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习题(打印)

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习题(打印)

生物选修3专题一基因工程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 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黏性末端的碱基连接起来B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C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D .常使用的运载体有大肠杆菌、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 .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C .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 ,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D .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3.下列四条DNA 分子,彼此间具有粘性末端的一组 ( )① ②③ ④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4.下面图中a 、b 、c 、d 代表的结构正确的是:( )A .a —质粒RNAB .b —限制性外切酶C .c —RNA 聚合酶D .d —外源基因 5.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所需的条件是:( )①同一种限制酶 ②具有标记基因的质粒 ③RNA 聚合酶 ④目的基因 ⑤DNA 连接酶 ⑥四种脱氧核苷酸 ⑦ATPA .①②③④⑤⑥⑦B .①②④⑤⑥⑦C .①②③④⑤⑦D .①②④⑤⑦ 6.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可以携带DNA 分子。

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的方式进入细胞内,DNA 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DNA 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 )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基因互换 D .染色体变异7.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A . 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 ) B. 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 C. 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 D .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8.下列不可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的是:( )A .抗性基因B .发光基因C .产物具有颜色反应的基因D .贮藏蛋白的基因9.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成功地把一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

那么,她后来所生的儿子中:( )A .全部正常B .一半正常C .全部有病D .不能确定 10.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 11.1987年,美国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萤光素基因转入烟草植物细胞,获得高水平的表达。

长成的植物通体光亮,堪称自然界的奇迹。

这一研究成果表明:( ) ①萤火虫与烟草植物的DNA 结构基本相同 ②萤火虫与烟草植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③烟草植物体内合成了萤光素④萤火虫和烟草植物合成蛋白质的方式基本相同 A .①和③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①②③④12.人们常用DNA 进行亲子鉴定。

其原理是:从被测试者的血滴或口腔上皮提取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将DNA 样本切成特定的小片段,放进凝胶内,用电泳推动DNA 小片段分离,再使用特别的DNA “探针”去寻找特定的目的基因。

DNA “探针”与相应的基因凝聚在一起,然后,利用特别的染料在X 光下,便会显示由DNA 探针凝聚于一起的黑色条码。

被测试者这种肉眼可见的条码很特别,一半与母亲的吻合,一半与父亲的吻合。

反复几次过程,每一种探针用于寻找DNA 的不同部位形成独特的条码,用几组不同的探针,可得到超过99.9%的父系分辨率。

请问,DNA “探针”是指:( ) A .某一个完整的目的基因 B .目的基因片段的特定DNA C .与目的基因相同的特定双链DNA D .与目的基因互补的特定单链DNA 13.2003年我国科学工作者用基因工程迅速研制出“非典”诊断盒。

其作用及机理是:( ) A .治疗“非典”,利用的是抗原抗体反应 B .诊断“非典”,利用的是DNA 分子杂交原理 C .诊断“非典”,利用的是抗原抗体反应 D .治疗“非典”,利用的是DNA 分子杂交原理T A G G C C A TT A C C G G T A14.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也逐渐产生。

下列有关基因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 B .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 .基因污染是一种不能增殖的污染 D .基因污染较难清除15.美国农业部指导农民在种植转基因农作物时,要求农民在转基因农作物的行间种植一些普通的非转基因农作物,供害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护物种多样性B .保护害虫的天敌C .减缓害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率D .维持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6.多聚酶链式反应(PCR )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 片段的技术。

PCR 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95℃下使模板DNA 变性、解链→55℃下复性(引物与DNA 模板链结合)→72℃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

下列有关PCR 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 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 B .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 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 .延伸过程中需要DNA 聚合酶、ATP 、四种核糖核苷酸 D .PCR 与细胞内DNA 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17.基因治疗是指:( )A .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而恢复正常B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C .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人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D .对有缺陷的基因进行修复,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8.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

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

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 、b 、c ),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A .①是c ;②是b ;③是aB .①是a 和b ;②是a ;③是bC .①是a 和b ;②是b ;③是aD .①是c ;②是a ;③是b19、(2015·江苏盐城质检)抗菌肽对治疗癌症有一定作用,下图表示抗菌肽合成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克隆目的基因⇨导入毕赤酵母菌⇨筛选菌种⇨甲醇诱导抗菌肽表达⇨分离纯化⇨功能研究A .用PCR 克隆目的基因不需要DNA 解旋酶B .基因表达载体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C .筛选菌种时用基因探针检测相关蛋白质D .分离纯化的目的是获得较纯净的抗菌肽20、.(2014·无锡调研)一环状DNA 分子,设其长度为1,已知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该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A 、B 、C 三处。

如果该DNA 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0.2、0.3、0.5三种不同长度的DNA 片段。

现有多个上述DNA 分子,若在每个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DNA 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线状DNA 的种类数是( )A .4B .8C .6D .721、(2015·汕头质检)下列关于转基因动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可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内,提高动物的生长速率B .可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降低乳汁中乳糖的含量,进而改善畜产品的品质C .可利用转基因技术制成乳腺生物反应器,使哺乳动物的产奶量增加D .可以利用转基因动物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22、如图表示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Ⅰ的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需要DNA 连接酶B .过程②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 .目的基因Ⅰ的碱基序列是已知的D .若某质粒能与目的基因Ⅰ重组,则该质粒与Ⅰ的碱基序列相同23.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降低观赏价值。

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下图是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

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利用PCR 技术扩增大量②时,需用来自植物体内内DNA 聚合酶B.若①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 ,则能与①连接的②分子末端是C.经检测被③侵染的金茶花叶片细胞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②已经连接基因表达载体D.欲快速培育大量抗病新品种,采用的技术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4、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B.可以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C.过程②必需的酶是逆转录酶,过程③必需的酶是解旋酶D.在利用AB获得C的过程中,必须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A和B,使它们产生相同黏性末端25.目前基因工程所用的质粒载体主要是以天然细菌质粒的各种元件为基础重新组建的人工质粒,pBR322质粒是较早构建的质粒载体,其主要结构如图一所示。

下列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构建人工质粒时要有抗性基因,以便于筛选B.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EcoRI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是C.两种限制酶(BamHⅠ和Bg1Ⅱ)切割得到的黏性末端不相同D.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的部位均为磷酸二酯键2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B.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可以不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C.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操作D.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27.蛋白质工程中直接需要进行操作的对象是()A、氨基酸结构B、蛋白质空间结构C、肽链结构D、基因结构28.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β-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A、基因工程B、蛋白质工程C、基因突变D、细胞工程29.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正确是()①蛋白质分子结构合成②DNA合成③mRNA合成④蛋白质的预期功能⑤根据氨基酸的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的序列A、①→②→③→④→⑤→①B、⑤→④→③→②→①→②C、④→①→⑤→②→③→①D、②→③→⑤→①→②→④30、(2014·海淀期末)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收集大量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便分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B.可以预测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生物功能C.根据特定的生物功能,设计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D.根据人们的需要,直接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二、非选择题1、许多大肠杆菌的质粒上含有lacZ基因,其编码的产物β-半乳糖苷酶在X-gal和IPTG存在下,可以产生蓝色沉淀,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呈现白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