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右玉紫玉苑小区1.2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地块位于规划行政中心西南,用地北侧为公共建筑用地,西侧为学校建设用地,南侧临近现状河道。
1.3建设参建单位:建设单位:山西教场坪能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通程泛华建筑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山西煤炭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三北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1.4建筑规划用地面积:137169.66平方米。
建筑总面积191811.6平方米,其中上建筑面积130330.20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22949.19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1481.46平方米。
1.5本标段子项目名称、建筑层数、高度、功能、面积统计表1.6结构设计概况2. 2.4结构设计概况3.2.编制依据1)施工合同。
2)晟悦园施工图、现场调查情况。
3)施工组织设计。
4)《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GJ32/J16—20055)有关施工规范、质量技术标准。
4.3、质量管理制度3.1技术交底制度分项工程开工前,主管工程师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技术交底,对特殊过程必须编写作业指导书。
对关键工序必须编写施工方案,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分项工程的质量要求、技术标准,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3.2工序交接检制度工序交接检即:(1)工种之间交接检。
(2)成品保护交接检。
上道工序完成后,在进入下道工序前必须进行检验,并经监理签证。
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坚持做到:“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施工测量桩未经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的不合格者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不施工。
“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3.3隐蔽工程签证检查制度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组、项目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核,检查结果填入隐检表,由双方签字。
隐蔽工程不经签证,不能进行隐蔽。
3.4施工过程的质量三检制度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实行三检制,即:班组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
工长负责组织质量评定,项目部质检员负责质量等级的核定,确保分项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
3.5严格执行材料半成品、成品采购及验收制度原材料采购需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根据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及技术规范的要求,精心选择合格分供方,同时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按规定进行复试及见证取样,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所有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场必须由专业人员进场验收,核实质量证明文件及资料,对于不合格半成品或材质证明不齐全的材料,不许验收进场,材料进场后应及时标识,确保不误用、混用。
3.6持证上岗制度焊工、电工、防水施工人员、试验工、测量工、架子工、司机、测量员、材料员、核算员、资料员、质检员、安全员、工长等均要经考核,必须持证上岗。
3.7实行质量否决制度质检员具有质量否决权、停工权和处罚权。
凡进入工地的所有材料,半成品、成品,必须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
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必须经过质检员核查合格后方可上报监理。
3.8认真执行“样板制”施工中严格执行样板制,明确标准,增强可操作性,便于监督检查。
“样板”必须按规定经验收合格,并经监理、甲方确认后方可大面积展开施工。
3.9做好施工中的协作配合工作为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实现,以真诚的合作诚意与设计、监理共同把好质量关,在施工全过程中,教育施工所有人员,尊重和服从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质量检查人员的监督和指导。
4.质量通病防治4.1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水4.1.1混凝土裂缝、渗水防治措施1.浇筑混凝土前,考虑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影响,采取外墙模板内浇水保湿。
2.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各种钢筋邦扎的低碳扎铁丝不应接触模板,铁丝头朝向混凝土中心。
固定模板而穿过混凝土结构的螺栓加焊止水环。
拆模后,将留下的凹槽用水泥砂浆封堵密实,并在迎水面铺贴防水卷材。
3.采用预拌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抗裂纤维,施工时加强现场监控力度,安排专人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其和易性必须满足要求。
4.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泵送混凝土每层厚度宜为500~700㎜,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振实,板面应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排除泌水、浮浆,进行三次收浆压实。
5.防水混凝土水平构件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双层草袋浇水养护,外墙拆模后粘贴塑料薄膜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4.2柔性防水层空鼓、裂缝、渗漏水防治措施1.找平层表面应洁净、干燥,如有污物、油渍等,应洗刷干净、晾干后方可施工。
2.地下室3+4厚SBS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材料防水层的施工严格按照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要求施工。
3.地下室3+4厚SBS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层施工完毕后,采用先粉1:3水泥砂浆,后砌半砖墙保护。
尽量避免钢管、钢筋等物体的撞击。
4.3砌体工程4.3.1砌体裂缝防治措施1.填充墙砌体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体筑完并间隔15d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沙浆嵌填密实。
2.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为预留混凝土钢筋,预留钢筋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缝。
3.填充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混凝土墙(柱)与填充墙的交接处用15㎜×15㎜木条预先留缝,浇水湿润用1:3水泥砂浆嵌实,然后在交界处两侧加网格布一道,抹抗裂砂浆。
4.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
5.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间隔30d后再抹灰。
6.每天砌筑高度控制在1.8m以下,并应采取严格的防风、防雨措施。
7.严禁在墙砌体上交叉埋设和开凿水平槽;竖向槽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粉刷前,加贴钢丝网片等抗裂材料。
8.宽度大于300㎜的预留洞口设钢筋混凝土过梁,并且伸入每边墙体的长度不小于250㎜。
4.3.2砌体砂浆饱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防治措施1.应严格控制砌筑时块体材料的含水率。
应提前1~2d浇水湿润,砌筑时块体材料表面不应有浮水。
各种砌体砌筑时,块体材料含水率应符合以下要求:加气混凝土砌块:≤20%;2.混凝土砖:自然含水率。
3.施工洞、脚手眼等后填洞口补砌时,应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
外墙防水墙面的洞口采用防水微膨胀砂浆分次堵砌,迎水面表面采用1:3防水砂浆粉刷。
孔洞填塞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
4.3.3砌体标高、轴线等几何尺寸偏差防治措施1.砌体施工时设置皮数杆,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窗台、门窗过圈梁位子。
砌筑完成基础或每一楼层后,应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控制线。
施工人员应认真做好测量记录,并及时报监理验收。
2.装饰施工前,应认真复核房间的轴线、标高、门窗洞口等几何尺寸,发现超标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3.室内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净高度为:±18㎜。
2)室内方正与垂直线偏差小于0.3%,且小于15㎜。
3)楼板水平度:5㎜/2㎜。
4.4混凝土结构工程4.4.1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治措施1.模板和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大于300㎜,中间不大于800㎜。
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2.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设置间距不大于500㎜的钢筋保护层支架(支架采用2根Φ10钢筋500长,中间焊接5根Φ8短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移位。
3.现浇板中的线管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小于1/3楼板厚度。
水管严禁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4.楼板、屋面板砼浇注前,必须搭设可靠的施工平台、走道,施工中应派专人护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置符合要求。
5.现浇板浇注时,在砼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砼终凝前进行三次压抹。
6.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及砼浇注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7.在砼浇注完毕后的12h以内,对砼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
1)根据气候条件,淋水次数使砼处于湿润状态。
2)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应淋水,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砼,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
8.砼养护时间应根据所用水泥品种确定。
1)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砼,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
2)现浇板养护期间,当砼强度小于1.2MPa 时,不准上人,当砼强度小于10MPa时,不应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吊运、堆放重物时,在板上垫木方以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4.4.2砼保护层偏差防治措施1.梁、柱垫块应垫于主筋处。
采用成品垫块。
2.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小于10㎜时,应采用钢筋支架支撑钢筋,支架间距为:当采用Φ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当采用Φ8分布筋时不大于800㎜;支架与受支撑钢筋应绑扎牢固,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时,可采用马凳作支架。
马凳在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大于800㎜,并与受支撑的钢筋绑扎牢固。
马凳用Φ10钢筋制作。
4.4.3砼构件的轴线、标高等几何尺寸偏差防治措施1.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由专人进行,各种测量仪器定期校验。
并报监理审核。
2.主体砼施工阶段应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墙面0.5M线、地面方正控制行等,准确测量,认真记录,并确保现场控制线标识清楚。
3.模板支撑完成后,要测量、校正模板的标高和平整度,若有偏差随时调整。
4.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砼浇注前应做好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2米范围内宜设置一处。
在柱钢筋及外侧模板上用红漆标注。
5.楼地面水平结构构件施工完成,在柱、墙上抄出水平控制线,以控制住宅工程的建筑物标高。
6.模板的背楞统一使用50×100木材和¢48钢管,统一加工尺寸。
浇注砼墙板、柱时,在现浇楼面埋设Φ25的钢筋,增设斜撑,以增强模板的刚度和平整度。
7.根据砼的侧压力,墙、柱自楼面向上根据施工方案采取下密上疏的原则布置对拉螺栓。
8.模板支撑完成后,要全面检查模板的几何尺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4.5楼地面工程4.5.1水泥楼地面起砂、空鼓、裂缝防治措施1.铺设水泥砂浆前,基层须清理干净并湿润,消除积水;基层处于面干内潮时,应均涂刷水泥素浆,随刷铺水泥砂浆。
2.水泥砂浆面层要涂抹均匀,随抹随用短杠刮平;混凝土面层浇筑时,采用平板振捣器后用辊子滚压,保证面层强度和密实。
3.掌握和控制压光时间,分3遍压实。
4.地面面层施工24h后,应进行养护,并加强对成品的保护,连续浇水养护7d,不得上人;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防冻施工措施。
4.5.2楼梯踏步阳角开裂或脱落、尺寸不一致防治措施1.在踏步一侧墙面先放出踏步、平台粉刷控制线及在踏步面上放出踏步立面控制线,再根据控制线粉刷踏步浇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