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全球化优秀教案

经济全球化优秀教案

第18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理解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含义,分析其成因及表现;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名称;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交流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资料,提高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向和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特点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从利与弊两个方面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正确地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趋向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及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
1.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繁荣与危机共生,因而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
2.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因此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勇于面对全球化,主动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原因和突出表现。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

课型
新课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的资料;调查自己生活中接触到的国际品牌。

教师准备:根据教学需要搜集、整理影像、文字、图片等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材料研习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可口可乐的图片,同时教师把可口可乐拿在手上,让学生观察并提问。

师:同学们知道可口可乐产自哪个国家吗?
(学生不难回答出:美国。


师:那么,美国的可口可乐为什么卖到了中国来呢?
生:因为“经济全球化”。

师:对,就是经济全球化,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那有哪位同学可以说说到底什么经济全球化吗?或者说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是什么?
学习新课: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师:快速阅读教材,归纳出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有哪些?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教师归纳并明确)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经济全球化就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趋向形成的时间、原因
师:同学们看书回答什么时候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向?
生:20世纪90年代以后。

师:为什么在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才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潮流?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共同探讨有哪些因素促成了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出现。

(学生看书本知识归纳概括)
师:(教师补充)第三次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冷战结束,和平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

那在这4原因中,那一个才是根本原因呢?
生:第三次科技革命。

师:非常正确,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嘛。

三、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
(那么经济全球化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看材料归纳)
材料一:双11不仅中国人在买买买, 232个国家地区用户,用支付宝“刷”了3204万笔,共产生了4.6亿个物流订单。

共1500个海外知名品牌参与活动。

(从这则材料中可以归纳出什么信息?)
生:畅所欲言···
师:表现(一):国际贸易大幅增长。

请同学们再看材料二,从这则材料又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有着怎样的表现?
材料二:
表现(二):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

表现(三):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建立。

师:经济全球化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贸易自由化体系的建立。

(指导学生完成对本课“史海拾贝”内容的学习,找到当今世界影响较大的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


师:(图片展示并简介世界主要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
表现(四):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主角。

(课件出示材料)
(宝洁公司的主要产品及对宝洁公司的简介。

从而得出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担任主角这一信息。


师: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它利用人才、资金和技术等优势主导着本行业的世界市场。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形成超国家生产和销售网络,由此加速生产、资本、贸易国际化步伐,将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

(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知道的世界和中国的著名跨国公司,接着多媒体展示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师:经济全球化的诸多表现同学们已了然于胸,请观察这则图片,思考反映了当今经济格局的什么状况?
(出示材料三)
生:各抒己见
师:总结明确:强国主导,收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师:创设情景:二大爷开了一家小超市,过着惬意而悠闲的生活。

但最近他却遇见了一件烦心事儿。

隔壁开了家乐福大型超市。

(由学生提出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回答,往资金/服务上思考,进而引发学生对全球化利弊的讨论。

生:议论纷纷
师:总结,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发展中国家可从中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但又容易加剧不公正的国际竞争,使弱小国家经济受控制。

全球化中收益不均,形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

师:面对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是闭关锁国还是敞开胸襟?(展示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图片)得出结论:应该积极参与,实现双赢。

五、课堂小结:
师:从表面上看,经济全球化似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而实际上,它同我们当前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商店里的耐克运动服其实不一定产于美国;一台康柏电脑的部件很可能来自美国、中国和新加坡。

一部诺基亚全球通,已经同时在另一种意义上把世界各地的人连在一起。

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任何国家都回避不了也不能回避。

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规避风险,兴利除弊,实现与发达国家的“双赢”,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探索的紧迫课题。

六、课堂延伸:
经济全球化,我想对你说.........(要求:150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