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

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

一、对比构成的概念 对比是一种自由的构成形式,它不以骨格线为限制,而是根据形态本身的大小、 疏密、虚实、显隐及形状、色彩和肌理等对比因素而得以构成的。 对比是针对调和而言的。协调是求近似,对比则是求差异。 任何基本形只要处于相异的状况都可以发生对比,如粗细、长短、大小、黑白、 软硬、方圆、曲直、规则与不规则、收缩与扩张等。也就是说,任何相反或相异的形 状都可以形成对比。
在平面设计中如果缺少对比因素,在形式上常会令人感到平淡乏味。而对比的 应用会使画面在统一中表现差别,把物质映衬得更鲜明、突出和醒目。
发射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产生向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 动感及节奏感。
一、发射构成的概念 发射构成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令人眩目。在应用美术设计中,如果需要一个 强有力的、醒目的图案,发射构成的图形是最为合适的。 发射图形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 具有多方向的对称。 (2) 具有非常强的焦点,此焦点通常位于图案的中央。 (3) 能够造成光学的动力,使所有形象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周围散射。
二、近似构成
一、近似构成的概念 近似构成指有相似之处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 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近似是指基本形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它表现了在统 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 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也就是说,近似构成是重复构成的轻度变化,即同中求异, 是基本形产生局部的变化,但又不失大型相似的特点。
以下两幅作品中复杂的结构,旋转的线条,使人沉浸在幻觉的空间中。
以下两幅作品的画面不但充分表现出发散构成的特点,同时也在构成中体现 出一种图案美。
第六节 对比构成
对比可以是形态上的对比、色彩的对比、质感的对比,等等。对比可产生明朗、 肯定、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深刻的印象。在自然界充满了对比,天地、陆海、红花 绿叶都是对比的现象。构成对比的关系包括大小、明暗、锐钝、轻重等。
4. 方向的特异 大多数基本形式有次序的排列,在方向上一致,而少数基本形在方向上 有所变化以形成特异效果(图6-56)。
4. 方向的特异 大多数基本形式有次序的排列,在方向上一致,而少数基本形在方向上 有所变化以形成特异效果。
5. 肌理的特异 在相同的肌理质感中,塑造不同的肌理变化。
第五节 发射构成
骨骼分类(按规律分)
• 有规律骨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 • 无规律骨骼:聚集、对比、变异等
• 整齐的骨骼效果
• 整齐的骨骼效果
一般来说,整齐的骨骼会使人感觉到有秩许序,一定比例关系绘制 的骨骼更会使人感觉到美的韵律和节奏感。
• 1.整齐的骨骼即原始骨骼,骨骼线中的每一块的大小都相等,这就 类似于我们的习字本格子(如下图所示)。
二、渐变构成的形式 1.骨骼的渐变
• 方向渐变
骨骼的渐变
• 方向渐变
பைடு நூலகம்
骨骼的渐变 • 将重复的基本形纳入渐变骨骼
骨骼的渐变
• 形的渐变
骨骼的渐变
• 形的渐变
2.基本形的渐变
• 大小渐变
基本形的渐变
• 大小渐变
基本形的渐变
• 方向渐变
基本形的渐变
• 方向渐变
基本形的渐变
• 形态渐变
基本形的渐变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一副画面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构成要素:
• 由什么构成?(内容) • 怎么构成?(形式)
单元形 骨骼
单元形
• 即基本形,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 • 由点、线、面经过各种组合而形成的。
单元形的组合关系
• 1、分离
• 2、相接
单元形的组合关系
• 3、覆盖
• 4、联合
单元形的组合关系
2. 骨骼的近似 骨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格单位的形状、大小可有一定变化, 是近似的。
三、近似构成作品例释 图面选用设计元素要有新意,通过不同的圆形物品、不同的福字字体,使得画面在 统一中求得变化。
作品利用单纯的手绘形式,近似卡通的造型,将画面中的变化表现得丰富多彩。
以下两幅作品,无论是排列方式、造型体现,还是整体表现,都传达出作者的 创意。
特异构成
• 指出该图片的特别之处
第四节 特异构成
一、特异构成的概念 特异是在一种在较为有秩序的关系里,有意地违反秩序,使少数的形状在诸多的 形状中显得一目了然,以此打破规律性,吸引人们注意,从而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 调的构成形式。 影响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 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
二、发射构成的形式 根据发射线方向的不同,发射构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但在实际设计应用中, 各种类型往往互相兼用、互相协助、互相分割、互相穿插。
1. 离心式发射 这是一种发射点在中心部位,其发射线向外发射的构成形式,它是发射骨格中
应用较多的一种形式。在离心式发射构成中,由于基本形的不同,又有直线发射和 曲线发射等不同的表现形式。
重复的骨骼
• 重复的基本形一般情况在形状、大小、色 彩、肌理等方面都是相同的。
重复的基本形式
• 绝对重复
重复的基本形式
• 相对重复
• 方向变化
重复的基本形式
• 正负形变化
重复的基本形式
• 基本形态轻微变化
重复的基本形式
• 基本形态轻微变化
重复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重复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重复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发射骨格的构造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发射点,即发射中心,这是焦点所在。在一件设计作品中,发射点可以是单元 的,也可以是多元的;可以是明显的,也可是隐晦的;可以是大的,也可以是小的;可 以是动的,也可以是静的,其种类不限。 二是发射线,即骨格线。它有方向和线质的区别。如在方向上有离心、向心或者同 心的区别;在线质上有直线、曲线、曲直结合线等差异。
• 5、差叠
• 6、透叠
单元形的组合关系
• 7、剪缺
• 8、重合
单元形的组合关系
单元形的决定
宜简忌繁
骨骼
• 空间分割和构成图形的一种形式
骨骼分类(按作用分)
• 有作用性骨骼: 每个单元形必须控制在骨骼线内。
骨骼分类(按作用分)
• 无作用性骨骼(隐形骨骼):
将基本形安排在骨线交点上,只起固定基本 形的作用。
5. 大小对比 大小对比是指整幅构图中的大小排列上的对比关系。大小对比较容易表现出画 面的主次关系。在设计中,比较主要的内容和比较突出的形象一般都处理得较大些, 并与较小的形象部分形成强烈的对照,更加突出画面的重点。在画面中大部分都是 整块的东西时,与小的形象并置,也会产生突出的对比效果,可以使小的形象得到 加强和突出。
5. 多心式发射 多心式发射构成即以整个点进行发射构成,其中有的发射线是互相衔接的, 它们组成了单纯性的发射构成。这种构成效果具有明显的起伏感,空间感也很强, 使作品具有明确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三、发射构成作品例释 发射构成在设计中最容易流于形式,但以下两幅作品对构成的强烈表现,使得画 面有声有色。
二、对比构成的形式 1. 方向对比 在基本形有方向性的情况下,如大部分基本形的方向相似或相同,而少数基本形方 向不同或相异,就会形成方向排列上的对比。 凡是带有方向性的形象,都必须处理好其方向关系,如果在画面中全部按同一方向 进行平行排列,便会感到缺少变化和对比;相反,如果线群的运动方向完全是垂直交叉 的,则对比太强,缺少一致性的因素,也会使人感到不协调。假如使线的构成按照一定 的韵律有节奏地渐次变换方向,就会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
• 2.一定比例的骨骼,骨骼按照比例关系生成,使画面各部分间呈现 一种大小变化,从而产生韵律感(下两张图分别是一定韵律生成的骨 骼)。
• 3.特异的骨骼,在韵律中产生突变,形成强烈的对比(下图为突变 的骨骼)。
• 利用骨骼进行设计的例子
一、重复构成
重复构成
• 相同或近似的形态和骨骼有规律地反复出 现。
3. 向心式发射 向心式是与离心式方向相反的发射形式,其发射点在外部,从周围向中心发射, 使画面产生了变幻莫测的发射式的视觉效果,空间感极强(图6-77)。
4. 移心式发射 这种构成的发射点可根据图形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动势有序地渐次移动位置,形 成有规则的变化。这种发射构成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感并具有曲线的效果,曲线变化具 有很强的韵律感。
2. 位置对比 基本形在画面内排列时,空间不要太对称,应该注意上下、左右空间的均衡, 在不对称中求得平衡,从中可以得出多种疏密对比。
3. 空间对比 虚空间与实空间的对比,就是底与图的空间对比。 当图少底多时,底包围图;而当图多底少时,图包围底;当图底面积相等时,虚形
和实形同时突出,感觉上一会儿看到实形,一会儿又看到虚形。假若虚、实形不仅面积 相近,而且形状相同,则会出现更强烈的虚实相争。 。
• 形态渐变
基本形的渐变
• 形态渐变
基本形的渐变
• 图底渐变
基本形的渐变
• 图底渐变
3.基本形渐变+骨骼渐变
基本形渐变+骨骼渐变
三、渐变注意事项
• 渐变在设计过程中,有4点需要注意:
• (1)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渐变; • (2)基本形在进行渐变过程中的始与终的形状; • (3)渐变的节奏规律性和渐变的次数; • (4)渐变后部分形体与整体的效果是否统一。
二、近似构成的形式 1. 形状的近似 两个形象如果属同一族类,它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同人类的形象一样。
把一基本形的形状稍作左右、上下的改变,或加或减,就可 以得出几个以上近似的基本形
利用两个形象的相加或相减,也可以构成一定数量的近似 基本形。在相加或相减中,两个形象的形状、大小都可以进行 各种变动而得到近似效果。此外,还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向或位 置变动,求得不同的组合。
相关主题