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剧材料

电视剧材料

电视剧
电视剧(又称为剧集、电视戏剧节目、电视戏剧或电视系列剧)是一种适应电视广播特点、融合舞台和电影艺术的表现方法而形成的艺术样式。

一般分单元剧和连续剧,利用电视技术制作并通过电视网放映。

收视率
收视率,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的百分比,即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

经典
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作品或著作。

经典电视剧
1、编辑部的故事《编辑部的故事》是中国大陆第一部情景喜剧,是继电视剧《渴望》
之后又一部室内低成本电视剧。

续集《新编辑部的故事》开播时卫视排名前五。

2、西游记《西游记》续集在全国的收视率达到30%,创造了央视自1998年电视连续剧
《水浒》以后的最高收视率。

3、封神榜续集武王伐纣该剧一经播出不仅迅速扭转一些电视台之前一直下滑的收视趋
势,同时掀起《封神榜》新一轮的收视狂潮。

而广西全区的收视情况表上显示,该剧收视率也已最高11.1的明显优势位列第一。

4、上海滩续集几乎是每个卫视的第一名
5、楚留香新传《楚留香新传》则收0.47点,在排行榜上排名第十。

6、乡村爱情故事《乡村爱情》是中国大陆的农村题材电视剧,2006年播出第一部,至
2012年已播出五部,第六部预计2013年播映。

曾在东北三省的最高收视率达到23个点。

该系列在央一黄金档平均收视率高达6.73%,平均收视份额飙升至17.23%,
2011-2012年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
排名电视剧名称
1 爱情公寓3
2 轩辕剑之天之痕
3 爱情公寓
4 回到三国
5 活佛济公3
6 甄嬛传
7 爱情公寓2
8 胜女的代价
9 面包大王
10 我的经济适用男
其余均有续集
电视剧应该怎么续
还是先从《乡村爱情Ⅱ》说起。

2007年,一部清新诙谐之作《乡村爱情》在中央电视台1套播出,不仅平均收视率达8.02%,最高收视率达11.38%,还赢得了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2008年,《乡村爱情Ⅱ》出炉,平均收视率与最高收视率都略超过了第一部,但因剧情与人物形象的设计,引起了一些批评,其精致与用心程度,都不及第一部。

“做续集,是个好事。

”编剧王兴东首先肯定了电视剧的续集,“把续集做好了,就是做活一个形象,做大一个市场。

比如电视剧里有几部的《还珠格格》,电影有6集的《哈利·波特》、40年的詹姆斯·邦德——都是把这个形象做成了品牌。


然而,续集虽好,要看怎么续。

目前已经播出或即将播出的电视剧续集多半是“应广大观众的需求”而生。

作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领域里成熟度较高的电视剧产业,应市场之需而动,是市场化的体现,同时也反映出续集创作的被动。

“看到观众喜爱就开始做续集,对市场进行测试,不是不行。

但所做的续集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故事讲到哪儿了"。

”参与过续集制作的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李培森说,“如果在最初的作品里,故事高潮已经结束、故事结构本身不是为续集而定,那么其续集就很难有张力和吸引力,也很难超越第一部。

”确实,回望已经推出的电视剧续集产品,少有能超越第一部的续集。

从《康熙微服私访记》到《刘老根》、《马大帅》,多是依靠其主演在观众中间的强大号召力,比如张国立和赵本山等。

正在为不久前热播的《闯关东》写续集剧本的作家高满堂,就体会到这种“响应市场”
型的续集创作的挑战。

“因为原来没有准备写第二部,所以人物在第一部里就已经完成了使命,性格也已经完成。

《闯关东》第二部计划表现的时间跨度是"九一八"事变到1949年建国。

这时的朱开山已经80多岁了,第一部里的女性角色也近60岁了,这些人物的年龄已经带不起戏剧任务。

这次写作,是一次突围。


创作者将创作的被动局面调整为对自我的挑战,制作方却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考虑更现实的回报。

创作是电视剧成败的基础,续集的故事弱了,制作方损失的不仅是观众,还有原本已成功的形象的瓦解与品牌的贬值。

如何能保证一部优秀电视剧的品牌在续集里持续保值或增值?离不开相关的机制,更离不开起步时的“续集意识”。

据李培森介绍,国外在拍摄电视剧续集时,因为播出机构与制作机构是同一个,能够在运作上保障原有班底的不解散。

一般来说,我国的电视剧续集班底最多保障导演和一两位主演不换,作为最基础的编剧团队就很难保障。

以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推出的《六人行》为例,这一部拍了10年的电视剧一共推出了10季共236集。

从1994年到2004年,剧中六位主人公的演员从没有更换,观众们看着他们一点点“变老”
或者“变胖”,牵挂着他们,有如旧交。

这部续了10年的电视剧,被法国《电影手册》评为情景喜剧的里程碑,拥有自己的主题商店,其广告最高达到30秒200万美元,其DVD连续多年在“亚马逊”销售排行第一。

这种成功是“蓄谋已久”。

多年前的《我爱我家》和最近的《家有儿女》,就沿着这条成功的路子探索着,他们无不是在策划的最初就设定好开放式的结构,在“续集意识”下推出系列作品。

据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主任汪国辉介绍,《家有儿女》第一部、第二部的收视率与观众反馈都不错。

目前,这部作品已经在全国播出了前四部共367集。

前几部的大获成功,既
让《家有儿女》成为了品牌,又让出品人杨伟光开始打造品牌的产业链,“前面四部367集戏和4月开播的动画剧,加上第五部的真人、动画两个版本,《家有儿女》系列剧集将达到1460集。

有了动画之后,就能做相应的玩具、日用品等,产业链的内容将进一步丰富。


电视剧续集的开拓模式不仅是接着上回的故事讲,或者一个开放式结构下的系列故事。

真正意义上的续集是塑造品牌的持续过程,是与观众互动的文化现象,不是单纯以热情驱动的“急就章”。

一部难得的电视剧佳作,塑造出被大家记得住的形象不容易;延续这一形象或这组形象,需要出发时就有所谋划,或出发后精心细致的布局。

跳出“续集”热潮,在今天的经济文化环境里,满足观众的需要,并不一定以“续集”来回应——何况低质量的“续集扎堆”,还容易让人怀疑电视剧的原创力“缺乏”、题材“跟风”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