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施工转换层施工技术 叶旭东

建筑施工转换层施工技术 叶旭东

建筑施工转换层施工技术叶旭东
发表时间:2018-07-09T17:07:46.7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作者:叶旭东
[导读] 摘要:城市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占用了很多绿地,这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利,为了处理这一问题,高层建筑应运而生,这些高层建筑能够增加土地的运用率。

身份证号码:33050119780315xxxx 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城市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占用了很多绿地,这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利,为了处理这一问题,高层建筑应运而生,这些高层建筑能够增加土地的运用率。

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运用也愈来愈普遍。

对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实施研究,是完成实践的需要。

本文将针对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作简要讨论。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随着中国高层建筑项目的持续增多,对于高层建筑转换层构造的施工技术应用,转换层的整体结构建设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提高建筑转换层的使用率来提供更多的室内空间,同时在建筑中部提供更多空间和入口,这是关键。

1、结构转换层的功能
(1)在现代高层建中中已经广泛的应用了结构转换层,就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让寸土寸金的高层建筑提供更多的空间使用率。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空间都是相对固定的,而面对现代化的建筑多功能化要求就需要有所变通及变革,对此,结构转换层就被建筑设计师们合理的在高层建筑固定空间中应用起来,这样设计能够增加高层建筑剪力墙的间距,还适应现代化建筑的功能设计要求。

(2)在现代化多功能的高层建筑中,为其提供更多更开阔的出入口就是结构转换层存在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高层建筑的功能需求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对于建筑本身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高层建筑的出入口就是其中一个方面。

在以往的高层建筑中所设计的出入口,到现今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化社会的需求,所以,现代化高层建筑的出入口也要随着社会需求不断的提高、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为此,结构转换层可以改变柱距来获得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出入口。

2、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要点分析
2.1 模板的施工技术
对于模板的应用应该要使用优质的覆膜胶合板。

在高层建筑中,处于转换层以下的各层楼板施工时,一定要设置好回顶支撑卸荷,要仔细检查是否上下对齐,这样就可以达到转换层的承受荷载力后把其安全的传到下层楼板。

下层楼板由于受力太大而遭到破坏的问题可以把回顶支撑设置在在下层楼板来解决,如此转换层以下的楼层就能够确保实现卸荷。

在转换层中所有的回顶支撑达到设计标准的70%以上的强度才可以拆除。

尽管相关支撑板的设计让材料的应用量增加了,然而可以有效保证高层建筑结果的安全。

为了让大截面的梁模板达到符合设计要求强度与刚度,梁下端的支撑力杆的间距要视建筑实际受力情况再来做决定,同时可以使用钢管来做好剪刀撑和水平拉杆。

安装梁侧板的时候,要注意对拉螺栓增加在梁的中间部位,同时也要经过受力计算之后才能确定间距和排距,最后可以侧模的水平杠可以当作钢管,这是因为几乎跟剪力墙的设置一样,唯有这样,大截面梁的模板安装才能符合要求。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支撑点能够牢固,必须是横平竖直的设置模板支撑系统。

仔细检查螺母是否与对拉螺杆的螺栓拧紧了,特别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再次检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也要随时观察,如果发现有问题要立即做出应对,要做到事前检查、事中保障。

在研究侧模支撑事项的时候,实施稳固建设转换层的准表高度,在施工的时候,对锚固螺栓的固定事项实施研究,要全面提高螺栓的应用规范;在支撑系统、螺栓与混凝土这三者之间的整体结构一定要确保其连接固定。

另外在柱体焊接时还要提高预埋筋的审核力度,万一模板的散热比较快,这样可以让温度保持正常,对别的零部件不形成影响,有必要把其实施及时拆除、保湿、保温的方法运用,而且依据现实状况,把当前的模板中的建设规范实施提高,使保温、保湿的力度可以获得有效提高。

2.2制作钢筋以及绑扎的工艺
钢筋是任何高层建筑都不能缺少的建筑材料,而转换层施工当中也同样需要应用,在转换层的施工中钢筋主要表现在制作和绑扎工艺上。

在保证钢筋的整体垂直度和外部保护层的厚度上,在钢筋的四周围等距能够使用U形钢支架来进行安置,这样能够确保钢筋绑扎的转换梁的稳定性。

在对转换梁的钢筋进行绑扎时,捆绑钢筋的次序一定不能搞混,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的标准和要求来进行:第一,U形支架的架设,在完成之后再对外围开口底箍,同时要留意牢固绑扎,第二是放置内开口箍,这杨水平主筋就要从中间到两段分层放置了,同样是要牢固绑扎,第三再从两侧插入水平开口箍。

在转换层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要求钢筋的制作和绑扎工艺,这样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2.3转换层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进行结构转换层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混凝土内外温度的控制,为了保证这两点就需要在水泥上面来下功夫:第一,在选用水泥上,水化热低的矿渣硅酸盐的水泥能够优先选用,再或者选用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第二,一部分的水泥能够掺用沸石粉来取代,这样可以降低水泥的配比量;第三是减水剂的掺入,使水泥的用量减少了,能够让混凝土缓凝,能够达到延长升温的作用,从而降低水化热峰值,从而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影响。

对楼板的混凝土浇筑时,除了插入式的振动器在梁处是使用以外,平板振动器都能应用在别的楼板混凝土浇筑,从垂直浇筑的方向开始,反复振捣。

平板振动器在使用时,能够按口成排展开,要留意排和排之间要有搭接,同时要确保混凝土不会出现漏振的位置,如此才可以达到其密实度跟要求相符。

在转换层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还要严格遵循施工的顺序和施工缝留设的要求:在管泵送之前,要加强压送水湿润管和泵体,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将湿麻袋覆盖在泵管上面,可以起到一定的降低混凝土温度的作用;而在泵送的过程中,还要有泵管与溜槽配合,从而控制泵送的冲击力,要避免挠动深梁锚固筋;最后就是混凝土入模的温度控制,入模温度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的升值,所以在降低入模温度是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

2.4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
建筑的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综合了很多因素从而产生的问题,为了让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就需要控制原材料、外加剂、混凝土的配制、浇筑等一连串的程序,而普遍采用的控制方法有下面4点:第一,为避免温度裂缝,外加剂与优质磨细粉煤灰加在混凝土中,使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降低。

第二,为避免混凝土沉降而出现的塑性裂缝,在梁柱、梁梁相交的重点范围完成混凝土浇筑的1~1.5h后在初凝前,
二次振捣用直径35mm的振动棒进行,使混凝土的密实度增强,让其抗裂性提高,表层混凝土要收光,以防止大量水分蒸发而导致收缩裂缝。

第三,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控制,施工中要求在满足泵送混凝土的基础上尽量用小值,现场实测混凝土不大于18cm的坍落度。

第四,控制混凝土入模的温度,入模温度应该要控制在25°左右,可以避免混凝土中心温升值导致内外温差过大,从而导致温度裂缝。

结语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是施工中无法避免的施工技术,尽管中国的建筑业起步相对晚,但随着这些年建筑业的迅速发展,项目中的转换层施工技术也在持续改进,可是有时总会发生由于预案不足造成的技术问题。

因此在对转换层结构实施设置前,必须要使用合理的建设形式,转换层各个分项项目的穿插、协调和配合的节点要充分紧密关注与策划,根据以上的措施来确保整个结构转换层和整体高层建筑的质量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高格凌.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4:99-100.
[2]张红斌.简析建筑施工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J].科技与企业,2014,17:241-242.
[3]谷函蓉,徐大龙.转换层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24:3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