4)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态,该物质的熔点为℃,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选填“快“或“慢“).(5)图象中DE段是过程.(6)把试管中的固体换成水,使用以上装置做水沸腾实验,试管中的水沸腾(选填“会“或“不会“),原因是.(7)在加热水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烧杯口上方有“白气”,这是(空气中/烧杯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同时,靠近杯口的地方反而没有“白气”,这是为什么呢?理由是:.(8)该实验用水浴加热的好处是.2.有一杯渗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mi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下表中.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温度/℃ 4 2 0 -2 -4 -6 -6 -6 -6 -6 -8状态液液液液液液固、液固、液固、液固、液固固(1)当实验进行到22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此时混合液的温度是℃;(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该物质凝固总共用了分钟.当实验进行到17mi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态;(3)由上表可知此混合液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在水中渗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选填“高”或“低”).由以上分析可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越大,混合液的凝固温度(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二、水的沸腾实验1.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性质制成的;(2)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3)请指出他所用装置中的错误之处:、、.(4)安装好实验器材后,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某同学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填“高”或“低”).(5)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升高,水表面的“白气”逐惭增多,说明.(6)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90 92 94 96 98 99 99 99①在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理由是.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选填“C”或“D”);气泡主要成分是;(选填“空气”、“小水珠”或“水蒸气”)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戊(7)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8)若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原因是.(9)通过这次实验,小明发现了水沸腾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请你帮他写出:①;②. (10)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水沸腾的特点是:.(11)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并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现象.(12)实验过程中有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戊所示:b、c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是.(1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为:(写出一条).(14)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内焰/外焰/焰心)加热.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若要适当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两条):①;②.(15)实验收集8组数据比收集5组数据的好处是(只填字母).A.只有5组数据才能得到结论 B.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C.得到物理量的关系更接近实际(16)实验中你还能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至少写出两条)①;②.三、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物质质量/g 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水60 20 6 45食用油60 20 6 68(1)在此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的目的是,为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的不同.从而得到结论.(2)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选填“高”或“低”)(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4)实验表明,(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5)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更高.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小王同学对加热工具做了改进,将酒精灯换成了电加热器,请说明這样加热的好处是.2.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为保证让不同物质能吸收相同的热量,甲、乙两个电阻丝的阻值必须;(选填“相同”或“不同”)实验时还要使这两种不同物质的初温和都相同;并读取温度计示数.如果甲瓶中液体温度升高的快,说明甲物体的吸热能力(选填“强”或“弱”).如果利用此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则应使甲、乙两个电阻丝的阻值必须;(选填“相同”或“不同”)两瓶内应装入;(选填“相同或“不同”)液体;甲、乙两个电阻丝串联的目的是,如果乙的电阻大,则瓶内的液体温度升高的快,这说明.3.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甲的温度/℃30 34 38 42 46乙的温度/℃10 18 26 34 42(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选填“相等”或“不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2)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 .(3)实验中选用规格相同的两个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在相等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有两种方法:①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②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这种方法叫.(4)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时,甲的温度升高了℃,乙的温度升高了℃,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 Q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min,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 Q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升温较快的是,吸热能力较强的是物质.(选填“甲”或“乙”).(7)为了表示物质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引入的物理量是,本实验采用的探究问题的方法是.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时,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能.(2)在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热本领时,可以采用方法一:吸收相同,比较;也可以用采方法二: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比热容的概念是采用(选填“方法一”或“方法二”)的方法来定义的;(3)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选用上图合适装置加热相同一段时间后,液体a升温多,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液体a与b,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液体a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液体b吸收的热量.(4)甲乙两图中,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1和燃料2时,甲中液体温度升高更多,燃料1的热值燃料2的热值.(大于/小于)(5)利用上述装置,能否测出燃料的热值?(填“能”或“不能”),理由是:.(6)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0.1kg的水温度由20℃升高到50℃吸收的热量为 J.(7)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完全燃烧10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 J.(8)在比较比热容时,得到液体a、b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丁所示,则液体的比热容较大.四、“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将一段电阻丝装在透明、密闭的容器中,橡胶管将密闭容器和装有红色液体的U形玻璃管相连,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两个容器的电阻丝接到电路中.(2)在实验中,密闭容器内的空气质量应该(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这个实验中是通过显示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的,这种方法叫 .(3)图(甲)中电阻分别为5Ω和10Ω的两个电阻采用串联的连接方法,目的是使通过两个电阻的实验探究的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通电一段时间后,(填“左”或“右”)侧U形管中液面高度变化大,根据本次实验现象可得到的实验结是;(4)如图(乙)所示,密闭容器内的电阻均为5Ω,另有一个5Ω电阻在容器外部,与其中一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它的作用是,实验探究的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实验时为了控制通电时间相同,应将开关安装在位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填“左”或“右”)侧U形管中液面高度变化大,根据本次实验现象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5)若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6)如果热量用Q表示,电流用I表示,电阻用R表示,时间用t表示,则Q=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