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所有者权益及资产类科目的区别

所有者权益及资产类科目的区别

到底什么是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和资产类科目到底有什么区别?
我们都知道: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A通俗地讲企业的资产来源有以下两部分:
一部分是股东的投入一一即所有者权益,另一部分是借来的资金一一即负债。

B1资产强调的是对这个科目的支配权,公司可以决定如何去支配这些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等),而这些可供支配的资产也都是来源于上述两种途径:股东投资、从外借入。

例如:“应收帐款”,强调的是我们对这笔钱的支配权,我们决定什么时候从应收对象拿回
“现金/银行存款”,我们对这笔钱也享有支配权,公司决定什么时候花,花在哪
B2负债、所有者权益强调的是这个科目的归属权,归属权都实际来自外部。

(不是很准确的说,所有者权益其实也是一种负债,不过这
笔债是不用急着还的)
如:“应付帐款”,也就是说这笔钱是来自外部的,归属权在外
C那所有者权益包含哪些会计科目呢?
(1 )实收资本:企业的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
一般情况下无须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

(2)资本公积:资本本身升值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投资者的共同的权益。

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

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接受捐赠资产,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和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接受外币投资因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

(3)盈余公积:企业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

(4)未分配利润: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如果把所有者权益理解成广义负债的一种,以下分录也不难理解了,都是资产增加,(广义/狭义)负债也随着增加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一一XX投资者
这个和下面的分录同出一辙。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帐款一一XX客户
AA什么是实收资本,实收资本和注册资本有什么区别?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到企业中的各种资产的价值,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需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

注册资金,也称为注册资本是指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部股东实缴的出资额。

实收资本大于或等于注册资本。

如果实收资本小于注册资本,说明该公司资本金没有到位。

实收资本不等同注册资金,实收资本是企业股东(或叫老板)投向企业的资金,可注册资本是工商局规定企业在成立前在银行最低自有
存款限额呀,注册资本<=实收资本。

注册资本是企业有一定负债和偿还能力的自有资金,能承受一定风险。

实收资本是企业股东向企业的投入,爱投入多少就投多少,反正银行存款必需要有工商局规定的注册最低限额。

AB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科目介绍:什么是资本公积?资本公积有什么科目?资本公积是指由投资者投入的,但不能计入实收资本的资产价值,或从其他
来源取得、由投资者享有的资金。

资本公积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资本公积的用途是转赠资本。

资本公积从来源上看,不是由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而来,本质上属于投入资本的范畴。

资本公积主要用途是用来转增资本,其明细科目
有八个,其中不能直接转增资本的有3 个。

二、有限公司创立时,出资者认缴的出资往往与注册资本一致,不会产生资本公积。

在有新的投资者界入时,投入的等于按投资比例计算的出资额,计入实收资本,超过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这点与长期股权投资中的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区别开来。

三、企业接受投资者以非现金资产投入的资本,在办理产权转移手续后,按投资各方确认的资产价值作为实收资本,确认的资产价值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所占份额的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

四、股份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时,要确认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发行股票所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发行费用,减去发行期间冻结期间产
生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没有溢价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支付发行费用的部分,直接计入财务费用,不作为长期待摊费用。

五、企业为减资等目的,回购本公司股票,属于所有者权益变化,回购价格与所对应股本之间的差额不计入损益。

依次冲减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等科目。

如回购价格低于所对应的股本,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六、资本公积——拨款转入:按形成资产并留存企业的计入资本公积,形成资产后上交的部分不计入资本公积。

对未形成资产报经核销后(费用化)不计入资本公积。

七、具体核算规定: 1 、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先全额转入资本公积,计算应交所得税时再另行调整。

2 、接受现金损赠时也是通过
待转资产价值进行核算,年底再进行所得税的计算。

3、企业改组时评估增值应调整资产账面价值,同时在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金额
计入资本公积。

4、评估日与调账日不一致时,是以调账前的账面金额为基础,评估增值的用加法,评估减值用减法。

如果这期间数量发生了变化,已减少的数量评估差额不再调整,需要调整的是在调账日仍然保留在企业中的部分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

实践中是计算原材料增值率。

5、会计核算上,未分配利润是通过利润分配科目进行的。

收入与成本通过本年利润归集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然后进行分配。

分配时采用利润分配的其他明细科目。

八、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是当企业对其被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变动影响其所有者权益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增加的资本公积,以及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

AC什么是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有什么用途?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

盈余公积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

公益金专门用于公司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

按现行规定,上市公司按照税后利润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

一般盈余公积分为两种:一是法定盈余公积。

上市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积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
50%时可以不再提取。

二是任意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

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区别就在于其各自计提的依据不同。

前者以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章为依据提取;后者则由公司自行决定提取。

公司提取盈余公积主要可以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1)用于弥补亏损。

公司发生亏损时,应由公司自行弥补。

弥补亏损的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

按照现行制度规定,公司发生亏损时,可以用以后五年内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即税前利润弥补亏损的期间为五年。

二是用以后年度税后利润弥补。

公司发生的亏损经过五年未弥补足额的,未弥补亏损应用所得税后的利润弥补。

三是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公司以提取的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应当由公司董事会提议,并经股东大会批准。

(2)转增资本,即所谓的“送红股” 。

公司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批准。

在实际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要按股东原有持股比例结转。

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转增后留存的盈余公积的数额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

AD什么是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和本年利润有什么区别?利润如何结转?
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有两个去向,一是分出去,形成应付利润;二是留下来,形成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又分为两部分,指定用途部分称为盈余公积,未指定用途部分称为未分配利润。

利润结转步骤:
1、将各项收入、利得类科目结转进本年利润:
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贷记:本年利润
2、将各项费用、损失类科目结转进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营业外支出3、结转后
用“本年利润”贷方—“本年利润”借方=用税前利润总额*33%=应交所得税额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所得税
4、将所得税费用结转入“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最后: 税前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