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曼昆《宏观经济学》章节题库(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章节题库(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章节题库
第16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
一、简答题
1.A国经济在1990年代遇到了严重问题。

目前尽管名义利率几乎为0,A国经济仍处于严重衰退之中。

A国政府被批评为没有处理好本国经济问题。

现在,新当选的首相承诺将宣布一揽子新政策以刺激经济走出衰退。

假设你是A国首相的经济顾问,受命为他给出下列问题的明确答案:
(1)由于利率政策已被证明是无效的,一项旨在降低所得税的税制改革被作为替代方案加以考虑(相应地减少政府支出以便不会出现财政赤字)。

减税对刺激消费需求的有效性是否取决于减税是一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如果是,请解释为什么。

(2)与减税方案相对,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应增加政府支出以刺激总需求,假设A国劳动市场不存在任何摩擦和扭曲,政府支出增加会增加A国的总产出吗?解释你的回答。

(3)继续假设劳动市场不存在摩擦,解释永久性减税将如何影响劳动市场和总供给。

(4)考虑到你对上述3个问题的回答,你倾向于采用减税政策还是增加政府支出政策?解释你的回答。

答:(1)减税的有效性取决于减税是否是暂时的。

如果减税是一时的,则由于消费者为了保持消费的平稳分配,将会增加储蓄,降低平均消费倾向,使刺激消费需求的有效性降低。

如果减税是持久的,则消费者储蓄率不变,增加的收入将更多用于消费,使刺激消费更有效。

(2)不会。

如果劳动市场不存在任何摩擦和扭曲,则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曲线;
增加政府支出,则总需求曲线右移,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而不会影响产出。

(3)所得税的长期减少使劳动者更愿意供给劳动,劳动供给曲线右移,从而增加均衡劳动投入量,总供给曲线右移,使总产出增加。

(4)个人倾向于采用所得税的长期减少政策。

在迅速出清的劳动力市场,所得税的长期减少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增加会迅速形成新的、劳动力投入更高的均衡,使得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带来产出的增长。

仅仅旨在刺激总需求的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在迅速出清的劳动力市场——从而一个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的条件下,不会对产出产生影响,反而会导致通胀。

2.李嘉图等价的经济含义,在什么条件下不适用?
答:(1)李嘉图等价理论认为,政府债务等价于未来税收,如果消费者有足够的前瞻性,未来税收等价于现在税收,用借债融资等价于用税收融资,用债务融资的减税并不会影响消费。

假设消费者根据持久收入决定当期消费,且消费者是理性的,于是,当政府减税时,消费者预期到政府为保持长期预算平衡会在未来增税,这将使消费者的持久收入不变。

于是,减税对消费者的行为没有影响。

(2)李嘉图等价不适用的情况是:①个人是非理性的,贪图当期享受,不考虑后代的税收负担;②个人不具有理性预期,不能预期到未来增税;③个人的时间视界短于政府,故未来的增税不在考虑范围内;④个人面临借贷限制,储蓄为0时。

3.(1)什么是李嘉图等价定律?完整而又简洁的叙述这一理论;
(2)根据这一理论,分析政府减税对一个封闭经济中的利率是否有影响?
(3)在一个实行浮动汇率的开放经济中,政府减税对汇率是否有影响?
(4)在一个金融业很不发达的国家中,这一理论是否成立,为什么?
答:(1)李嘉图等价定律如下:假设消费者根据持久收入决定当期消费,且消费者是理性的。

于是,当政府减税时,消费者预期到政府为保持长期预算平衡会在未来增税,这将使消费者的持久收入不变。

于是,减税对消费者的行为没有影响,用借债为政府融资等价于用税收融资。

(2)减税对利率无影响。

由于李嘉图等价,消费者消费不变,故减税引起的政府储蓄减少恰好等于个人由于减税产生的个人储蓄增加,从而总储蓄不变。

由于投资也不变,故利率不变。

(3)在开放经济中,减税对汇率无影响。

由于消费者消费不变,总储蓄不变,另外总投资不变,故净出口(等于储蓄减投资)也不变,故汇率不变。

(4)理论不成立。

因为当金融业不发达时,即使消费者根据持久收入理论决定他意愿中的消费,他也可能由于当期收入较少以及无法借贷不得不只将当期收入用于消费。

此时,减税使消费者的预算集扩大,将使他的当期消费增加,这就使李嘉图等价不再成立。

4.各国在不同时期都采用过赤字财政政策,分析赤字财政政策的筹资方式及对经济的影响。

答:在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这样就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即政府收入小于支出。

(1)赤字财政用货币筹资与债务筹资来筹资。

货币筹资就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政府不必还本付息,从而减轻了政府的债务负担。

但缺点是会增加货币供给量引起通货膨胀。

债务筹资就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

这种筹资方法相当于向公众借钱,不
会增加货币量,也不会直接引发通货膨胀,但政府必须还本付息,这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2)赤字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①赤字财政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较高的政府支出会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增加产出和就业,可以较快使经济走出衰退。

②赤字财政会引起通货膨胀。

如果用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而公债主要是由中央银行认购的,即采取货币筹资,则中央银行的证券投资增加,导致基础货币供给增加,由于货币乘数效应引起货币供给大量增加,若货币需求不变则会带来通货膨胀。

如果向国内公众举债,不过是购买力向政府部门转移,并不立即直接引起通货膨胀,因为基础货币并没有增加。

然而,当政府发行公债时往往会引起利率上升,中央银行如果想稳定利率,则必然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债券,从而增加货币供给。

这样,预算赤字增加也会引起通胀。

③在长期,赤字财政政策所产生的国民储蓄的减少意味着较少的资本存量和较多的国外债务。

因此,长期产出会减少,本国债务负担加重。

二、计算题
1.假定某经济的社会消费函数3000.8
T Y
=
=+,私人意愿投资200
C Y D
I=,税收函数0.2(单位为亿美元)。

求:
(1)均衡收入为2000亿美元时,政府支出(不考虑转移支付)必须是多少?预算盈余还是赤字?
(2)政府支出不变,而税收提高为0.25T
Y =,均衡收入是多少?这时预算将如何变化?解:(1)由三部门经济恒等式Y
C I G =++,可知3000.8200
D Y Y G =+++。

当0.2T Y =时,0.20.8D Y Y T Y Y Y =-=-=。

此时
3000.64200Y Y G
=+++即0.36500Y
G =+。

当2000Y =亿美元时,政府支出必须是:0.36500220G Y =-=(亿美元)。

此时0.2220180B S T G Y =-=-=(亿美元),故政府预算盈余为180亿美元。

(2)当政府支出不变为220G
=亿美元,0.25T Y =时,其均衡收入由Y C I G =++,可
知:()3000.810.252002207200.6Y Y Y =+⨯-++=+,解得1800Y =(亿美元),此即为所求均衡收入。

此时0.251800220230B S T G =-=⨯-=(亿美元),预算盈余增加50亿美元。

2.假定某国政府当前预算赤字为75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b =,边际税率0.25t =,如果政府为降低通货膨胀率要减少支出200亿美元,试问支出的这种变化能否最终消灭赤字?
解:在三部门经济中政府购买支出的乘数为:()()
11 2.51110.810.25g K b t ===---⨯-当政府支出减少200亿美元时,收入和税收均会减少,减少额分别为:
500g Y K G ∆=⨯∆=-(亿美元)
125T t Y ∆=⨯∆=-(亿美元)
于是预算盈余增量为:()12520075BS T G ∆=∆-∆=---=(亿美元),这说明当政府支出
减少200亿美元时,政府预算盈余将增加75亿美元,正好与当前预算赤字相抵消,故这种支出的变化能最终消灭赤字。

3.假设一国经济中有如下的关系(单位:10亿美元):
消费1000.8C
YD =+,投资50I =,政府购买支出200G =,政府转移支付62.5r T =,边际税率0.25t =。

(1)求预算盈余BS 。

(2)若投资增加到100t I =,预算盈余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3)若充分就业收入*
1200Y =,当投资分别为50和10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 S 是多少?
(4)若50I =,250G '=,*
Y 仍然为1200,则*B S 为多少?(5)解释为什么要用*B S 而不是BS 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

解:(1)根据收入恒等式得:
()1000.80.2562.550200
Y C I G Y Y =++=+-+++解得:1000Y =(10亿美元)。

0.251000262.512.5
r B S T T G =--=⨯-=-(10亿美元)。

(2)当投资增加到100时,根据收入恒等式得:
()1000.80.2562.5100200
Y C I G Y Y ''=++=+-+++解得:1125Y '=(10亿美元)。

预算盈余为:0.251125262.518.75r B S t Y T G '=--=⨯-=(10亿美元)。

可见,当投资增加时,国民收入Y 增加,从而tY 增加,BS 增加。

这说明经济本身的波动会导致BS 发生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